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两会专题

    田振邦代表:修复“工业疮疤” 建设美丽太行
    更新时间:2024-2-4 10:43:40    来源: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朱晓琳

    如何加快焦作北部山区矿山生态修复步伐?2月3日上午,市人大代表、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实验室副主任田振邦带来的议案让人眼前一亮。

    矿山生态修复对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而市政污泥处理也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市政污泥处理与矿山生态修复,如何实现“生态统筹”?对此,田振邦说:“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无机质、有机质和营养元素,通过适当处理可以实现改善土壤结构和酸碱度、提高水保持能力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借助污泥实现矿山生态修复,不仅可以降低修复成本,还能有效提高绿化覆盖率,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并同步‘消化’市政污泥,畅通市政污泥的低碳资源化处理路径。”

    田振邦建议,加大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力度,采用好氧堆肥及污泥好氧分解干化技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将污泥处置产物用于植树造林和矿山生态修复;完善修复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建立统筹管理部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修复工作,引进社会资源参与矿区土地修复,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专项用于矿山废弃土地修复工作。

    本报记者 王梦梦 摄

    文章编辑:杨铭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田振邦代表:修复“工业疮疤” 建设美丽太行
    2024-2-4 10:43:40    来源: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朱晓琳

    如何加快焦作北部山区矿山生态修复步伐?2月3日上午,市人大代表、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实验室副主任田振邦带来的议案让人眼前一亮。

    矿山生态修复对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而市政污泥处理也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市政污泥处理与矿山生态修复,如何实现“生态统筹”?对此,田振邦说:“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无机质、有机质和营养元素,通过适当处理可以实现改善土壤结构和酸碱度、提高水保持能力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借助污泥实现矿山生态修复,不仅可以降低修复成本,还能有效提高绿化覆盖率,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并同步‘消化’市政污泥,畅通市政污泥的低碳资源化处理路径。”

    田振邦建议,加大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力度,采用好氧堆肥及污泥好氧分解干化技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将污泥处置产物用于植树造林和矿山生态修复;完善修复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建立统筹管理部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修复工作,引进社会资源参与矿区土地修复,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专项用于矿山废弃土地修复工作。

    本报记者 王梦梦 摄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