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5年专题 > 新春走基层 > 正文
 
     

    2025年专题

    新春走基层|远航归来的军医们!“把艰辛埋进心底”
    更新时间:2025/1/21 9:57:20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杭州1月20日电 题:远航归来的军医们!“把艰辛埋进心底”

      新华社记者黎云、李秉宣、郭中正

      215天风雨兼程,总航程3万多海里。

      伴随汽笛长鸣,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缓缓驶入浙江舟山母港,结束了自入列服役以来时长最久、到访国家最多的一次远航。

      这一天,已是农历腊月十七。船刚一靠岸,欢迎人群便挥舞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登上“大白船”,迎接亲人凯旋。

      护士刘希娥的丈夫从上海赶来了舟山。小两口汇合后,给远在山东老家、年仅3岁的女儿拨通了视频电话。时隔215天,一家三口实现了“团聚”。

      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的海上医院以海军军医大学为主体组建,同时抽组联勤保障部队及多个战区海军所属卫勤力量,共100余人。自2024年6月16日起航,“和平方舟”先后访问亚非13个国家并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

      眼科医生高玉将14封用不同语言写来的感谢信带下了船——这是在“和谐使命-2024”任务中,重获光明的患者们写来的。任务期间,高玉团队一共开展了204例白内障复明术,是历次“和谐使命”任务之最。这些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只有9岁。

      对护士长陈丹而言,几枚五颜六色的花朵形手牌,是此次任务留给她最好的纪念。非洲许多患者使用的是当地土语,为解决语言不通带来的困难,陈丹设计了不同颜色的手牌,在分诊时发放给患者。“他们只需按照颜色就能迅速找到对应科室。”陈丹说。

      色彩不分国界,仁心大爱无疆。任务期间,“和平方舟”为各国民众、中方机构人员、华人华侨开展诊治82980人次,实施各类手术1392例。

      在坦桑尼亚,21岁的迈克尔被脊椎侧弯折磨超过10年,最大侧弯角度达70度。骨科医生杨军连续实施手术7个多小时,不仅帮迈克尔重塑了脊柱,更帮助一个年轻人找回了对未来的希望。

      徐晶钰所在的中医科是民众登船就诊的热门科室,任务期间日平均接诊量达120人次。同为中医科的军医,徐晶钰的妻子曾参加“和谐使命-2023”任务,远赴南太平洋五国。两年来,夫妻二人聚少离多。

      215天的远航,对随船远航的军医们而言,难免也有缺席自己人生重要时刻的遗憾。皮肤科医生张克明陪妻子做了临产前最后一次产检,随后踏上征程。“和平方舟”起航第三天,他的儿子布布出生了。

      把艰辛埋进心底,把阳光写在脸上。当医疗队员们带着沉甸甸的行囊乘车抵达上海,天色已晚。海军军医大学为他们举办了简短而热烈的凯旋仪式。

      仪式后,高玉与前来接他的妻儿热烈拥抱后,开始和科室的同事商量起下周的手术计划。患者们也在等着他的归来。

      访问毛里塔尼亚时,口腔科医生许广杰收集了一瓶撒哈拉沙漠的沙子,做成沙漏送给女儿,希望她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认真生活。

      张克明已经买好了去云南的机票,准备交接完工作后休假,回到妻儿身边,一家三口过上一个温暖的春节。

      就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经过长达一年半的精心治疗和积极康复,“和平方舟”2023年在南太平洋上救助的重伤渔民尚某,来到上海长征医院复查。

      经专家们讨论后一致认为,尚某骨折端进一步骨痂形成,骨折间隙消失,可以拆除外固定架。“您可以安心回家过年了!”主刀医生林文波对他说。

    文章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新春走基层|远航归来的军医们!“把艰辛埋进心底”
    2025/1/21 9:57:20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杭州1月20日电 题:远航归来的军医们!“把艰辛埋进心底”

      新华社记者黎云、李秉宣、郭中正

      215天风雨兼程,总航程3万多海里。

      伴随汽笛长鸣,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缓缓驶入浙江舟山母港,结束了自入列服役以来时长最久、到访国家最多的一次远航。

      这一天,已是农历腊月十七。船刚一靠岸,欢迎人群便挥舞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登上“大白船”,迎接亲人凯旋。

      护士刘希娥的丈夫从上海赶来了舟山。小两口汇合后,给远在山东老家、年仅3岁的女儿拨通了视频电话。时隔215天,一家三口实现了“团聚”。

      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的海上医院以海军军医大学为主体组建,同时抽组联勤保障部队及多个战区海军所属卫勤力量,共100余人。自2024年6月16日起航,“和平方舟”先后访问亚非13个国家并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

      眼科医生高玉将14封用不同语言写来的感谢信带下了船——这是在“和谐使命-2024”任务中,重获光明的患者们写来的。任务期间,高玉团队一共开展了204例白内障复明术,是历次“和谐使命”任务之最。这些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只有9岁。

      对护士长陈丹而言,几枚五颜六色的花朵形手牌,是此次任务留给她最好的纪念。非洲许多患者使用的是当地土语,为解决语言不通带来的困难,陈丹设计了不同颜色的手牌,在分诊时发放给患者。“他们只需按照颜色就能迅速找到对应科室。”陈丹说。

      色彩不分国界,仁心大爱无疆。任务期间,“和平方舟”为各国民众、中方机构人员、华人华侨开展诊治82980人次,实施各类手术1392例。

      在坦桑尼亚,21岁的迈克尔被脊椎侧弯折磨超过10年,最大侧弯角度达70度。骨科医生杨军连续实施手术7个多小时,不仅帮迈克尔重塑了脊柱,更帮助一个年轻人找回了对未来的希望。

      徐晶钰所在的中医科是民众登船就诊的热门科室,任务期间日平均接诊量达120人次。同为中医科的军医,徐晶钰的妻子曾参加“和谐使命-2023”任务,远赴南太平洋五国。两年来,夫妻二人聚少离多。

      215天的远航,对随船远航的军医们而言,难免也有缺席自己人生重要时刻的遗憾。皮肤科医生张克明陪妻子做了临产前最后一次产检,随后踏上征程。“和平方舟”起航第三天,他的儿子布布出生了。

      把艰辛埋进心底,把阳光写在脸上。当医疗队员们带着沉甸甸的行囊乘车抵达上海,天色已晚。海军军医大学为他们举办了简短而热烈的凯旋仪式。

      仪式后,高玉与前来接他的妻儿热烈拥抱后,开始和科室的同事商量起下周的手术计划。患者们也在等着他的归来。

      访问毛里塔尼亚时,口腔科医生许广杰收集了一瓶撒哈拉沙漠的沙子,做成沙漏送给女儿,希望她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认真生活。

      张克明已经买好了去云南的机票,准备交接完工作后休假,回到妻儿身边,一家三口过上一个温暖的春节。

      就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经过长达一年半的精心治疗和积极康复,“和平方舟”2023年在南太平洋上救助的重伤渔民尚某,来到上海长征医院复查。

      经专家们讨论后一致认为,尚某骨折端进一步骨痂形成,骨折间隙消失,可以拆除外固定架。“您可以安心回家过年了!”主刀医生林文波对他说。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