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县区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孟州市“一村一品”绘出农旅振兴新图景
    更新时间:2025/3/4 11:31:57    来源:焦作日报

      初春时节,阳光明媚。孟州市河雍街道富村草莓产业基地,一排排草莓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浓郁的草莓香气扑面而来,几名游客正在采摘。

      “我种的草莓口感可好了,每天来采摘的游客很多。不用四处奔波推销,仅靠直播、微信朋友圈,就卖得差不多了。”种植户璩永吉告诉笔者,自己种了20亩大棚草莓,按当下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今年可收入40余万元。

      春节前后,是大棚草莓集中销售的旺季,这段时间,璩永吉带领工人们直播、采摘、装篮、售卖,忙得不亦乐乎。

      璩永吉2017年返乡创业,在城郊流转土地60亩建设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火龙果、羊角蜜、老味番茄等瓜果。今年他种植的是口感好的红颜等品种。“施用有机肥,不打膨大剂,让游客、买家吃得放心。我还专门买来20多箱蜜蜂,帮助草莓授粉哩。”璩永吉说。

      在销售上,采取游客采摘与现场直播、网上团购相结合的模式,去年开园以来,璩永吉的大棚草莓一直保持着产销两旺的好势头。

      每年的八九月至次年五月,从整地到种植、管理到采收,是草莓产业基地最忙碌的时候。“这里离家近,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兰窑村村民钱冬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4年,从家里骑电动车10分钟就能赶到。

      据璩永吉介绍,目前草莓园有固定员工6人,农忙时有20多人,每个月每个工人有2000多元的收入。

      “我打算继续利用‘电商+’模式扩大销售,坚持草莓有机种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璩永吉信心满满。

      在赵和镇西庄村,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到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俺村近些年发展菜籽种植,不少群众都挣到了钱。这不,俺今年也试种了20亩菜籽,年前育苗,年后再移栽到大田里。”村民张绍武正在移栽白菜籽苗,“头一年种,先跟着村里的老把式们练练。”

      去年,西庄村推广扩大菜籽种植面积100余亩,总面积有500余亩,预计可新增收35万元,带动该镇十几个村发展菜籽种植4000余亩。全镇的菜籽种植已基本实现订单化,种植户根本不愁销路。

      “这菜籽苗栽种完,成熟时还由我们来收,干一天能挣80元钱哩!”村民赵平喜从翻土、栽苗、覆膜到收获全程参与,务工收入也很可观。

      近年来,孟州市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模式创新,积极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结合城郊、平原、丘陵区、黄河滩区等不同区域地理特点,大力推广瓜果采摘、特色蔬菜种植等产业,积极探索打造符合各村实际的“一村一品”,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传统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有机化发展,让村民的“菜篮子”越装越多、“钱袋子”越来越鼓,用实际行动在乡间田野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

    (乔亚娟 李家辉)

    总值班:马秀清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刘震毅

    编 辑:李润生

    校 对:王以振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孟州市“一村一品”绘出农旅振兴新图景
    2025/3/4 11:31:57    来源:焦作日报

      初春时节,阳光明媚。孟州市河雍街道富村草莓产业基地,一排排草莓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浓郁的草莓香气扑面而来,几名游客正在采摘。

      “我种的草莓口感可好了,每天来采摘的游客很多。不用四处奔波推销,仅靠直播、微信朋友圈,就卖得差不多了。”种植户璩永吉告诉笔者,自己种了20亩大棚草莓,按当下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今年可收入40余万元。

      春节前后,是大棚草莓集中销售的旺季,这段时间,璩永吉带领工人们直播、采摘、装篮、售卖,忙得不亦乐乎。

      璩永吉2017年返乡创业,在城郊流转土地60亩建设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火龙果、羊角蜜、老味番茄等瓜果。今年他种植的是口感好的红颜等品种。“施用有机肥,不打膨大剂,让游客、买家吃得放心。我还专门买来20多箱蜜蜂,帮助草莓授粉哩。”璩永吉说。

      在销售上,采取游客采摘与现场直播、网上团购相结合的模式,去年开园以来,璩永吉的大棚草莓一直保持着产销两旺的好势头。

      每年的八九月至次年五月,从整地到种植、管理到采收,是草莓产业基地最忙碌的时候。“这里离家近,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兰窑村村民钱冬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4年,从家里骑电动车10分钟就能赶到。

      据璩永吉介绍,目前草莓园有固定员工6人,农忙时有20多人,每个月每个工人有2000多元的收入。

      “我打算继续利用‘电商+’模式扩大销售,坚持草莓有机种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璩永吉信心满满。

      在赵和镇西庄村,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到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俺村近些年发展菜籽种植,不少群众都挣到了钱。这不,俺今年也试种了20亩菜籽,年前育苗,年后再移栽到大田里。”村民张绍武正在移栽白菜籽苗,“头一年种,先跟着村里的老把式们练练。”

      去年,西庄村推广扩大菜籽种植面积100余亩,总面积有500余亩,预计可新增收35万元,带动该镇十几个村发展菜籽种植4000余亩。全镇的菜籽种植已基本实现订单化,种植户根本不愁销路。

      “这菜籽苗栽种完,成熟时还由我们来收,干一天能挣80元钱哩!”村民赵平喜从翻土、栽苗、覆膜到收获全程参与,务工收入也很可观。

      近年来,孟州市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模式创新,积极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结合城郊、平原、丘陵区、黄河滩区等不同区域地理特点,大力推广瓜果采摘、特色蔬菜种植等产业,积极探索打造符合各村实际的“一村一品”,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传统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有机化发展,让村民的“菜篮子”越装越多、“钱袋子”越来越鼓,用实际行动在乡间田野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

    (乔亚娟 李家辉)

    总值班:马秀清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刘震毅

    编 辑:李润生

    校 对:王以振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