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频道
图① 油渣炒罗卜丝。
图② 清化姜炖银耳。
清化街民谣
清化街,五里长,曲里拐弯到许良。许良街,竹货多,往北走,圪垱坡。西丹河,九道堰,水打磨,下扇转。前庄西,磨香沫,皂荚树,种烟叶。张毛光,下窑汉,王李冯封出大炭。下水磨,削竹筷,侯山村,做纸扇。中道耙齿南道篮,泗沟篦梳花园筛。要买竹帘去牛磨。
西庄推小车,马营捏银锅。期城黑矾店,柏山缸窑院。个岭硫磺矿,下庄泥瓦匠。前乔篓,后乔筐,苏寨萝卜上庄姜。七方闺女不用相,清化鞭炮响四方。怀村楼,中里桶,曹门车棚最耐用。贵屯八月黄,和庄芝麻糖。
绿豆凉粉数麻庄,小磨香油七地方。太子庄,编草苫,武阁寨,编斗蓝。孝敬轧火香,燕庄苇席光。刘村协盛全,六街方盛长。
王泰顺寨卜昌,杜盛兴在坞庄。积庆东干果行,西复兴在许良。四省会馆美名扬。
赛人参的青头萝卜
在博爱,说起这些再现了清化镇鼎盛时期商业恢宏景象的民谣,很多人都能朗朗上口、津津乐道,而说起其中的“苏寨萝卜、上庄姜”这两种日常生活中离不了的优质食材,人们更是语气中带着满满当仁不让的自豪。
日前,记者跟随马家大爷饭店董事长王军前往博爱田间地头选购当地食材,在萝卜菜地,一眼望去,满是绿色,青翠欲滴的菜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嫩。
“这就是传说中的青头萝卜。”王军拔起地头一颗长满翠绿枝叶、个头粗壮的萝卜说,200多年前苏寨陈家的陈维精创制牛肉面时,就是用当地优质的苏寨萝卜和上庄姜作为主要的核心辅助食材。
“我们现在店里牛肉面中用的就是咱本地的青头萝卜。”王军介绍,苏寨萝卜就是博爱的青头萝卜,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丰富的维生素。因苏寨萝卜上面细下面粗,根系发达,不容易拔出来,又有“贼不偷”之称。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冬季人们体内易生热生痰,多吃萝卜可消食、祛痰、止咳,而苏寨萝卜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瘀效果特别好。民间还把苏寨萝卜称为“大人参”,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萝卜进城,医家关门”“吃个萝卜卤牛肉,气煞太医没事干”“吃着牛肉萝卜汤,气得大夫满街爬”之说。在民间,苏寨萝卜配牛肉是传统的滋补做法,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医药大家“药圣”李时珍也对萝卜情有独钟:“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及蔬中之最有利益者。”
据介绍,苏寨陈家牛肉面中汤的熬制是一门技术,其中食材当中的姜和萝卜则是必不可少的,而陈维精就出生在萝卜之乡苏寨村,与苏寨相邻的上庄自古便是贡品清化姜的产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陈维精提供了制作牛肉面丰富的优质食材,也是陈家苏寨牛肉面中汤的灵魂。
“传统兰州牛肉面中仍会有萝卜和姜。”王军说,当年,这种配置方法流传到甘肃兰州,一直延续到现在,不过外地的牛肉面中用的已经不是清化本地产的了。
乾隆帝与清化姜
在博爱的清化姜地里,记者正好赶上了当地人在挖姜,地里一排排满是起姜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香甜鲜辣的新姜味。
据介绍,作为博爱县特产的清化姜,也称“怀姜”,素有中国“姜中之王”的称号,主产于博爱县北部的清化、上庄、柏山三个乡镇和沁阳市山王庄镇一带。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怀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在民间,素有“晚吃萝卜早吃姜,郎中先生急得慌”的说法。而作为中餐制作中重要的一个食材,清化人不但种植出了优质的清化姜,更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和故事,其中乾隆年间清化名医娄阿巢用清化姜入药治好皇太后暑湿之疾的故事更是流传至今。
据说,清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带着皇太后一行巡游月山寺,驻跸竹坞郡(许良镇),写下了《驻跸竹坞》的诗篇。当时,皇太后由于鞍马劳顿,大便溏泄,茶饭不思,随驾御医也束手无措。
孝顺的乾隆皇帝十分着急,便安排官员打听清化当地有什么名医,河内的官员推荐了清化名医娄阿巢。娄阿巢赶到竹坞驿站,经过一番悉心地望闻问切,断定皇太后是伤了暑湿之气。于是娄阿巢便找来清化姜一块,再取藿香、厚朴、白叩等几味草药,煎后伺候皇太后服下,静候半个时辰,只听皇太后腹内咕噜咕噜直叫,噗噗放了几个响屁。然后,太后就觉得身上轻快了许多,也思茶饭了。
乾隆皇帝见状大喜,决定赏赐娄阿巢,听说其正在家为母守孝,于是便赏赐其在母亲出殡时可动用皇家的仪仗为母送葬。出殡那天,娄氏祖茔所在的山坡,满山的杏黄旗迎风飘扬,甚是热闹。人们欣喜地说:“这才真正是黄岭啊!”附近的捞饭庄也趁热打铁,将村名改为黄岭村。从此,娄阿巢声名鹊起,骑马、坐轿、赶毛驴、推小车来请娄先生看病的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清化姜也随后被列为贡姜,据说曾获万国博览会金奖。
娄阿巢与医学奇书
一个清化姜改变了娄阿巢一生,其为皇太后治病以及获皇家仪仗送葬之说是否属实虽无处查证,不过娄阿巢其人却真实记载有据可查,清乾隆五十四年出版的《怀庆府志》中记载:“娄阿巢,字馨贤,精研岐黄之术。特别是娄阿巢在妇科疾病上更是深有所得,著有医学奇书《娄氏女科》。”
据介绍,《娄氏女科》是一部医学著作。全书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妇人脉法;第二章为妊娠禁忌;第三章为调经篇;第四章为胎前篇;第五章为产后篇。第三、四、五章为问答式结构。
《娄氏女科》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和奇书。因为医书的奇特之处是,每个问答之后,为七言诗一首,诗后有散曲一首,然后才是处方。诗篇中所涉猎的曲牌有黄莺儿、清江引、水仙子、驻马听、傍妆台、皂罗袍、醉东风等,可见作者的文化功底之厚、文学造诣之高。加之问答语言精练,读来朗朗上口,明白如话,易学易记。
娄阿巢将医学与文学完美融合,成就千古女科名著《娄氏女科》,可以说是创造了一部全新的医学著作,成就可谓大矣。
记者随后前往博爱三栗庄村,查探了目前尚存的娄氏老宅。虽然早已破败不堪,但从仍保存基本完好的内省堂及残垣断壁中的一些细节之处,可看出其整体建筑曾经的精美和考究以及当年娄氏家族的兴盛。
《大明一统志·怀庆府》中记载:“太行北峙,沁水东流,近带黄河,远揖伊洛,舟车都会,号称陆海。”清化这片地肥水美的膏腴之地孕育出了当年的“河北首镇”,曾以豫北商品集贸中心而崛起,成为晋商行销中原的第一站。如今世事变迁,虽已繁华不再,但让人欣慰的是,唇齿之间那道厚重的味道仍延续至今,那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仍是茶余饭后热乎乎的话题。
(记者 陈东明 摄影报道)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图① 油渣炒罗卜丝。
图② 清化姜炖银耳。
清化街民谣
清化街,五里长,曲里拐弯到许良。许良街,竹货多,往北走,圪垱坡。西丹河,九道堰,水打磨,下扇转。前庄西,磨香沫,皂荚树,种烟叶。张毛光,下窑汉,王李冯封出大炭。下水磨,削竹筷,侯山村,做纸扇。中道耙齿南道篮,泗沟篦梳花园筛。要买竹帘去牛磨。
西庄推小车,马营捏银锅。期城黑矾店,柏山缸窑院。个岭硫磺矿,下庄泥瓦匠。前乔篓,后乔筐,苏寨萝卜上庄姜。七方闺女不用相,清化鞭炮响四方。怀村楼,中里桶,曹门车棚最耐用。贵屯八月黄,和庄芝麻糖。
绿豆凉粉数麻庄,小磨香油七地方。太子庄,编草苫,武阁寨,编斗蓝。孝敬轧火香,燕庄苇席光。刘村协盛全,六街方盛长。
王泰顺寨卜昌,杜盛兴在坞庄。积庆东干果行,西复兴在许良。四省会馆美名扬。
赛人参的青头萝卜
在博爱,说起这些再现了清化镇鼎盛时期商业恢宏景象的民谣,很多人都能朗朗上口、津津乐道,而说起其中的“苏寨萝卜、上庄姜”这两种日常生活中离不了的优质食材,人们更是语气中带着满满当仁不让的自豪。
日前,记者跟随马家大爷饭店董事长王军前往博爱田间地头选购当地食材,在萝卜菜地,一眼望去,满是绿色,青翠欲滴的菜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嫩。
“这就是传说中的青头萝卜。”王军拔起地头一颗长满翠绿枝叶、个头粗壮的萝卜说,200多年前苏寨陈家的陈维精创制牛肉面时,就是用当地优质的苏寨萝卜和上庄姜作为主要的核心辅助食材。
“我们现在店里牛肉面中用的就是咱本地的青头萝卜。”王军介绍,苏寨萝卜就是博爱的青头萝卜,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丰富的维生素。因苏寨萝卜上面细下面粗,根系发达,不容易拔出来,又有“贼不偷”之称。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冬季人们体内易生热生痰,多吃萝卜可消食、祛痰、止咳,而苏寨萝卜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瘀效果特别好。民间还把苏寨萝卜称为“大人参”,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萝卜进城,医家关门”“吃个萝卜卤牛肉,气煞太医没事干”“吃着牛肉萝卜汤,气得大夫满街爬”之说。在民间,苏寨萝卜配牛肉是传统的滋补做法,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医药大家“药圣”李时珍也对萝卜情有独钟:“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及蔬中之最有利益者。”
据介绍,苏寨陈家牛肉面中汤的熬制是一门技术,其中食材当中的姜和萝卜则是必不可少的,而陈维精就出生在萝卜之乡苏寨村,与苏寨相邻的上庄自古便是贡品清化姜的产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陈维精提供了制作牛肉面丰富的优质食材,也是陈家苏寨牛肉面中汤的灵魂。
“传统兰州牛肉面中仍会有萝卜和姜。”王军说,当年,这种配置方法流传到甘肃兰州,一直延续到现在,不过外地的牛肉面中用的已经不是清化本地产的了。
乾隆帝与清化姜
在博爱的清化姜地里,记者正好赶上了当地人在挖姜,地里一排排满是起姜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香甜鲜辣的新姜味。
据介绍,作为博爱县特产的清化姜,也称“怀姜”,素有中国“姜中之王”的称号,主产于博爱县北部的清化、上庄、柏山三个乡镇和沁阳市山王庄镇一带。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怀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在民间,素有“晚吃萝卜早吃姜,郎中先生急得慌”的说法。而作为中餐制作中重要的一个食材,清化人不但种植出了优质的清化姜,更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和故事,其中乾隆年间清化名医娄阿巢用清化姜入药治好皇太后暑湿之疾的故事更是流传至今。
据说,清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带着皇太后一行巡游月山寺,驻跸竹坞郡(许良镇),写下了《驻跸竹坞》的诗篇。当时,皇太后由于鞍马劳顿,大便溏泄,茶饭不思,随驾御医也束手无措。
孝顺的乾隆皇帝十分着急,便安排官员打听清化当地有什么名医,河内的官员推荐了清化名医娄阿巢。娄阿巢赶到竹坞驿站,经过一番悉心地望闻问切,断定皇太后是伤了暑湿之气。于是娄阿巢便找来清化姜一块,再取藿香、厚朴、白叩等几味草药,煎后伺候皇太后服下,静候半个时辰,只听皇太后腹内咕噜咕噜直叫,噗噗放了几个响屁。然后,太后就觉得身上轻快了许多,也思茶饭了。
乾隆皇帝见状大喜,决定赏赐娄阿巢,听说其正在家为母守孝,于是便赏赐其在母亲出殡时可动用皇家的仪仗为母送葬。出殡那天,娄氏祖茔所在的山坡,满山的杏黄旗迎风飘扬,甚是热闹。人们欣喜地说:“这才真正是黄岭啊!”附近的捞饭庄也趁热打铁,将村名改为黄岭村。从此,娄阿巢声名鹊起,骑马、坐轿、赶毛驴、推小车来请娄先生看病的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清化姜也随后被列为贡姜,据说曾获万国博览会金奖。
娄阿巢与医学奇书
一个清化姜改变了娄阿巢一生,其为皇太后治病以及获皇家仪仗送葬之说是否属实虽无处查证,不过娄阿巢其人却真实记载有据可查,清乾隆五十四年出版的《怀庆府志》中记载:“娄阿巢,字馨贤,精研岐黄之术。特别是娄阿巢在妇科疾病上更是深有所得,著有医学奇书《娄氏女科》。”
据介绍,《娄氏女科》是一部医学著作。全书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妇人脉法;第二章为妊娠禁忌;第三章为调经篇;第四章为胎前篇;第五章为产后篇。第三、四、五章为问答式结构。
《娄氏女科》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和奇书。因为医书的奇特之处是,每个问答之后,为七言诗一首,诗后有散曲一首,然后才是处方。诗篇中所涉猎的曲牌有黄莺儿、清江引、水仙子、驻马听、傍妆台、皂罗袍、醉东风等,可见作者的文化功底之厚、文学造诣之高。加之问答语言精练,读来朗朗上口,明白如话,易学易记。
娄阿巢将医学与文学完美融合,成就千古女科名著《娄氏女科》,可以说是创造了一部全新的医学著作,成就可谓大矣。
记者随后前往博爱三栗庄村,查探了目前尚存的娄氏老宅。虽然早已破败不堪,但从仍保存基本完好的内省堂及残垣断壁中的一些细节之处,可看出其整体建筑曾经的精美和考究以及当年娄氏家族的兴盛。
《大明一统志·怀庆府》中记载:“太行北峙,沁水东流,近带黄河,远揖伊洛,舟车都会,号称陆海。”清化这片地肥水美的膏腴之地孕育出了当年的“河北首镇”,曾以豫北商品集贸中心而崛起,成为晋商行销中原的第一站。如今世事变迁,虽已繁华不再,但让人欣慰的是,唇齿之间那道厚重的味道仍延续至今,那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仍是茶余饭后热乎乎的话题。
(记者 陈东明 摄影报道)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