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记者见闻丨坚定“逆行”守护“绿城”
“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斌 曹萍 李林
11月26日,郑州市疫情防控攻坚行动第二天,主城区的大街小巷,行人、车辆稀少。一大早,迎着冬日的阳光,却有一群人在坚定“逆行”,在疫情防控卡口、在核酸检测点、在医院、在垃圾清运点……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
在这个特殊时期,孕产妇群体需要更多关爱与呵护。王保云是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病房护理负责人,自10月下旬以来就一直坚守在产科隔离病区,和同事们无微不至地照顾这里的孕产妇和新生儿。
因为准妈妈和新妈妈都行动不便,王保云就帮她们梳头、穿衣、照顾小宝宝。“有护士们在,感觉很踏实。”一位产妇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然而,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王保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孩子了。王保云说:“新生命就是新的希望,这份喜悦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在惠济区长兴路街道省体社区,武国锋和志愿者们一起为居民们的生活忙碌奔波。武国锋住在裕华美欣小区,每天吃完早饭他就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开始一天的工作。在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协调联系、给居家隔离的邻居运送物资、巡查小区楼道里的消防隐患……从早忙到晚,武国锋经常晚上10时才回家。“社区的事儿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儿,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尽快战胜疫情。”武国锋说。
“大家注意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防止人员扎堆聚集,同时做好个人防护……”早上7时许,在经开区京航街道石王村的疫情防控卡口,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公安民警等参与的早间“例会”正在进行。
石王村目前属于疫情防控高风险区,这个卡口主要负责该村近万名居民的疫情防控管理工作。9时许,值守在卡口的京航派出所民警武留洋准时登上警车,和办事处工作人员、村委会干部一起组成巡逻组,在村里开展例行车巡。
巡逻组的任务是维持社会治安秩序,同时为群众解决各种问题。这两天,武留洋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变身采购员、配送员,为有需求的群众买药、送菜。他们还时刻关注社区警民联系微信群中居民的发言,确保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卡口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白天忙一天,晚上就住在卡口的活动板房里,为了御寒,他们就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大家都很拼,没人喊苦喊累,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武留洋坚定地说。
攻坚行动期间,为了城市洁净,垃圾清运车不停歇。早上7时许,金水区城管局生活垃圾清运车队的张建师傅已经发动清运车,驶出位于三全路与渠东路的停车场,赶往垃圾清运点。
“我负责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经三路上。”张师傅说,攻坚行动期间,城市保洁工作正常进行,居民生活垃圾总量没有明显变化,所以清运工作必须按时按点保障到位。
8时50分左右,载重量7吨的清运车已是满满当当,张师傅启程赶赴位于中牟的垃圾发电厂,“每个白班至少要往返清运点和发电厂两个来回。”
为保障城市生活垃圾的正常清运,让城市始终保持整洁,攻坚行动期间,张师傅和他的同事们吃住都在清运车上,一床棉被、两箱方便面和一瓶榨菜,成了他们这几天食宿的“标配”。
据了解,攻坚行动期间,郑州市城市保洁保持基本运转,其中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7000吨。
河南省中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急救创伤中心医护人员在病床前忙碌。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暖心故事丨在坚守中迎接新生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可欣
11月25日12时刚过,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郑州颐和医院产科休息室的宁静。
“急诊那边送来一名产妇,这会儿人手不够,快来!”
挂了电话,刚下夜班的助产士王改霞一路小跑来到产房。和急诊科的同事交接后,她熟练地穿好防护服,走进隔离产房。
“恭喜!7斤2两,母子平安!”下午3时20分,一番紧张忙碌后,王改霞脱去防护服推着产妇和新生儿走出产房,交给了在门外等候的家属。
“产妇送来时胎心不好,马上要生,但是没有核酸检测结果。按照应急预案,我们在隔离产房帮她进行分娩。孩子出生后,一直陪她等到核酸结果出来后,才做了分诊处理。”王改霞用沙哑的嗓音告诉记者。
“你的嗓子怎么哑了?”
“刚刚产妇分娩时因为疼痛一直在喊叫,我怕她听不见我说话,也不由自主地喊了起来。”王改霞笑着说。
因疫情防控需要,王改霞和同事们从上个月一直坚守岗位到现在。
王改霞说,在坚守的40多天里,产科实行弹性排班,每天保证3名助产士正常上班,其他助产士随叫随到,大家都是见缝插针地吃点饭、喘口气。
“这些天你接生了多少个孩子?”
“200多个吧,我还真没细算。每当我把顺利出生的宝宝送到母亲怀里时,那种亲手把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感动和成就,让我觉得一切坚守都是值得的。”她说。
郑州疫情防控取得初步进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何可
11月26日晚,记者从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三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11月25日实施流动性管理城市静下来后,经专家分析研判,郑州疫情防控初见成效。
为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郑州市先后对中牟县等5个县(市)和金水区等8个主城区开展核酸集中筛查。共投入采样人员2.2万人,科学布局了10155个采样点位。截至11月26日19:30,新发现阳性患者871例,初筛阳性1038例。
除新郑市11月23日至25日新增病例较多,决定顺延各项临时管控措施至11月29日24时之外,中牟县、登封市、新密市、荥阳市将根据近日新增病例,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除高风险区外的其他区域停止集中核酸筛查,恢复低风险区管理。高风险区封控管理,“足不出户、服务上门”;低风险区做好防范,“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防控部执行副部长李洪涛强调,市民原则上居家,并非某些社区宣传的“不进不出”,就医、紧急避险、救援等情形可以外出。就医、出院病人及其陪护家属,隔离期满的涉疫人员,街面滞留人员,外地返郑人员,社区不得以防疫为由拒绝其返回居住地。严禁对安全通道封门上锁,严禁简单化一刀切地执行封闭政策。
郑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将根据这几天的核酸筛查情况进行研判,在总体可控的情况下,11月28日、29日,确有需求的市民,每户每天1人凭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外出1小时购买生活物资。
在人员流动管理方面,郑州启用爱心驿站,开放部分便民核酸采样屋,为保障疫情防控、医疗卫生、应急抢险、物资保供、外卖快递、水电气暖等城市基本运转人员、流动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保障。确需离郑人员由居住地所属社区开具证明,持健康码绿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行。此外,高校开具的返乡证明、医院开具的出院证明,也均可作为离郑的证明。
为保障全市6.28万名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郑州紧急下拨社会救助资金2300万元,发放冬季取暖补贴1256万元。向6.67万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发放140万元的价格临时补贴。向城区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户发放电价补贴34万元。
市场供应充足。11月25日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库存总量达41.6万吨。市区各大商超的库存也很充足,店内生鲜类商品的备货量达到了平日的2倍以上,其他商品可供2个月销售所需,进入市区的配送车辆畅通无阻。
“相信经过我们勠力同心克难攻坚,将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11月30日转入常态化动态清零,城市的生产生活秩序将陆续恢复。”李洪涛说。
插图/王伟宾
落实优化防控措施二十条·探访丨分级分类 确保救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几天前,郑州的陈先生和母亲先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者,陈先生被送到方舱医院,而他80多岁的母亲则被送到定点医院。同是确诊者,为何有的进方舱医院,有的会被送到定点医院?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感染者如何被救治是百姓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11月26日,记者深入采访,为大家展示这场没有硝烟战“疫”的最前线。
“对于感染者,我省实行的是分级分类救治。”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救治方案,定点医院主要收治普通型以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透析患者等;方舱医院主要收治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
在救治中,我省强调要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对于基础疾病较重、病情复杂的老年人和儿童全部收治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内如有高危高血压等基础病患者也全部转至定点医院。
体温监测、血压监测、血氧监测、发放中药……在郑州一家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在各个病区内忙碌着。
“除了孕妇、14岁以下孩子等不适宜喝中药的人群外,大多患者每天早晚一次中药。”在这家方舱医院内支援的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茜茜介绍。
“患者胸痛!心电图异常!”一名患者突然发病,管床医生立即前往患者床旁进行查体,并请消化科、心内科会诊。很快,患者被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缺血,经及时救治生命体征平稳。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病情复杂,随后,患者顺利转至定点医院继续治疗。
如果说方舱医院是“生命之舟”,那么,定点医院就是战“疫”堡垒。因为这里收治的病人年龄跨度大,且多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病。
如何应对挑战?
我省要求每个省辖市都要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感染防控基础好的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其中重症床位数不低于总数的10%。针对可能出现的孕产妇、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期、透析患者等特殊感染者做足准备工作,在定点医院内部设置手术室、产房、特殊病房等房间并配备相应设施,确保特殊患者得到治疗。
在郑州定点医院内,省卫生健康委抽调多家省、市综合能力强的医院支援,组建呼吸、感染、儿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集中优势力量救治,最大程度减少轻症向重症、重症向危重症的转化。
经过多轮疫情考验,定点医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救治方案,“一人一策一方案”,全力护佑患者健康。
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25日当天,郑州78例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70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
11月26日,郑州市二七区淮河路街道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核酸采样工作。连日来,该街道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做好便民服务工作。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摄
豫论场丨不妨多些这样的“台账”——同心战“疫”,我们在一起③
□丁新科
疫情期间,困难和特殊群体最让人牵挂。寒潮来袭,气温骤降,特困人员过冬物资备齐了吗?社区孤寡老人、失能老人家里都还好吗?困难和特殊群体抵御风险能力弱,优先保障他们的生活,满足就医需求等基本服务,兜牢民生底线,就能增添战“疫”的信心和力量。
全民抗疫,没有一个人能够置身事外,更没有一个人可以弃之不顾。我省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民政部门畅通省、市、县三级救助服务热线;郑州市总工会追加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用于慰问困难职工家庭……雪中送炭的救助,让各类救助补贴保障直接惠及困难群众。多一点帮扶,他们就少一些难处;关照越及时越细致,他们就越能渡过难关。
在惠济区新城街道金河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摸底排查建立两本台账,“特殊患者摸底登记台账”和“特殊人员登记表”。患者年龄、是否需要化疗及血液透析等信息都在备注栏里标明,失能老人、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人员也一一登记在册。生孩子等不起,重病发作救治慢不得,特殊群体一旦有事,都是急事大事。因此,应急预案和保障服务同样不可或缺,这样的“台账”,不妨再多一些、再细致一些。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疫情期间困难和特殊群体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出台八项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眼明心细”,让特别的关爱带来特别的温暖,呵护好每一位困难群众,是一道战“疫”基础题,也是一道必答题。
编辑:王晓颖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记者见闻丨坚定“逆行”守护“绿城”
“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斌 曹萍 李林
11月26日,郑州市疫情防控攻坚行动第二天,主城区的大街小巷,行人、车辆稀少。一大早,迎着冬日的阳光,却有一群人在坚定“逆行”,在疫情防控卡口、在核酸检测点、在医院、在垃圾清运点……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
在这个特殊时期,孕产妇群体需要更多关爱与呵护。王保云是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病房护理负责人,自10月下旬以来就一直坚守在产科隔离病区,和同事们无微不至地照顾这里的孕产妇和新生儿。
因为准妈妈和新妈妈都行动不便,王保云就帮她们梳头、穿衣、照顾小宝宝。“有护士们在,感觉很踏实。”一位产妇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然而,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王保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孩子了。王保云说:“新生命就是新的希望,这份喜悦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在惠济区长兴路街道省体社区,武国锋和志愿者们一起为居民们的生活忙碌奔波。武国锋住在裕华美欣小区,每天吃完早饭他就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开始一天的工作。在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协调联系、给居家隔离的邻居运送物资、巡查小区楼道里的消防隐患……从早忙到晚,武国锋经常晚上10时才回家。“社区的事儿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儿,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尽快战胜疫情。”武国锋说。
“大家注意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防止人员扎堆聚集,同时做好个人防护……”早上7时许,在经开区京航街道石王村的疫情防控卡口,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公安民警等参与的早间“例会”正在进行。
石王村目前属于疫情防控高风险区,这个卡口主要负责该村近万名居民的疫情防控管理工作。9时许,值守在卡口的京航派出所民警武留洋准时登上警车,和办事处工作人员、村委会干部一起组成巡逻组,在村里开展例行车巡。
巡逻组的任务是维持社会治安秩序,同时为群众解决各种问题。这两天,武留洋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变身采购员、配送员,为有需求的群众买药、送菜。他们还时刻关注社区警民联系微信群中居民的发言,确保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卡口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白天忙一天,晚上就住在卡口的活动板房里,为了御寒,他们就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大家都很拼,没人喊苦喊累,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武留洋坚定地说。
攻坚行动期间,为了城市洁净,垃圾清运车不停歇。早上7时许,金水区城管局生活垃圾清运车队的张建师傅已经发动清运车,驶出位于三全路与渠东路的停车场,赶往垃圾清运点。
“我负责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经三路上。”张师傅说,攻坚行动期间,城市保洁工作正常进行,居民生活垃圾总量没有明显变化,所以清运工作必须按时按点保障到位。
8时50分左右,载重量7吨的清运车已是满满当当,张师傅启程赶赴位于中牟的垃圾发电厂,“每个白班至少要往返清运点和发电厂两个来回。”
为保障城市生活垃圾的正常清运,让城市始终保持整洁,攻坚行动期间,张师傅和他的同事们吃住都在清运车上,一床棉被、两箱方便面和一瓶榨菜,成了他们这几天食宿的“标配”。
据了解,攻坚行动期间,郑州市城市保洁保持基本运转,其中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7000吨。
河南省中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急救创伤中心医护人员在病床前忙碌。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暖心故事丨在坚守中迎接新生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可欣
11月25日12时刚过,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郑州颐和医院产科休息室的宁静。
“急诊那边送来一名产妇,这会儿人手不够,快来!”
挂了电话,刚下夜班的助产士王改霞一路小跑来到产房。和急诊科的同事交接后,她熟练地穿好防护服,走进隔离产房。
“恭喜!7斤2两,母子平安!”下午3时20分,一番紧张忙碌后,王改霞脱去防护服推着产妇和新生儿走出产房,交给了在门外等候的家属。
“产妇送来时胎心不好,马上要生,但是没有核酸检测结果。按照应急预案,我们在隔离产房帮她进行分娩。孩子出生后,一直陪她等到核酸结果出来后,才做了分诊处理。”王改霞用沙哑的嗓音告诉记者。
“你的嗓子怎么哑了?”
“刚刚产妇分娩时因为疼痛一直在喊叫,我怕她听不见我说话,也不由自主地喊了起来。”王改霞笑着说。
因疫情防控需要,王改霞和同事们从上个月一直坚守岗位到现在。
王改霞说,在坚守的40多天里,产科实行弹性排班,每天保证3名助产士正常上班,其他助产士随叫随到,大家都是见缝插针地吃点饭、喘口气。
“这些天你接生了多少个孩子?”
“200多个吧,我还真没细算。每当我把顺利出生的宝宝送到母亲怀里时,那种亲手把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感动和成就,让我觉得一切坚守都是值得的。”她说。
郑州疫情防控取得初步进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何可
11月26日晚,记者从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三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11月25日实施流动性管理城市静下来后,经专家分析研判,郑州疫情防控初见成效。
为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郑州市先后对中牟县等5个县(市)和金水区等8个主城区开展核酸集中筛查。共投入采样人员2.2万人,科学布局了10155个采样点位。截至11月26日19:30,新发现阳性患者871例,初筛阳性1038例。
除新郑市11月23日至25日新增病例较多,决定顺延各项临时管控措施至11月29日24时之外,中牟县、登封市、新密市、荥阳市将根据近日新增病例,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除高风险区外的其他区域停止集中核酸筛查,恢复低风险区管理。高风险区封控管理,“足不出户、服务上门”;低风险区做好防范,“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防控部执行副部长李洪涛强调,市民原则上居家,并非某些社区宣传的“不进不出”,就医、紧急避险、救援等情形可以外出。就医、出院病人及其陪护家属,隔离期满的涉疫人员,街面滞留人员,外地返郑人员,社区不得以防疫为由拒绝其返回居住地。严禁对安全通道封门上锁,严禁简单化一刀切地执行封闭政策。
郑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将根据这几天的核酸筛查情况进行研判,在总体可控的情况下,11月28日、29日,确有需求的市民,每户每天1人凭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外出1小时购买生活物资。
在人员流动管理方面,郑州启用爱心驿站,开放部分便民核酸采样屋,为保障疫情防控、医疗卫生、应急抢险、物资保供、外卖快递、水电气暖等城市基本运转人员、流动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保障。确需离郑人员由居住地所属社区开具证明,持健康码绿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行。此外,高校开具的返乡证明、医院开具的出院证明,也均可作为离郑的证明。
为保障全市6.28万名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郑州紧急下拨社会救助资金2300万元,发放冬季取暖补贴1256万元。向6.67万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发放140万元的价格临时补贴。向城区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户发放电价补贴34万元。
市场供应充足。11月25日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库存总量达41.6万吨。市区各大商超的库存也很充足,店内生鲜类商品的备货量达到了平日的2倍以上,其他商品可供2个月销售所需,进入市区的配送车辆畅通无阻。
“相信经过我们勠力同心克难攻坚,将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11月30日转入常态化动态清零,城市的生产生活秩序将陆续恢复。”李洪涛说。
插图/王伟宾
落实优化防控措施二十条·探访丨分级分类 确保救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几天前,郑州的陈先生和母亲先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者,陈先生被送到方舱医院,而他80多岁的母亲则被送到定点医院。同是确诊者,为何有的进方舱医院,有的会被送到定点医院?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感染者如何被救治是百姓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11月26日,记者深入采访,为大家展示这场没有硝烟战“疫”的最前线。
“对于感染者,我省实行的是分级分类救治。”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救治方案,定点医院主要收治普通型以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透析患者等;方舱医院主要收治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
在救治中,我省强调要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对于基础疾病较重、病情复杂的老年人和儿童全部收治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内如有高危高血压等基础病患者也全部转至定点医院。
体温监测、血压监测、血氧监测、发放中药……在郑州一家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在各个病区内忙碌着。
“除了孕妇、14岁以下孩子等不适宜喝中药的人群外,大多患者每天早晚一次中药。”在这家方舱医院内支援的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茜茜介绍。
“患者胸痛!心电图异常!”一名患者突然发病,管床医生立即前往患者床旁进行查体,并请消化科、心内科会诊。很快,患者被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缺血,经及时救治生命体征平稳。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病情复杂,随后,患者顺利转至定点医院继续治疗。
如果说方舱医院是“生命之舟”,那么,定点医院就是战“疫”堡垒。因为这里收治的病人年龄跨度大,且多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病。
如何应对挑战?
我省要求每个省辖市都要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感染防控基础好的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其中重症床位数不低于总数的10%。针对可能出现的孕产妇、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期、透析患者等特殊感染者做足准备工作,在定点医院内部设置手术室、产房、特殊病房等房间并配备相应设施,确保特殊患者得到治疗。
在郑州定点医院内,省卫生健康委抽调多家省、市综合能力强的医院支援,组建呼吸、感染、儿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集中优势力量救治,最大程度减少轻症向重症、重症向危重症的转化。
经过多轮疫情考验,定点医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救治方案,“一人一策一方案”,全力护佑患者健康。
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25日当天,郑州78例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70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
11月26日,郑州市二七区淮河路街道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核酸采样工作。连日来,该街道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做好便民服务工作。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摄
豫论场丨不妨多些这样的“台账”——同心战“疫”,我们在一起③
□丁新科
疫情期间,困难和特殊群体最让人牵挂。寒潮来袭,气温骤降,特困人员过冬物资备齐了吗?社区孤寡老人、失能老人家里都还好吗?困难和特殊群体抵御风险能力弱,优先保障他们的生活,满足就医需求等基本服务,兜牢民生底线,就能增添战“疫”的信心和力量。
全民抗疫,没有一个人能够置身事外,更没有一个人可以弃之不顾。我省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民政部门畅通省、市、县三级救助服务热线;郑州市总工会追加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用于慰问困难职工家庭……雪中送炭的救助,让各类救助补贴保障直接惠及困难群众。多一点帮扶,他们就少一些难处;关照越及时越细致,他们就越能渡过难关。
在惠济区新城街道金河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摸底排查建立两本台账,“特殊患者摸底登记台账”和“特殊人员登记表”。患者年龄、是否需要化疗及血液透析等信息都在备注栏里标明,失能老人、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人员也一一登记在册。生孩子等不起,重病发作救治慢不得,特殊群体一旦有事,都是急事大事。因此,应急预案和保障服务同样不可或缺,这样的“台账”,不妨再多一些、再细致一些。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疫情期间困难和特殊群体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出台八项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眼明心细”,让特别的关爱带来特别的温暖,呵护好每一位困难群众,是一道战“疫”基础题,也是一道必答题。
编辑:王晓颖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