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两个整版聚焦: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郑州举办 奏响大河文明的时代强音
更新时间:2023-9-20 9:24:12    来源:人民日报

大河奔腾天地间,文明绵延古今传。金秋九月,地处黄河之滨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迎来了一场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会。

  9月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主题深入交流,并发布了《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郑州宣言》(以下简称《郑州宣言》)。

截屏2023-09-20 上午8.35.32.png

 《郑州宣言》发布媒体见面会现场。图片为马健摄

  因河而来溯源人类文明

  大河奔流,文明潮涌!

  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分别孕育了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每一种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都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丰富了人类文明百花园。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

  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郑州举办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力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成果。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致辞时说,河南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强同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郑州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区域之一,是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主要实证地之一。在郑州举办首届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意义重大。

  “历史上,大江大河是人们迁徙、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当今时代,人类文明进入了河、海交融交汇的发展关键期。中国搭建的一系列文明对话平台,已经为文明交流互鉴走深走实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说,“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必将成为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开放、平等交流和对话的重要平台,不断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重点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近年来文物部门大力开展文化遗产交流合作,与数十个国家签署了文化遗产合作协议,开展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联合考古合作,推进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进一步丰富了底蕴内涵,擦亮了时代价值,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传承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希望通过持续举办,把论坛做成中国考古学成就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展示平台,增强各国学者交流的国际化学术平台,以及以考古学为代表的各个领域开展创新性探索的重要合作平台,助力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传播,提升国际影响力。

  9月16日至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的4个分论坛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围绕“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探讨交流,成果丰硕。

  “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分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承办。论坛上,来自国外的20多位考古学家与国内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国内专家介绍了甘肃庆阳南佐遗址考古新发现、牛河梁遗址的新发现与新认识,对中外考古学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分论坛上,各地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共同探讨黄河文化的韧性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辐射影响,以及如何挖掘利用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等。与会专家认为,“和而不同”为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创造提供了无限可能性。

  9月16日至17日,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赴“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分论坛(嵩山论坛2023年年会),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展望天下文明”为主题开展国际学术研讨活动。“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地区开展世界文明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向世界阐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明特征,了解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不断的内在动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与会专家表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吸引了近150名来自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和国内高校院所等相关领域学者参加。论坛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发布,主要介绍了2022年到2023年上半年沿黄地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以及今后推进黄河国家战略面临的形势、未来的展望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是反映黄河流域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年度报告。

截屏2023-09-20 上午8.35.44.png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现场。图片为马健摄

  寻找共同关切碰撞智慧

  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加强全球文明对话显得格外重要。国际哲学院院士、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教授赫尔塔·纳格尔—多斯卡尔表示,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提供了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东西方文化都基于各自的传统而产生,但通过对话便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共同之处。”

  世界大河流域的环境各不相同、文明的面貌各具特色,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文明百花园。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院高级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克里斯多夫—埃凡斯教授表示,河流是世界文明的摇篮,大河文明之间存在许多共性,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为人类文明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

  “文明的包容性是文明海纳百川的体现。”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教授认为,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动力。人类文明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其实都是通过创新建立起来的。而包容可以说也是创新的一种方式,包容才可以开放,才可以不断地创新。

  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何让人类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主要从事印度北部文明研究的印度德干学院原副校长、教授瓦桑特·辛德表示,“考古要注重历史与现代的互动。”

  “良好的国际关系离不开各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对各自文明特点、贡献等的阐发是相互理解的基础。全球化时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大势所趋,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圳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学院院长景海峰表示,文明对话是相互理解、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

1695157043191_1.jpg

  黄河一景。李新华摄

  携手合作向世界发声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的会标底纹是蓝色指纹,蕴藏着人类基因的密码;中间的“河”字是甲骨文——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两者有机融合,体现了河流与文明的关系,也传递着“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的美好寓意。

  追溯各个国家的文明起源,绕不开“河”;促进各个文明的交流互鉴,离不开“和”;推动互利合作、融合发展,撇不开“合”。《郑州宣言》就是以“河”为纽带,注重和而不同、和谐共处,促进和合共生、合力发展。

  在考古学研究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如何看待大河文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好大河文明?

  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认为,在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郑州宣言》有助于提升人们对文明的认知、思考文明与现代的关系,从古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贡献。”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副主任侯卫东说。

  黄河潮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文明互鉴之光必将照亮未来之路。

  《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郑州宣言》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于9月17日至18日,在中国黄河中游的国家中心城市、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大河孕育了世界主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具象化。大河奔流不息,象征着文明绵延不绝;大河一往无前,代表了人类创新前行;大河汇聚众川,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开放包容;大河连接不同区域,为不同肤色、语言的人群搭建起友谊的桥梁,是激发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大河,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携手合作的纽带。

  二、大河流域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基因。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分别孕育了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这些文明各有所长,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文明的足迹沿着大河的脉络走来,一部分成为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永恒遗产,一部分在交流互鉴中变得更为璀璨。

  三、倡议尊重各大河流域的文明特性,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世界大河流域的环境各不相同、文明的面貌各具特色,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文明百花园。各个文明尽管起源时间有早晚、延续时间有长短之分,但并无高下优劣之别。应当尊重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创造的文明,保护文明的多样性。

  四、倡议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好大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大河流域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很多文化遗产受到威胁,甚至消失,亟待全人类携手应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

  五、倡议加强对包括大河文明在内的世界文明的研究。搭建文明探源、文明交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球性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深化对人类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研究。

  六、倡议加强对文明的传承和弘扬。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人类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七、倡议保护大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实现文明和生态和谐共生。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优良、环境宜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众多文明古国。传承文明,既要尊重历史,也要敬畏自然。我们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大河流域的发展。

  八、倡议发挥古代文明的时代价值,促进人类社会现代文明发展。古代文明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承载,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贡献和时代意义不容忽视。四个大河流域古文明虽然有些未曾延续至今,但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源头。今天,我们更应重视发挥古代文明的时代价值,为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九、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在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我们应搭建与各国人文交流合作的桥梁,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在互鉴中绽放光彩,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

2023年9月17日

截屏2023-09-20 上午8.31.15.png

  文明交流互鉴 发展共创未来

  “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分论坛——

  推动世界各大河流域文明比较研究

  在“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分论坛上,国内外学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古代文明研究”的主题开展了深入交流。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证实,距今5300年前后,包括长江、黄河和西辽河流域在内的广大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各地区密切互动,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国交互作用圈”,奠定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介绍了黄河上游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南佐遗址是距今5000年左右仰韶文化晚期面积最大、工程量最大的聚落遗址之一。南佐遗址宏大的规模和展现出的强大组织调动能力,是区域政权出现的最有力的证明。韩建业认为:“当时黄土高原地区已经明确进入文明社会,出现了一个早期国家。”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先驱和代表之一。牛河梁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笑冰介绍,辽河流域牛河梁遗址的一系列发现,揭示了红山文化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延续了北方地区长久以来的传统,同时接纳与整合其他地域传统,形成重礼仪轻世俗的开放、包容的社会体系,奠定了北方“原生型”文明的基础。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且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群。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孟华平教授表示:“在屈家岭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成为中华早期文明多元格局中的重要代表,而石家河遗址是其中最突出的载体,可视为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的中心,具有文化引领与文化辐射的重要地位。”

  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唐际根认为,商王朝作为黄河文明的代表之一,在文字、建筑、青铜器铸造、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体现出突出的创新性。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多学科研究成果,他表示:“三星堆遗址展现了3000多年前的古蜀文明与中原夏商王朝的密切交流,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介绍了周代诸侯国曾国系列墓葬的发掘与研究情况,曾国系列考古发现揭开了不存于文献的周代诸侯国曾国的神秘面纱,构建了曾国长达700余年的历史,同时也为周代诸侯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年代标尺。

  中外联合考古成果丰富。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合作,开始了对玛雅文明重要城邦科潘遗址的发掘。这是中国考古学家主持的在中美洲地区的第一个考古项目。2018年,首支中埃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卡尔纳克北部孟图神庙区域开展考古。目前,考古发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杨建华对黄河流域和两河文明起源进行了比较研究。

1574682121029543.jpg

  登封嵩山望都峰,云雾缭绕,小雪曼舞,风景如油画般美丽。河南日报资料图

  “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分论坛——

  开展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

  作为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分论坛之一的“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分论坛(嵩山论坛2023年年会)9月16日在河南登封市开幕。本届年会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展望天下文明”为主题,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等单位承办,海内外30余位学者就主题开展交流与对话。

  嵩山论坛组委会主任张广智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华夏先民留给我们的思想智慧精华。”

  国际哲学学院院士、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教授赫尔塔·纳格尔—多斯卡尔、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深圳大学国学院教授景海峰、清华大学政治学系长聘教授任剑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霞、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成、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等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专家们认为,精神性的议题对当代哲学至关重要;当下文明的飞跃式进步,为中国传统文化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当今时代,人类世界必须拥有一个多元、韧性和整合性的和平愿景;地球的未来命运需要更加温和而有效的全球治理;世界迫切需要形成平等的国际秩序,解决经济、生态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6日下午,论坛的重磅环节——“大变局与世界哲学的精神转向”主题对话在嵩阳书院“将军柏”下举行。耶鲁大学环境学院讲师玛丽·伊芙琳·塔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姚新中、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秉元、维也纳大学终身教授路德维希·纳格尔、美中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治河等参加了对话。对话学者认为,随着历史发展,我们如何通过文明对话找到一条通往和平与文化理解的路径?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值得关注。

  论坛第二日在郑州市举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朝晖、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立胜、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约翰·格里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胡治洪、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再林、外交学院教授苏浩、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郑淑红、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茂泽、哈佛大学政府系研究学者李汉松、图宾根大学研究学者柯乐山等20余位专家学者就“多元现代性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坤厚载物:精神人文主义视域下的坤道关怀”两个议题进行研讨。在闭幕式环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乔清举作了题为《“天下观”的文明意义》的主旨演讲。

截屏2023-09-20 上午8.46.01.png

  黄河郑州段生态保护核心区景色宜人。河南日报资料图

  “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分论坛——

  黄河文化的韧性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分论坛9月1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主题为“黄河文化的韧性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分论坛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近20家单位40多位学者参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作了题为《多彩一体和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包容性》的主旨报告。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中国历史研究院—河南大学黄河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魏继印先后主持主题报告。

  西北大学教授陈洪海认为,黄河上游地区的农业经济是东部相邻地区仰韶文化农业人群向西拓展的结果,此后手工业与商品贸易逐步成长、冶金技术也传入并发展。文化交流推动了文明进程,齐家文化时期的社会复杂化表现表明其已进入早期文明阶段。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黄富成表示,郑州商城内城东南角书院街墓地主墓M2出土铜器、金器、玉器等随葬品216件,是郑州商城目前出土随葬品最多、种类最丰富、等级最高的贵族墓葬。书院街墓地阐释了郑州商代王都关键的文化内涵,在夏商文明演进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对探讨早期国家礼乐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侯甬坚提出,黄河流域的农耕社会培育出民众爱好和平的思想,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防灾意识,以“自我克制”为特征的道德文化,吃苦耐劳、性格坚韧、自强不息、勇于抗争的精神气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表示,黄河及与其相连互通的运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影响越来越彰显。最迟在战国时期,人工沟通黄河、淮河的鸿沟水系形成,加强了中原与周边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以后秦汉大一统创造了条件。自隋代开通以后,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提出,黄河流域文化旅游带应形成三区协同、五带串联、多点辐射的空间结构。要优化文化旅游资源的配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局部与整体、当下与长远的关系,建立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协同机制,推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带协同发展。

截屏2023-09-20 上午8.57.39.png

  黄河马渡作为郑州市沿黄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9月15日摄)。河南日报资料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分论坛——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幸福河

  9月17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郑州举行。这是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分论坛之一,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承办。

  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形成了一系列建设性观点。

  依法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与会专家表示,黄河保护法颁布施行,为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要将黄河保护法列入普法宣传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黄河保护法的立法意图、实践要求、适用范围等,推动全社会形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系统推动流域大保护大治理。与会专家认为,要坚持系统观念,立足全流域和生态系统整体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筑牢生态保护基准线;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的保护治理;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上游水源涵养、中游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扎实促进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与会专家围绕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出建议:加快产业生态化,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方向引导等。

  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与会专家建议,要整合资源、创新方法、完善机制,促进黄河沿线重要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世代传承等。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与会专家认为,要系统整合黄河文化资源,在保护传承黄河文化中挖掘新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全面提升黄河文化的历史、社会、经济等价值,形成有新时代特色的黄河文化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纵深拓展文旅融合发展空间。与会专家提议,打造一批具有地方文化元素的黄河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建设一批黄河博物馆、黄河文化体验馆等场馆,精选一批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

  积极开展区域探索。与会专家对沿黄各省份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青海、四川等地加强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地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宁夏、山西、山东等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不断强化流域合作。与会专家认为,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省际区域合作机会日益增多,统筹协调机制要尽早完善,加快实现政策规划协调、防灾减灾联动、执法监管协作、信息协同共享。

  持续深化河南实践。与会专家谈到,河南要注重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特别是作为农业大省,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把生态保护好、把产业发展好、把文明传承好,奋力推进沿黄乡村全面振兴;要加快改革开放创新步伐,持续激发内在活力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截屏2023-09-20 上午9.01.16.png

文章编辑:刘鸣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人民日报》两个整版聚焦: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郑州举办 奏响大河文明的时代强音
2023-9-20 9:24:12    来源:人民日报

大河奔腾天地间,文明绵延古今传。金秋九月,地处黄河之滨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迎来了一场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会。

  9月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主题深入交流,并发布了《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郑州宣言》(以下简称《郑州宣言》)。

截屏2023-09-20 上午8.35.32.png

 《郑州宣言》发布媒体见面会现场。图片为马健摄

  因河而来溯源人类文明

  大河奔流,文明潮涌!

  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分别孕育了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每一种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都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丰富了人类文明百花园。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

  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郑州举办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力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成果。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致辞时说,河南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强同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郑州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区域之一,是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主要实证地之一。在郑州举办首届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意义重大。

  “历史上,大江大河是人们迁徙、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当今时代,人类文明进入了河、海交融交汇的发展关键期。中国搭建的一系列文明对话平台,已经为文明交流互鉴走深走实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说,“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必将成为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开放、平等交流和对话的重要平台,不断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重点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近年来文物部门大力开展文化遗产交流合作,与数十个国家签署了文化遗产合作协议,开展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联合考古合作,推进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进一步丰富了底蕴内涵,擦亮了时代价值,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传承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希望通过持续举办,把论坛做成中国考古学成就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展示平台,增强各国学者交流的国际化学术平台,以及以考古学为代表的各个领域开展创新性探索的重要合作平台,助力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传播,提升国际影响力。

  9月16日至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的4个分论坛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围绕“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探讨交流,成果丰硕。

  “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分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承办。论坛上,来自国外的20多位考古学家与国内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国内专家介绍了甘肃庆阳南佐遗址考古新发现、牛河梁遗址的新发现与新认识,对中外考古学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分论坛上,各地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共同探讨黄河文化的韧性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辐射影响,以及如何挖掘利用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等。与会专家认为,“和而不同”为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创造提供了无限可能性。

  9月16日至17日,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赴“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分论坛(嵩山论坛2023年年会),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展望天下文明”为主题开展国际学术研讨活动。“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地区开展世界文明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向世界阐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明特征,了解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不断的内在动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与会专家表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吸引了近150名来自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和国内高校院所等相关领域学者参加。论坛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发布,主要介绍了2022年到2023年上半年沿黄地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以及今后推进黄河国家战略面临的形势、未来的展望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是反映黄河流域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年度报告。

截屏2023-09-20 上午8.35.44.png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现场。图片为马健摄

  寻找共同关切碰撞智慧

  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加强全球文明对话显得格外重要。国际哲学院院士、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教授赫尔塔·纳格尔—多斯卡尔表示,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提供了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东西方文化都基于各自的传统而产生,但通过对话便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共同之处。”

  世界大河流域的环境各不相同、文明的面貌各具特色,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文明百花园。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院高级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克里斯多夫—埃凡斯教授表示,河流是世界文明的摇篮,大河文明之间存在许多共性,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为人类文明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

  “文明的包容性是文明海纳百川的体现。”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教授认为,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动力。人类文明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其实都是通过创新建立起来的。而包容可以说也是创新的一种方式,包容才可以开放,才可以不断地创新。

  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何让人类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主要从事印度北部文明研究的印度德干学院原副校长、教授瓦桑特·辛德表示,“考古要注重历史与现代的互动。”

  “良好的国际关系离不开各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对各自文明特点、贡献等的阐发是相互理解的基础。全球化时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大势所趋,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圳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学院院长景海峰表示,文明对话是相互理解、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

1695157043191_1.jpg

  黄河一景。李新华摄

  携手合作向世界发声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的会标底纹是蓝色指纹,蕴藏着人类基因的密码;中间的“河”字是甲骨文——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两者有机融合,体现了河流与文明的关系,也传递着“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的美好寓意。

  追溯各个国家的文明起源,绕不开“河”;促进各个文明的交流互鉴,离不开“和”;推动互利合作、融合发展,撇不开“合”。《郑州宣言》就是以“河”为纽带,注重和而不同、和谐共处,促进和合共生、合力发展。

  在考古学研究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如何看待大河文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好大河文明?

  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认为,在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郑州宣言》有助于提升人们对文明的认知、思考文明与现代的关系,从古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贡献。”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副主任侯卫东说。

  黄河潮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文明互鉴之光必将照亮未来之路。

  《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郑州宣言》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于9月17日至18日,在中国黄河中游的国家中心城市、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大河孕育了世界主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具象化。大河奔流不息,象征着文明绵延不绝;大河一往无前,代表了人类创新前行;大河汇聚众川,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开放包容;大河连接不同区域,为不同肤色、语言的人群搭建起友谊的桥梁,是激发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大河,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携手合作的纽带。

  二、大河流域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基因。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分别孕育了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这些文明各有所长,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文明的足迹沿着大河的脉络走来,一部分成为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永恒遗产,一部分在交流互鉴中变得更为璀璨。

  三、倡议尊重各大河流域的文明特性,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世界大河流域的环境各不相同、文明的面貌各具特色,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文明百花园。各个文明尽管起源时间有早晚、延续时间有长短之分,但并无高下优劣之别。应当尊重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创造的文明,保护文明的多样性。

  四、倡议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好大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大河流域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很多文化遗产受到威胁,甚至消失,亟待全人类携手应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

  五、倡议加强对包括大河文明在内的世界文明的研究。搭建文明探源、文明交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球性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深化对人类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研究。

  六、倡议加强对文明的传承和弘扬。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人类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七、倡议保护大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实现文明和生态和谐共生。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优良、环境宜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众多文明古国。传承文明,既要尊重历史,也要敬畏自然。我们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大河流域的发展。

  八、倡议发挥古代文明的时代价值,促进人类社会现代文明发展。古代文明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承载,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贡献和时代意义不容忽视。四个大河流域古文明虽然有些未曾延续至今,但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源头。今天,我们更应重视发挥古代文明的时代价值,为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九、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在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我们应搭建与各国人文交流合作的桥梁,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在互鉴中绽放光彩,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

2023年9月17日

截屏2023-09-20 上午8.31.15.png

  文明交流互鉴 发展共创未来

  “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分论坛——

  推动世界各大河流域文明比较研究

  在“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分论坛上,国内外学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古代文明研究”的主题开展了深入交流。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证实,距今5300年前后,包括长江、黄河和西辽河流域在内的广大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各地区密切互动,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国交互作用圈”,奠定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介绍了黄河上游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南佐遗址是距今5000年左右仰韶文化晚期面积最大、工程量最大的聚落遗址之一。南佐遗址宏大的规模和展现出的强大组织调动能力,是区域政权出现的最有力的证明。韩建业认为:“当时黄土高原地区已经明确进入文明社会,出现了一个早期国家。”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先驱和代表之一。牛河梁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笑冰介绍,辽河流域牛河梁遗址的一系列发现,揭示了红山文化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延续了北方地区长久以来的传统,同时接纳与整合其他地域传统,形成重礼仪轻世俗的开放、包容的社会体系,奠定了北方“原生型”文明的基础。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且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群。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孟华平教授表示:“在屈家岭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成为中华早期文明多元格局中的重要代表,而石家河遗址是其中最突出的载体,可视为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的中心,具有文化引领与文化辐射的重要地位。”

  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唐际根认为,商王朝作为黄河文明的代表之一,在文字、建筑、青铜器铸造、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体现出突出的创新性。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多学科研究成果,他表示:“三星堆遗址展现了3000多年前的古蜀文明与中原夏商王朝的密切交流,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介绍了周代诸侯国曾国系列墓葬的发掘与研究情况,曾国系列考古发现揭开了不存于文献的周代诸侯国曾国的神秘面纱,构建了曾国长达700余年的历史,同时也为周代诸侯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年代标尺。

  中外联合考古成果丰富。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合作,开始了对玛雅文明重要城邦科潘遗址的发掘。这是中国考古学家主持的在中美洲地区的第一个考古项目。2018年,首支中埃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卡尔纳克北部孟图神庙区域开展考古。目前,考古发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杨建华对黄河流域和两河文明起源进行了比较研究。

1574682121029543.jpg

  登封嵩山望都峰,云雾缭绕,小雪曼舞,风景如油画般美丽。河南日报资料图

  “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分论坛——

  开展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

  作为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分论坛之一的“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分论坛(嵩山论坛2023年年会)9月16日在河南登封市开幕。本届年会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展望天下文明”为主题,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等单位承办,海内外30余位学者就主题开展交流与对话。

  嵩山论坛组委会主任张广智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华夏先民留给我们的思想智慧精华。”

  国际哲学学院院士、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教授赫尔塔·纳格尔—多斯卡尔、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深圳大学国学院教授景海峰、清华大学政治学系长聘教授任剑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霞、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成、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等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专家们认为,精神性的议题对当代哲学至关重要;当下文明的飞跃式进步,为中国传统文化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当今时代,人类世界必须拥有一个多元、韧性和整合性的和平愿景;地球的未来命运需要更加温和而有效的全球治理;世界迫切需要形成平等的国际秩序,解决经济、生态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6日下午,论坛的重磅环节——“大变局与世界哲学的精神转向”主题对话在嵩阳书院“将军柏”下举行。耶鲁大学环境学院讲师玛丽·伊芙琳·塔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姚新中、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秉元、维也纳大学终身教授路德维希·纳格尔、美中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治河等参加了对话。对话学者认为,随着历史发展,我们如何通过文明对话找到一条通往和平与文化理解的路径?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值得关注。

  论坛第二日在郑州市举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朝晖、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立胜、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约翰·格里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胡治洪、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再林、外交学院教授苏浩、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郑淑红、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茂泽、哈佛大学政府系研究学者李汉松、图宾根大学研究学者柯乐山等20余位专家学者就“多元现代性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坤厚载物:精神人文主义视域下的坤道关怀”两个议题进行研讨。在闭幕式环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乔清举作了题为《“天下观”的文明意义》的主旨演讲。

截屏2023-09-20 上午8.46.01.png

  黄河郑州段生态保护核心区景色宜人。河南日报资料图

  “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分论坛——

  黄河文化的韧性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分论坛9月1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主题为“黄河文化的韧性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分论坛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近20家单位40多位学者参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作了题为《多彩一体和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包容性》的主旨报告。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中国历史研究院—河南大学黄河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魏继印先后主持主题报告。

  西北大学教授陈洪海认为,黄河上游地区的农业经济是东部相邻地区仰韶文化农业人群向西拓展的结果,此后手工业与商品贸易逐步成长、冶金技术也传入并发展。文化交流推动了文明进程,齐家文化时期的社会复杂化表现表明其已进入早期文明阶段。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黄富成表示,郑州商城内城东南角书院街墓地主墓M2出土铜器、金器、玉器等随葬品216件,是郑州商城目前出土随葬品最多、种类最丰富、等级最高的贵族墓葬。书院街墓地阐释了郑州商代王都关键的文化内涵,在夏商文明演进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对探讨早期国家礼乐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侯甬坚提出,黄河流域的农耕社会培育出民众爱好和平的思想,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防灾意识,以“自我克制”为特征的道德文化,吃苦耐劳、性格坚韧、自强不息、勇于抗争的精神气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表示,黄河及与其相连互通的运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影响越来越彰显。最迟在战国时期,人工沟通黄河、淮河的鸿沟水系形成,加强了中原与周边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以后秦汉大一统创造了条件。自隋代开通以后,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提出,黄河流域文化旅游带应形成三区协同、五带串联、多点辐射的空间结构。要优化文化旅游资源的配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局部与整体、当下与长远的关系,建立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协同机制,推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带协同发展。

截屏2023-09-20 上午8.57.39.png

  黄河马渡作为郑州市沿黄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9月15日摄)。河南日报资料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分论坛——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幸福河

  9月17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郑州举行。这是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分论坛之一,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承办。

  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形成了一系列建设性观点。

  依法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与会专家表示,黄河保护法颁布施行,为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要将黄河保护法列入普法宣传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黄河保护法的立法意图、实践要求、适用范围等,推动全社会形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系统推动流域大保护大治理。与会专家认为,要坚持系统观念,立足全流域和生态系统整体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筑牢生态保护基准线;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的保护治理;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上游水源涵养、中游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扎实促进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与会专家围绕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出建议:加快产业生态化,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方向引导等。

  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与会专家建议,要整合资源、创新方法、完善机制,促进黄河沿线重要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世代传承等。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与会专家认为,要系统整合黄河文化资源,在保护传承黄河文化中挖掘新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全面提升黄河文化的历史、社会、经济等价值,形成有新时代特色的黄河文化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纵深拓展文旅融合发展空间。与会专家提议,打造一批具有地方文化元素的黄河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建设一批黄河博物馆、黄河文化体验馆等场馆,精选一批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

  积极开展区域探索。与会专家对沿黄各省份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青海、四川等地加强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地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宁夏、山西、山东等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不断强化流域合作。与会专家认为,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省际区域合作机会日益增多,统筹协调机制要尽早完善,加快实现政策规划协调、防灾减灾联动、执法监管协作、信息协同共享。

  持续深化河南实践。与会专家谈到,河南要注重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特别是作为农业大省,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把生态保护好、把产业发展好、把文明传承好,奋力推进沿黄乡村全面振兴;要加快改革开放创新步伐,持续激发内在活力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截屏2023-09-20 上午9.01.16.png

文章编辑:刘鸣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