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焦作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提示要牢记
    更新时间:2025/2/7 10:07:19    来源:焦作日报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企业陆续迎来复工复产。复工复产阶段历来是安全生产关键期、事故易发期,假期后设备开停车、员工思想松懈等潜在风险叠加个别企业赶工期、抢进度的强烈意愿,极易出现带“病”生产、风险陡增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市应急管理局提醒广大企业要对安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牢记以下安全提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坚决守牢节后复工复产“安全关”。

      风险一:人员心态不稳。从过节状态进入紧张工作状态,人员工作量增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极易出现违章作业、违规操作。

      对策:关注从业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调整状态满足生产要求再上岗。安全管理相关人员必须到岗到位,非持证人员严禁进行特种作业和特殊作业。

      风险二:生产组织困难。企业关键岗位人员不能准时返岗,检维修、动火、有限空间、工程分包作业等外包作业队伍不能提供及时保障;原辅材料、配套产品不能及时保障;产品不能够顺利外运,导致生产组织混乱。

      对策:根据复工复产时序进度安排,提前开展人员、物资等工作准备,特别是要加强关键人员到岗、外包队伍确认、上下游企业协调等工作,存在突出问题及时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确保满足复工复产要求。

      风险三:人员能力不足。新上岗、轮岗、换岗人员可能增多,不熟悉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规范。

      对策:强化人员培训,针对节后企业生产活动实际,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和新上岗、转岗人员岗前教育,重学操作规程、重温“两单两卡”,记牢背熟岗位安全风险、工作职责和操作规程、应急措施。严格培训考核,确保不合格不上岗。

      风险四:设备故障。各类车辆、装置、设备、设施、工具、安全系统、特种设备等因停运停用较久,维护保养不到位,可能存在安全附件损坏或故障、监测报警设备不正常等问题;检维修作业、试机、试生产不规范,特别是涉及动火、有限空间、检维修以及高处作业等风险高。同时,一些处于闭环管理的在产企业设施设备,由于生产任务重导致本该大修、检修的设施设备,未能及时得到维修保养。

      对策:全面开展各类车辆、装置、设备、设施、工具、安全监控系统、特种设备检修维保,不符合安全条件不能使用。对检维修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要严格风险评估、审批管控和措施落实。强化检维修后试机和试生产管理,认真制订试机、试生产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同时加强监督落实。

      风险五:电气火使用不规范。包括违规进行电、气焊明火作业;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线路老化绝缘层破损;火源旁堆积易燃物,物品堆垛混乱等行为。

      对策:严格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和危险作业审批,严禁违规用电用气用火。加强日常检查,及时更换老旧破损电气线路,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格物品堆垛规范,严禁火源旁摆放易燃物。

      风险六:恶劣天气影响。

      对策:提前研判恶劣天气安全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工贸“四涉一有限”等行业领域,企业要结合实际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风险七:作业环境变化。企业(工地)较长时间停工停产,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如厂房损坏、设备设施破损、高切坡失稳滑坡、架子失稳、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等。

      对策:企业复工复产前要全面开展作业条件确认检查,全面排查隐患,及时整治隐患,确保作业环境处于正常、安全、可靠的状态。

      风险八:盲目赶工期、抢进度。节后复工,企业生产任务重,可能出现赶工期、抢进度的情况。生产人员和设备设施超负荷运转,可能造成生产(施工)现场组织混乱、人员超强度作业、正常工序时间(工期、工程养护期)被压缩,增加安全风险。

      对策:做好周密计划,合理调整工序,加强现场管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生产(施工)。

      此外,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复工复产须严格落实“六个一”措施,即企业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制订一份周密的复工复产方案、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制订一套应急处置方案、开展一次全厂性安全检查,有效保障春节后复工复产顺利进行,夯实员工和企业的安全基础。

    记者 贾定兴

    总值班:陈 彬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谢 丹

    编 辑:刘 佳

    校 对:刘 勇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提示要牢记
    2025/2/7 10:07:19    来源:焦作日报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企业陆续迎来复工复产。复工复产阶段历来是安全生产关键期、事故易发期,假期后设备开停车、员工思想松懈等潜在风险叠加个别企业赶工期、抢进度的强烈意愿,极易出现带“病”生产、风险陡增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市应急管理局提醒广大企业要对安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牢记以下安全提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坚决守牢节后复工复产“安全关”。

      风险一:人员心态不稳。从过节状态进入紧张工作状态,人员工作量增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极易出现违章作业、违规操作。

      对策:关注从业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调整状态满足生产要求再上岗。安全管理相关人员必须到岗到位,非持证人员严禁进行特种作业和特殊作业。

      风险二:生产组织困难。企业关键岗位人员不能准时返岗,检维修、动火、有限空间、工程分包作业等外包作业队伍不能提供及时保障;原辅材料、配套产品不能及时保障;产品不能够顺利外运,导致生产组织混乱。

      对策:根据复工复产时序进度安排,提前开展人员、物资等工作准备,特别是要加强关键人员到岗、外包队伍确认、上下游企业协调等工作,存在突出问题及时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确保满足复工复产要求。

      风险三:人员能力不足。新上岗、轮岗、换岗人员可能增多,不熟悉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规范。

      对策:强化人员培训,针对节后企业生产活动实际,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和新上岗、转岗人员岗前教育,重学操作规程、重温“两单两卡”,记牢背熟岗位安全风险、工作职责和操作规程、应急措施。严格培训考核,确保不合格不上岗。

      风险四:设备故障。各类车辆、装置、设备、设施、工具、安全系统、特种设备等因停运停用较久,维护保养不到位,可能存在安全附件损坏或故障、监测报警设备不正常等问题;检维修作业、试机、试生产不规范,特别是涉及动火、有限空间、检维修以及高处作业等风险高。同时,一些处于闭环管理的在产企业设施设备,由于生产任务重导致本该大修、检修的设施设备,未能及时得到维修保养。

      对策:全面开展各类车辆、装置、设备、设施、工具、安全监控系统、特种设备检修维保,不符合安全条件不能使用。对检维修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要严格风险评估、审批管控和措施落实。强化检维修后试机和试生产管理,认真制订试机、试生产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同时加强监督落实。

      风险五:电气火使用不规范。包括违规进行电、气焊明火作业;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线路老化绝缘层破损;火源旁堆积易燃物,物品堆垛混乱等行为。

      对策:严格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和危险作业审批,严禁违规用电用气用火。加强日常检查,及时更换老旧破损电气线路,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格物品堆垛规范,严禁火源旁摆放易燃物。

      风险六:恶劣天气影响。

      对策:提前研判恶劣天气安全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工贸“四涉一有限”等行业领域,企业要结合实际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风险七:作业环境变化。企业(工地)较长时间停工停产,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如厂房损坏、设备设施破损、高切坡失稳滑坡、架子失稳、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等。

      对策:企业复工复产前要全面开展作业条件确认检查,全面排查隐患,及时整治隐患,确保作业环境处于正常、安全、可靠的状态。

      风险八:盲目赶工期、抢进度。节后复工,企业生产任务重,可能出现赶工期、抢进度的情况。生产人员和设备设施超负荷运转,可能造成生产(施工)现场组织混乱、人员超强度作业、正常工序时间(工期、工程养护期)被压缩,增加安全风险。

      对策:做好周密计划,合理调整工序,加强现场管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生产(施工)。

      此外,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复工复产须严格落实“六个一”措施,即企业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制订一份周密的复工复产方案、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制订一套应急处置方案、开展一次全厂性安全检查,有效保障春节后复工复产顺利进行,夯实员工和企业的安全基础。

    记者 贾定兴

    总值班:陈 彬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谢 丹

    编 辑:刘 佳

    校 对:刘 勇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