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工业经济“人才兴企”采访记
新闻中心首页
人才是创新之源、发展之基。
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我市多措并举,扩大科技人才“蓄水池”,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编制“四张图谱”,开展“四个拜访”,推广云招商云签约,探索基金招商、委托招商、“人才+项目+产业”招商等新模式,积极参加服贸会、进博会等重要经贸活动。
为打破人才等创新要素匮乏的藩篱,我市瞄准建立开放创新平台,拿出300个事业编制,成立我省首家省辖市产业技术科学院,为产业发展招引人才。
天宝桓祥这家具有“超硬工匠”之称的“硬核”企业,具备年产1000套大型智能化六面顶液压机能力,自主研发的135MN设备,是目前全球最大承压能力的设备,在超硬材料行业的核心优势不可替代,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焦作制造”世界殊,显而易见。天宝桓祥总经理田香,这位焦作专门引进的高精尖人才,研发了大直径PDC/PCBN材料,缩短了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解决了高速数控机床关键核心刀具材料及刀具的“卡脖子”问题;突破了高纯2mmCBN大单晶生产技术难题,使我国成为唯一能满足电子工业使用要求的CBN单晶生产国家;压机大型化后为开发性价比高的煤田矿用PDC以及高品质地质石油钻探PDC提供基础,使钻探用PDC国产化在90%以上,摆脱了美国技术封锁。47岁的陈源博士,是国内职业教育领域的资深人士。身为安徽人的他,去年4月以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人才事业编的身份,就任龙佰集团投资兴建的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副院长。
我市实施“1+18”政策体系、“怀川英才计划”,积极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解决企业引育“高精尖”人才难题。今年上半年,我市招才引智工作综合排名居全省第三,其中引进硕士1715名、数量居全省第三。
我市面向全国前30强开发区(县)选聘开发区经营管理人才23名,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活力。当前,更多“千里马”在怀川大地竞相奔腾,更多创新智慧在焦作开花结果。有例为证:龙佰集团、皓泽电子、科瑞森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焦作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增至11家。六夫丁作物、豫科创新、迈科冶金等6家单位成为新设立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我市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人才25人,总数居全省第四位。其中,2022年、2023年入选河南省中原学者1人、中原创新领军人才3人、中原创业领军人才2人、中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8人。迄今,通过建设中原学者工作站及其开展产学研合作,焦作引育中级职称以上研发人才524人,取得科技成果114项。
充分发挥焦作产业技术科学院牵线搭桥作用,我市着眼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围绕企业最紧迫的技术创新问题和项目需求,为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搭建平台,促进一批重点项目合作。
以“市校深度融合发展·千名专家进千企行动”为契机,我市引导河南理工大学专家教授帮助企业自建、合作建立或产业链共建研发平台,加快实现一批企业研发平台“从无到有”的突破,聚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持续推进“揭榜挂帅”项目,加大向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推介力度,积极促成发榜方和揭榜方达成合作。
支持企业全面推进工艺现代化和绿色低碳化,我市确保386个“四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85亿元以上,实现技术改造增速不低于30%、占工业投资比重不少于27%的年度目标。
省中试基地定位于创新链中间环节,致力于促进“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有效衔接,是从研到产的“中间站”和紧密连接创新链上下游的重要桥梁。我市积极开展省中试基地创建,成功创建省中试基地4个,总数居全省第三位;2023年第四批省中试基地我市新增2个,新增数居全省第一位。2023年7月,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公布省中试基地绩效考核结果,我市的河南省固废资源低碳利用中试基地考核结果为优秀,省财政奖补200万元;河南省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考核结果为良好,省财政奖补100万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市科创平台的关键环节。迄今,我市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0家,总数居全省第五位。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市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飞鸿安全玻璃的双面印刷钢化玻璃新型显示项目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完成了玻璃的磨边工艺研究、双面印刷技术研究和双面钢化技术的研究,已经申请发明专利1项(一种双面印刷钢化玻璃的加工方法);中原内配的高端商用车及船电气缸套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已投入1450万元,初步改造气缸套国六生产线1条,新增销售收入120万元;中原内配基于球墨铸铁高速切削用高端PCBN刀具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已完成对不同CBN微粉及结合剂的高温高压烧结超硬PCBN刀具的工艺和性能测试,设计出了材料配方及新型结合剂组合,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退则死路一条,进则海阔天空。产业转型靠拼,要有拼的精神、拼的措施、拼的干劲。在我市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务必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打起十分精神,铆足浑身干劲,夙兴夜寐,紧抓发展的命门,牵紧项目建设“牛鼻子”,奋力拼搏,赢得发展的新天地。
焦作,新机无限。焦作,已显示出强大的发展自信。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征途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志,躬身入局,一起向未来,更加勤勉努力,在新质生产力加持下,焦作的转型升级定会春华秋实、收获更丰。
记者 孙国利
总值班:李相宜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杨 铭 |
审 核:杨 铭 |
编 辑:谢 丹 |
校 对:刘 勇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人才是创新之源、发展之基。
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我市多措并举,扩大科技人才“蓄水池”,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编制“四张图谱”,开展“四个拜访”,推广云招商云签约,探索基金招商、委托招商、“人才+项目+产业”招商等新模式,积极参加服贸会、进博会等重要经贸活动。
为打破人才等创新要素匮乏的藩篱,我市瞄准建立开放创新平台,拿出300个事业编制,成立我省首家省辖市产业技术科学院,为产业发展招引人才。
天宝桓祥这家具有“超硬工匠”之称的“硬核”企业,具备年产1000套大型智能化六面顶液压机能力,自主研发的135MN设备,是目前全球最大承压能力的设备,在超硬材料行业的核心优势不可替代,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焦作制造”世界殊,显而易见。天宝桓祥总经理田香,这位焦作专门引进的高精尖人才,研发了大直径PDC/PCBN材料,缩短了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解决了高速数控机床关键核心刀具材料及刀具的“卡脖子”问题;突破了高纯2mmCBN大单晶生产技术难题,使我国成为唯一能满足电子工业使用要求的CBN单晶生产国家;压机大型化后为开发性价比高的煤田矿用PDC以及高品质地质石油钻探PDC提供基础,使钻探用PDC国产化在90%以上,摆脱了美国技术封锁。47岁的陈源博士,是国内职业教育领域的资深人士。身为安徽人的他,去年4月以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人才事业编的身份,就任龙佰集团投资兴建的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副院长。
我市实施“1+18”政策体系、“怀川英才计划”,积极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解决企业引育“高精尖”人才难题。今年上半年,我市招才引智工作综合排名居全省第三,其中引进硕士1715名、数量居全省第三。
我市面向全国前30强开发区(县)选聘开发区经营管理人才23名,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活力。当前,更多“千里马”在怀川大地竞相奔腾,更多创新智慧在焦作开花结果。有例为证:龙佰集团、皓泽电子、科瑞森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焦作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增至11家。六夫丁作物、豫科创新、迈科冶金等6家单位成为新设立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我市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人才25人,总数居全省第四位。其中,2022年、2023年入选河南省中原学者1人、中原创新领军人才3人、中原创业领军人才2人、中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8人。迄今,通过建设中原学者工作站及其开展产学研合作,焦作引育中级职称以上研发人才524人,取得科技成果114项。
充分发挥焦作产业技术科学院牵线搭桥作用,我市着眼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围绕企业最紧迫的技术创新问题和项目需求,为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搭建平台,促进一批重点项目合作。
以“市校深度融合发展·千名专家进千企行动”为契机,我市引导河南理工大学专家教授帮助企业自建、合作建立或产业链共建研发平台,加快实现一批企业研发平台“从无到有”的突破,聚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持续推进“揭榜挂帅”项目,加大向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推介力度,积极促成发榜方和揭榜方达成合作。
支持企业全面推进工艺现代化和绿色低碳化,我市确保386个“四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85亿元以上,实现技术改造增速不低于30%、占工业投资比重不少于27%的年度目标。
省中试基地定位于创新链中间环节,致力于促进“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有效衔接,是从研到产的“中间站”和紧密连接创新链上下游的重要桥梁。我市积极开展省中试基地创建,成功创建省中试基地4个,总数居全省第三位;2023年第四批省中试基地我市新增2个,新增数居全省第一位。2023年7月,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公布省中试基地绩效考核结果,我市的河南省固废资源低碳利用中试基地考核结果为优秀,省财政奖补200万元;河南省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考核结果为良好,省财政奖补100万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市科创平台的关键环节。迄今,我市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0家,总数居全省第五位。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市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飞鸿安全玻璃的双面印刷钢化玻璃新型显示项目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完成了玻璃的磨边工艺研究、双面印刷技术研究和双面钢化技术的研究,已经申请发明专利1项(一种双面印刷钢化玻璃的加工方法);中原内配的高端商用车及船电气缸套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已投入1450万元,初步改造气缸套国六生产线1条,新增销售收入120万元;中原内配基于球墨铸铁高速切削用高端PCBN刀具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已完成对不同CBN微粉及结合剂的高温高压烧结超硬PCBN刀具的工艺和性能测试,设计出了材料配方及新型结合剂组合,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退则死路一条,进则海阔天空。产业转型靠拼,要有拼的精神、拼的措施、拼的干劲。在我市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务必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打起十分精神,铆足浑身干劲,夙兴夜寐,紧抓发展的命门,牵紧项目建设“牛鼻子”,奋力拼搏,赢得发展的新天地。
焦作,新机无限。焦作,已显示出强大的发展自信。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征途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志,躬身入局,一起向未来,更加勤勉努力,在新质生产力加持下,焦作的转型升级定会春华秋实、收获更丰。
记者 孙国利
总值班:李相宜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杨 铭 |
审 核:杨 铭 |
编 辑:谢 丹 |
校 对:刘 勇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