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河南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穿沙公路为沙海织出绿色希望
更新时间:2024/6/3 9:54:53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日电 题:内蒙古翁牛特旗:穿沙公路为沙海织出绿色希望

  新华社记者恩浩

  初夏,驱车行驶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刚刚修通的穿沙公路其白线,记者看到道路两侧的草方格在沙海中绵延不断,如一张张“巨网”锁住了流沙。登上防火瞭望台远眺,只见运送治沙物资的车辆正源源不断开进沙区,犹如跳动的脉搏,将生命之绿输送至科尔沁沙地深处。

  翁牛特旗位于科尔沁沙地西缘,全旗沙化土地面积727.4万亩,占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的25.5%,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7.3%,约14万人生活在沙区。受人为、自然、气候等因素影响,这里成为赤峰市境内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难的地区。

  “沙地歼灭战不是防御战,必须主动出击。今年我们将先治理35万亩‘难中之难’的地块,为如期打赢歼灭战开好头。”翁牛特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环宇说,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当地人总结出“以路治沙”的模式,通过修穿沙公路,把沙地划分为一个个治理单元,各个击破。“今年5月,全长15公里的第16条穿沙公路其白线竣工通车,标志着全旗‘六横十纵’治沙网格体系正式形成。目前全旗穿沙公路总里程400多公里,累计完成沙地综合治理578万亩。”

  在其白线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记者跟随治沙队伍在松软的沙丘上迎坡徒步前行,每走一步,退后半步,沙粒灌满鞋履。然而,来自当地的治沙群众却早已习惯,他们两三人一组,配合默契,有人拉着稻草横放铺平,有人则用工具按压培土,还有人跟在后面,在铺好的草方格里撒下草籽。“最高峰的时候每天有上千人参与治沙,推进速度很快。”刘环宇介绍,今年以来全旗已完成26.5万亩的治沙任务。

  路修通了,依路致富,才能在沙海中成金。“穿沙公路不仅解决了我们出行难的问题,还能增收致富。”生活在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的村民李玉安说,以前他出去卖牛,要开车绕行3个多小时的砂石路,费时费力。现在家门口的路通了,李玉安计划扩大养殖规模。翁牛特旗旗长孟和说,近年来,翁牛特旗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和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因地制宜地开发了沙地林果、水稻、马铃薯种植和林下种植养殖、沙地旅游等产业。

  “穿沙公路的修建为沙区带来了人气,解决了我们发展文旅产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孟和说,近年来,旗里依靠穿沙公路网,打造覆盖全旗的300公里生态旅游大环线,将玉龙沙湖等17个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去年接待旅游人数1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6亿元。

  翁牛特旗沙地覆盖地域广阔,沙地歼灭战工程量巨大。孟和介绍,2023年,翁牛特旗启动实施内蒙古首个“以工代赈”防沙治沙项目,引导当地农牧民以沙地、资金等入股方式自愿就近参与防沙治沙。“我们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农村低收入群体,目前已累计为500余名农牧民发放劳动报酬550万元,人均增收达9000元。”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内蒙古翁牛特旗:穿沙公路为沙海织出绿色希望
    2024/6/3 9:54:53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日电 题:内蒙古翁牛特旗:穿沙公路为沙海织出绿色希望

      新华社记者恩浩

      初夏,驱车行驶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刚刚修通的穿沙公路其白线,记者看到道路两侧的草方格在沙海中绵延不断,如一张张“巨网”锁住了流沙。登上防火瞭望台远眺,只见运送治沙物资的车辆正源源不断开进沙区,犹如跳动的脉搏,将生命之绿输送至科尔沁沙地深处。

      翁牛特旗位于科尔沁沙地西缘,全旗沙化土地面积727.4万亩,占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的25.5%,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7.3%,约14万人生活在沙区。受人为、自然、气候等因素影响,这里成为赤峰市境内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难的地区。

      “沙地歼灭战不是防御战,必须主动出击。今年我们将先治理35万亩‘难中之难’的地块,为如期打赢歼灭战开好头。”翁牛特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环宇说,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当地人总结出“以路治沙”的模式,通过修穿沙公路,把沙地划分为一个个治理单元,各个击破。“今年5月,全长15公里的第16条穿沙公路其白线竣工通车,标志着全旗‘六横十纵’治沙网格体系正式形成。目前全旗穿沙公路总里程400多公里,累计完成沙地综合治理578万亩。”

      在其白线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记者跟随治沙队伍在松软的沙丘上迎坡徒步前行,每走一步,退后半步,沙粒灌满鞋履。然而,来自当地的治沙群众却早已习惯,他们两三人一组,配合默契,有人拉着稻草横放铺平,有人则用工具按压培土,还有人跟在后面,在铺好的草方格里撒下草籽。“最高峰的时候每天有上千人参与治沙,推进速度很快。”刘环宇介绍,今年以来全旗已完成26.5万亩的治沙任务。

      路修通了,依路致富,才能在沙海中成金。“穿沙公路不仅解决了我们出行难的问题,还能增收致富。”生活在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的村民李玉安说,以前他出去卖牛,要开车绕行3个多小时的砂石路,费时费力。现在家门口的路通了,李玉安计划扩大养殖规模。翁牛特旗旗长孟和说,近年来,翁牛特旗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和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因地制宜地开发了沙地林果、水稻、马铃薯种植和林下种植养殖、沙地旅游等产业。

      “穿沙公路的修建为沙区带来了人气,解决了我们发展文旅产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孟和说,近年来,旗里依靠穿沙公路网,打造覆盖全旗的300公里生态旅游大环线,将玉龙沙湖等17个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去年接待旅游人数1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6亿元。

      翁牛特旗沙地覆盖地域广阔,沙地歼灭战工程量巨大。孟和介绍,2023年,翁牛特旗启动实施内蒙古首个“以工代赈”防沙治沙项目,引导当地农牧民以沙地、资金等入股方式自愿就近参与防沙治沙。“我们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农村低收入群体,目前已累计为500余名农牧民发放劳动报酬550万元,人均增收达9000元。”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