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频道
资源枯竭城市如何走出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衰的怪圈?有“煤城”之称的焦作,把发展目光从地下转移到地上,走出了一条分步转轨的路子。
作为“百年煤城”,焦作曾经多年享受丰富资源带来的发展“红利”,同时也背上了传统产业基础过大的沉重“包袱”。随着资源枯竭,原有发展路径和模式逐步落伍,产业结构不优、发展路径不新、新赛道不多等问题愈发突出,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黑”与“绿”的变换中,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焦作,走出了一条成功转型之路。结构更优,底色更绿,质量更高。焦作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连续两年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
锚定“两个确保”,我市持续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聚焦创新引领,聚焦工业强市,聚焦产业兴城,聚焦民生幸福,把稳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独具焦作特色的转型道路。
撬动能,闯新路,接续产业强筋壮骨。城市转型过程中,“焦作造”跑出从制造到创造的“加速度”,驶上新赛道。创新实践中,焦作工业精彩“变脸”,龙佰集团、多氟多、中原内配、和兴化工、隆丰皮草……一批批“高大上”的焦作制造,漂洋过海,从焦作走向世界,叫板行业巨头。
我市以大企业集团牵引工业转型升级,煤炭等采矿业占工业比重由原来的超过90%降到了2%以下;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7.9∶67.5∶24.7,调整为2023年的6.0∶38.6∶55.4;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的64.5%,获评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持续推动创新突破和融合应用有机结合,焦作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24.7%、57%,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产业集群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创新“突围”,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面对资源枯竭难题,焦作创新“突围”,破除机制障碍,搭建创新平台,协同要素投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耦合”,在创新逆袭中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科技创新破瓶颈,激发城市转型发展活力。焦作强力实施“345”创新行动,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居河南省“第一方阵”。
聚焦创建国家创新城市目标,焦作相继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全面构建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科技金融“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全市规上工业研发支出居全省第一位,“四有”研发活动覆盖率达71.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7.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8%,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坚持把创新平台作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我市构建形成从战略平台到技术平台、服务平台,从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高水平创新平台方阵,累计创建各类科技型企业130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7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0家,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
坚持把人才作为引领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焦作深入实施“英才计划”“院士团队项目进焦作”“千博万硕聚焦作”引才行动,柔性引进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达3792人,人才密度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积极对接企业技术需求,持续开展“院(校)地科技合作”大会等活动,313家规上企业与全国260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发布企业需求400多项和最新科技成果1500项,技术成交额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前五位。
(记者 孙国利)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资源枯竭城市如何走出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衰的怪圈?有“煤城”之称的焦作,把发展目光从地下转移到地上,走出了一条分步转轨的路子。
作为“百年煤城”,焦作曾经多年享受丰富资源带来的发展“红利”,同时也背上了传统产业基础过大的沉重“包袱”。随着资源枯竭,原有发展路径和模式逐步落伍,产业结构不优、发展路径不新、新赛道不多等问题愈发突出,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黑”与“绿”的变换中,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焦作,走出了一条成功转型之路。结构更优,底色更绿,质量更高。焦作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连续两年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
锚定“两个确保”,我市持续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聚焦创新引领,聚焦工业强市,聚焦产业兴城,聚焦民生幸福,把稳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独具焦作特色的转型道路。
撬动能,闯新路,接续产业强筋壮骨。城市转型过程中,“焦作造”跑出从制造到创造的“加速度”,驶上新赛道。创新实践中,焦作工业精彩“变脸”,龙佰集团、多氟多、中原内配、和兴化工、隆丰皮草……一批批“高大上”的焦作制造,漂洋过海,从焦作走向世界,叫板行业巨头。
我市以大企业集团牵引工业转型升级,煤炭等采矿业占工业比重由原来的超过90%降到了2%以下;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7.9∶67.5∶24.7,调整为2023年的6.0∶38.6∶55.4;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的64.5%,获评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持续推动创新突破和融合应用有机结合,焦作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24.7%、57%,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产业集群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创新“突围”,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面对资源枯竭难题,焦作创新“突围”,破除机制障碍,搭建创新平台,协同要素投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耦合”,在创新逆袭中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科技创新破瓶颈,激发城市转型发展活力。焦作强力实施“345”创新行动,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居河南省“第一方阵”。
聚焦创建国家创新城市目标,焦作相继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全面构建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科技金融“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全市规上工业研发支出居全省第一位,“四有”研发活动覆盖率达71.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7.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8%,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坚持把创新平台作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我市构建形成从战略平台到技术平台、服务平台,从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高水平创新平台方阵,累计创建各类科技型企业130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7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0家,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
坚持把人才作为引领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焦作深入实施“英才计划”“院士团队项目进焦作”“千博万硕聚焦作”引才行动,柔性引进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达3792人,人才密度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积极对接企业技术需求,持续开展“院(校)地科技合作”大会等活动,313家规上企业与全国260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发布企业需求400多项和最新科技成果1500项,技术成交额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前五位。
(记者 孙国利)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