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集思广益补齐短板 创新赋能重塑空间——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进展综述
    更新时间:2025/1/26 9:48:19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集思广益补齐短板 创新赋能重塑空间——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进展综述

      新华社记者王优玲

      惠民生、补短板、谋发展,我国城市更新迈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从“城市病”治理到老旧小区改造,从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到养老服务设施完善,从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到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各地顺应群众期待,因地制宜实施城市更新,提升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

      城市更新工作量大面广,涉及方方面面,如何着手?

      在山东青岛,老城区居民张大爷填写城市体检调查问卷时写道:“每次回家找车位都要转好几圈,孩子们平日里来看望也不好停车。尤其是上下学和旅游旺季,占路停车会导致交通拥堵,行人不便。”

      体检出的问题就是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在青岛面向全市全部1300余个社区发放的城市体检调查问卷中,停车难、便民农贸市场管理不健全、存在内涝积水点、社区活动场地不足等是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青岛于2024年完成122个停车场建设项目,打造规范化农贸市场40处,完成26处道路低洼点改造,全力推进城市社区“8分钟健身圈”建设。

      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我国建立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2024年,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全方位查找城市短板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确定城市更新重点任务。

      “实施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需要摆脱传统路径和思维惯性依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分院院长范嗣斌说,我国城市进入存量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城市更新,对不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的功能、业态、软性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持续改善提升。

      城市更新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建设、风景园林、市政交通等领域,专业性强,利益诉求众多,如何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

      各地实践表明,城市更新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工作,要注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各地动员居民广泛参与,组建居民义务监督小组,量身定制“意愿清单”;国企央企作为老旧厂房、工业区等资产产权方,逐步参与到城市更新行动中;重庆、威海等地建立“三师进社区”“街长制”“合伙人”等议事协商机制……多元参与成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有效路径。

      城市更新既是思路的更新,也是机制的创新。在江西南昌,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原是闲置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其土地的划拨归属于加油站用地。为盘活利用这片闲置区域,江西省将它列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保持用地性质不变,但转换了建筑使用功能。随后省属国有平台公司成功引入上海某集团,总投资约3亿元,将传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改造升级为文化体育服务综合体。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不断创新思路优化存量资源。一些地方允许复合利用存量用地,完善土地用途变更、建筑功能转换等政策,破除了存量资源再利用障碍。一些地方通过“腾笼换鸟”、零星用地整理等集约利用土地,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部分地方还创新了带方案出让、协议出让、弹性年期等更为灵活的供地方式。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各地共出台土地、规划、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1000多个,发布技术标准、操作指南260多个,提升配套政策精准性。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各地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城市文脉、保留特色历史风貌,重构历史与现代的空间纽带。

      “能保则保、能用则用”,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首钢园,在更新改造中加强工业遗存保留修缮,打造了融合工业风与科技感的首都城市新地标;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场”,湖北黄石重新规划工矿旧城,以近代工业建筑风格为基调,在保留片区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对周边建筑进行改造,赋予片区新的活力;“留改拆”并举,浙江湖州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实施整体性保护修缮,保留了“河—房—路”传统肌理。

      住房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活化利用一大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

      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2025年我国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聚焦群众关切,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面貌,在城市更新中实现街景之美、城市之变,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集思广益补齐短板 创新赋能重塑空间——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进展综述
    2025/1/26 9:48:19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集思广益补齐短板 创新赋能重塑空间——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进展综述

      新华社记者王优玲

      惠民生、补短板、谋发展,我国城市更新迈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从“城市病”治理到老旧小区改造,从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到养老服务设施完善,从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到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各地顺应群众期待,因地制宜实施城市更新,提升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

      城市更新工作量大面广,涉及方方面面,如何着手?

      在山东青岛,老城区居民张大爷填写城市体检调查问卷时写道:“每次回家找车位都要转好几圈,孩子们平日里来看望也不好停车。尤其是上下学和旅游旺季,占路停车会导致交通拥堵,行人不便。”

      体检出的问题就是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在青岛面向全市全部1300余个社区发放的城市体检调查问卷中,停车难、便民农贸市场管理不健全、存在内涝积水点、社区活动场地不足等是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青岛于2024年完成122个停车场建设项目,打造规范化农贸市场40处,完成26处道路低洼点改造,全力推进城市社区“8分钟健身圈”建设。

      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我国建立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2024年,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全方位查找城市短板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确定城市更新重点任务。

      “实施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需要摆脱传统路径和思维惯性依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分院院长范嗣斌说,我国城市进入存量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城市更新,对不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的功能、业态、软性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持续改善提升。

      城市更新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建设、风景园林、市政交通等领域,专业性强,利益诉求众多,如何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

      各地实践表明,城市更新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工作,要注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各地动员居民广泛参与,组建居民义务监督小组,量身定制“意愿清单”;国企央企作为老旧厂房、工业区等资产产权方,逐步参与到城市更新行动中;重庆、威海等地建立“三师进社区”“街长制”“合伙人”等议事协商机制……多元参与成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有效路径。

      城市更新既是思路的更新,也是机制的创新。在江西南昌,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原是闲置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其土地的划拨归属于加油站用地。为盘活利用这片闲置区域,江西省将它列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保持用地性质不变,但转换了建筑使用功能。随后省属国有平台公司成功引入上海某集团,总投资约3亿元,将传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改造升级为文化体育服务综合体。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不断创新思路优化存量资源。一些地方允许复合利用存量用地,完善土地用途变更、建筑功能转换等政策,破除了存量资源再利用障碍。一些地方通过“腾笼换鸟”、零星用地整理等集约利用土地,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部分地方还创新了带方案出让、协议出让、弹性年期等更为灵活的供地方式。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各地共出台土地、规划、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1000多个,发布技术标准、操作指南260多个,提升配套政策精准性。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各地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城市文脉、保留特色历史风貌,重构历史与现代的空间纽带。

      “能保则保、能用则用”,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首钢园,在更新改造中加强工业遗存保留修缮,打造了融合工业风与科技感的首都城市新地标;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场”,湖北黄石重新规划工矿旧城,以近代工业建筑风格为基调,在保留片区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对周边建筑进行改造,赋予片区新的活力;“留改拆”并举,浙江湖州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实施整体性保护修缮,保留了“河—房—路”传统肌理。

      住房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活化利用一大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

      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2025年我国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聚焦群众关切,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面貌,在城市更新中实现街景之美、城市之变,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