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河南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村民为啥又打起了自备井
    更新时间:2025/2/18 10:13:45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元宵节过后,很多打工人已经早早背起行囊,远赴他乡开启新一年的打拼,而伊川县江左镇吴沟村的段红林(化名)却迟迟没有动身。

      “家里吃水的井刚打了一半,工人回家过节,节后还得继续施工,我哪里出得去!”段红林站在自家院子里,一脸愁容。

      “井不打好,家里人就吃不上水,我出去打工也不放心。”段红林告诉记者,村里用自来水10多年了,但是去年夏天就开始停水了,眼瞅着过去了七八个月,也没有恢复供水的迹象。家里平时只有70多岁的父母和孩子常住,日常吃水全靠去周边有自备井的乡里乡亲家里“寻”。

      “父母年纪大了,不会开拖拉机,也弄不动几百斤的大水罐。家里隔三岔五要拉水,我都得跑回家帮忙,平时只能在附近打零工,根本没法走远。”他指着墙角放着的白色塑料水罐,无奈地对记者说。今年为了能安心外出打工,前几天,段红林托朋友介绍了一家打井队,决心打一眼30多米深的吃水井。但1万多元的打井费用,让这个并不宽裕的农村家庭压力倍增,段红林只得托朋友给打井队协商好,分期付款。正月初十那天,段红林一咬牙凑齐了首付款,交给了打井队,“剩下的,等打工赚钱了,再分期分批慢慢还”。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近半年多的停水,很多村民纷纷自费1万多元在家里打起了自备井,也有部分家庭困难的村民无力支付打井费用,靠四处“寻”水度日,曾经的自来水管也渐渐成了摆设。

      在村民曾秀娥(化名)家,她和老伴刚从城里的姑娘家过年回来,“大过年的,家里没水,一大家子人只能到县城姑娘家”。至于自费打井,曾秀娥认为,平时家里就是老两口,用不了多少水,为了吃水再花上1万多元,让这对老夫妻总觉得心疼。

      据了解,吴沟村地处半丘陵地带,常住村民几十户,有200多口人。多年以来,缺水的村民们要到几百米外的一处老井里挑水吃,费时费力。2010年前后,上级有关部门给村里拨款,打了一眼200多米的深水井,铺设了管网,村民们轻轻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清亮亮的深井水。这两年老井淤积严重,逐渐被荒废。

      采访中,吴沟村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深井抽水需要支付电费,后续需要通过折算到水价中向村民收取费用。近几年来,随着运行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现象日渐严重,“吃的水还没有漏掉的多”。虽然,村民缴纳的水费已经由最初的每吨2元提高到了将近每吨3元,但就是这样,每个月还有数百元的电费差额亏空,村干部垫付电费成了常态。

      该村干部表示,去年上半年开始停水,是因为抽水泵又出了故障,需要更换新的设备,但更换水泵和管网维修费用统计下来需要3万多元,村里实在无力支付。此外,据村里统计,这两年大部分村民家都打了自备井,仅有四五户没有打井,而向全体村民分摊机井维修费阻力很大,让这四五户承担也不现实。对于吴沟村村民来说,这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村民为啥又打起了自备井
    2025/2/18 10:13:45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元宵节过后,很多打工人已经早早背起行囊,远赴他乡开启新一年的打拼,而伊川县江左镇吴沟村的段红林(化名)却迟迟没有动身。

      “家里吃水的井刚打了一半,工人回家过节,节后还得继续施工,我哪里出得去!”段红林站在自家院子里,一脸愁容。

      “井不打好,家里人就吃不上水,我出去打工也不放心。”段红林告诉记者,村里用自来水10多年了,但是去年夏天就开始停水了,眼瞅着过去了七八个月,也没有恢复供水的迹象。家里平时只有70多岁的父母和孩子常住,日常吃水全靠去周边有自备井的乡里乡亲家里“寻”。

      “父母年纪大了,不会开拖拉机,也弄不动几百斤的大水罐。家里隔三岔五要拉水,我都得跑回家帮忙,平时只能在附近打零工,根本没法走远。”他指着墙角放着的白色塑料水罐,无奈地对记者说。今年为了能安心外出打工,前几天,段红林托朋友介绍了一家打井队,决心打一眼30多米深的吃水井。但1万多元的打井费用,让这个并不宽裕的农村家庭压力倍增,段红林只得托朋友给打井队协商好,分期付款。正月初十那天,段红林一咬牙凑齐了首付款,交给了打井队,“剩下的,等打工赚钱了,再分期分批慢慢还”。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近半年多的停水,很多村民纷纷自费1万多元在家里打起了自备井,也有部分家庭困难的村民无力支付打井费用,靠四处“寻”水度日,曾经的自来水管也渐渐成了摆设。

      在村民曾秀娥(化名)家,她和老伴刚从城里的姑娘家过年回来,“大过年的,家里没水,一大家子人只能到县城姑娘家”。至于自费打井,曾秀娥认为,平时家里就是老两口,用不了多少水,为了吃水再花上1万多元,让这对老夫妻总觉得心疼。

      据了解,吴沟村地处半丘陵地带,常住村民几十户,有200多口人。多年以来,缺水的村民们要到几百米外的一处老井里挑水吃,费时费力。2010年前后,上级有关部门给村里拨款,打了一眼200多米的深水井,铺设了管网,村民们轻轻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清亮亮的深井水。这两年老井淤积严重,逐渐被荒废。

      采访中,吴沟村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深井抽水需要支付电费,后续需要通过折算到水价中向村民收取费用。近几年来,随着运行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现象日渐严重,“吃的水还没有漏掉的多”。虽然,村民缴纳的水费已经由最初的每吨2元提高到了将近每吨3元,但就是这样,每个月还有数百元的电费差额亏空,村干部垫付电费成了常态。

      该村干部表示,去年上半年开始停水,是因为抽水泵又出了故障,需要更换新的设备,但更换水泵和管网维修费用统计下来需要3万多元,村里实在无力支付。此外,据村里统计,这两年大部分村民家都打了自备井,仅有四五户没有打井,而向全体村民分摊机井维修费阻力很大,让这四五户承担也不现实。对于吴沟村村民来说,这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

    新闻编辑:杨铭 
     
    相关信息:
    种粮大户展望“新丰景”
    豫鲁两县联手促就业
    儿童卡成为银行营销新宠
    这些河南“亮点”为亚冬会添彩
    百余滑雪少年嵩顶竞技
    这些亮点值得关注——解读2025年1月经济数据
    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在京召开
    乍暖还寒“雨水”来 调脾疏肝御寒湿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