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新闻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让危险驾驶远离我们的生活
    □聆 听
    更新时间:2025/4/15 10:12:57    来源:焦作晚报

      在我们生活中,时常能看到“斗气车”“路怒症”现象,不仅威胁着驾驶员自身安全,更让车辆如同移动的炸弹,随时危及无辜路人的生命。

      我市交通运输部门近期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以铁腕手段遏制这种危险驾驶行为,为道路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这样的举措值得点赞,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理解与支持。

      “斗气车”现象背后,是部分驾驶员法治观念淡薄与文明意识缺失,甚至是一种扭曲的心理。一些人将公共道路当成宣泄情绪的私人领地,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每一次危险的变道、每一脚愤怒的油门,都是在与死神玩轮盘赌,都是在危害他人的生命财产。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危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数以万计,无数家庭因车祸变得支离破碎。

      我市交通运输部门与公安交警的联合执法,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应有惩戒,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是对每个守法公民生命权的庄严承诺。

      当我们在路上遇到不文明行为时,一个宽容的微笑可能比愤怒的喇叭更能化解矛盾;当我们情绪激动时,深呼吸三次就可能避免一场悲剧。从我做起,让法规要求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让文明驾驶成为可以传染的美德。那么,“斗气车”“路怒症”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道路安全需要执法者的坚守,更需要每位市民的自觉维护。当我们谴责危险驾驶行为时,不妨反躬自省:你是否曾在黄灯闪烁时猛踩油门?你是否因赶时间而占用应急车道?你是否因愤怒而超速行驶在道路上?文明驾驶的细节,往往藏在这些日常细节中。

      让危险驾驶远离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把每一次出行都当成文明实践,让安全与和谐成为出行道路上永恒的底色。

     

    新闻编辑:赵银岷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让危险驾驶远离我们的生活
    □聆 听
    2025/4/15 10:12:57    来源:焦作晚报

      在我们生活中,时常能看到“斗气车”“路怒症”现象,不仅威胁着驾驶员自身安全,更让车辆如同移动的炸弹,随时危及无辜路人的生命。

      我市交通运输部门近期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以铁腕手段遏制这种危险驾驶行为,为道路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这样的举措值得点赞,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理解与支持。

      “斗气车”现象背后,是部分驾驶员法治观念淡薄与文明意识缺失,甚至是一种扭曲的心理。一些人将公共道路当成宣泄情绪的私人领地,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每一次危险的变道、每一脚愤怒的油门,都是在与死神玩轮盘赌,都是在危害他人的生命财产。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危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数以万计,无数家庭因车祸变得支离破碎。

      我市交通运输部门与公安交警的联合执法,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应有惩戒,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是对每个守法公民生命权的庄严承诺。

      当我们在路上遇到不文明行为时,一个宽容的微笑可能比愤怒的喇叭更能化解矛盾;当我们情绪激动时,深呼吸三次就可能避免一场悲剧。从我做起,让法规要求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让文明驾驶成为可以传染的美德。那么,“斗气车”“路怒症”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道路安全需要执法者的坚守,更需要每位市民的自觉维护。当我们谴责危险驾驶行为时,不妨反躬自省:你是否曾在黄灯闪烁时猛踩油门?你是否因赶时间而占用应急车道?你是否因愤怒而超速行驶在道路上?文明驾驶的细节,往往藏在这些日常细节中。

      让危险驾驶远离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把每一次出行都当成文明实践,让安全与和谐成为出行道路上永恒的底色。

     

    新闻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