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联合国官员呼吁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
    更新时间:2025/3/11 10:47:31    来源:新华社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10日说,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至关重要,以维持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取得的进展并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拉扎里尼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新闻例会上说,以色列禁止人道主义援助和商业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已近10天,这一决定威胁加沙平民的生命和生存。

      拉扎里尼还说,自1月底以色列禁止近东救济工程处运营的法案生效以来,该机构对巴勒斯坦难民的公共服务面临崩溃,这将导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出现危险真空,并给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带来冲击。他强调,突然解散救助巴勒斯坦难民的机构只会加深难民的苦难,不会改变他们的难民身份。

      拉扎里尼指出,以色列安全部队在约旦河西岸大规模拆除建筑,导致约4万名巴勒斯坦难民无处可去,造成自1967年以来约旦河西岸地区巴勒斯坦人最大规模的流离失所。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月15日达成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一阶段从1月19日至3月1日。第二阶段停火谈判原定2月3日开始,但双方一直未举行实质性谈判。以色列总理办公室3月2日发表声明说,自即日起,以色列将暂停允许一切物资进入加沙地带。

      近东救济工程处成立于1949年,主要负责向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以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助、教育和医疗等服务。去年10月底,以色列议会通过两项法案,禁止该机构在以境内运营,并断绝以方与该机构的官方接触。

     

     

    新闻编辑:刘佳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联合国官员呼吁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
    2025/3/11 10:47:31    来源:新华社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10日说,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至关重要,以维持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取得的进展并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拉扎里尼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新闻例会上说,以色列禁止人道主义援助和商业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已近10天,这一决定威胁加沙平民的生命和生存。

      拉扎里尼还说,自1月底以色列禁止近东救济工程处运营的法案生效以来,该机构对巴勒斯坦难民的公共服务面临崩溃,这将导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出现危险真空,并给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带来冲击。他强调,突然解散救助巴勒斯坦难民的机构只会加深难民的苦难,不会改变他们的难民身份。

      拉扎里尼指出,以色列安全部队在约旦河西岸大规模拆除建筑,导致约4万名巴勒斯坦难民无处可去,造成自1967年以来约旦河西岸地区巴勒斯坦人最大规模的流离失所。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月15日达成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一阶段从1月19日至3月1日。第二阶段停火谈判原定2月3日开始,但双方一直未举行实质性谈判。以色列总理办公室3月2日发表声明说,自即日起,以色列将暂停允许一切物资进入加沙地带。

      近东救济工程处成立于1949年,主要负责向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以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助、教育和医疗等服务。去年10月底,以色列议会通过两项法案,禁止该机构在以境内运营,并断绝以方与该机构的官方接触。

     

     

    新闻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