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央媒观豫 | 河南三门峡:生态廊道见证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3-9-28 16:53:1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9月27日电题:河南三门峡:生态廊道见证高质量发展

      李丽静、王婉媚

      秋日傍晚,登上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东寨村九曲黄河观景台远瞰,滔滔黄河蜿蜒奔流,落日与河水交相辉映,“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诗画景象尽收眼底。

      2019年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全省率先建成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沿途一些原本寂寂无闻的小村庄,以各具特色的风貌,变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东寨村距离黄河入河南境50余公里,是绝佳的看黄河落日的位置之一。村里抓住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的契机,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龙头,统筹管理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黄河观景台、木栈道、旅游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生态采摘观光大棚30个、观景台花园100亩,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2021年,东寨村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

      欢笑声从九曲黄河观景台大风车儿童乐园里传来,彩虹滑道、多人秋千、趣味滚筒等游乐设施上,孩子们正在尽情玩耍。“随着民宿、游客服务中心、主观景台等陆续建成,预计年底村集体收入可增加至80万元。”东寨村党支部书记陈银海说。

      这是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东寨村九曲黄河观景台拍摄的黄河景色。新华社记者朱祥 摄

      生态廊道带来的发展变化实实在在。沿大河向东,就到了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后地村明清古枣园主题公园。两边的古枣林,枝繁叶茂,绿意盎然。“以前村里环境不好,现在来村里参观旅游的人多了,村民自觉把房前屋后收拾干净,村容村貌比以前好多了!”68岁的村民李顺忠说。

      后地村打造“河南摄影第一村”。一进村,大街小巷、农家院落,随处可见摄影作品。2000余幅反映黄河风土人情的摄影作品,使后地村充满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气息。

      吃过晚饭,村里的老人小孩都在小广场上乘凉,老人们唠家常,孩子们打打闹闹,一时间笑声不断。

      生态廊道将沿黄的山水和景区“串珠成链”,也为鸟禽提供了安全适宜的生长环境。顺河向东,市区附近的三门峡库区湿地,每年冬季,会有上万只白天鹅在这里栖息,吸引着八方游客,让冬日的黄河岸边有了迷人的风光。

      白天鹅在河南省灵宝段黄河湿地栖息。新华社记者朱祥 摄

      据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白天鹅从10年前的20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1.6万余只,白天鹅栖息地由4处增加到9处,由“稀客”成为“常客”。

      沿生态廊道一直向东,就来到黄河流经三门峡的最后一站——渑池县。这里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调结构、建基地、强龙头、扶组织、带农户、展特色,特色农业品牌战略硕果累累。

      9月20日,渑池县天池镇张吕村成为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三门峡主会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之间,花椒、丹参、柴胡、小米、朝天椒……由渑池县12个乡镇推选的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标志产品一字排开,土特产和农副加工产品种类丰富,咨询、洽谈的人络绎不绝,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乐呵呵的笑声在这里久久回荡。

      从灵宝到渑池,黄河蜿蜒流经三门峡市206公里,生态廊道与之等长。一路走来,沿黄生态廊道附近,乡村振兴,欢歌笑语,涌动着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章编辑:李润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央媒观豫 | 河南三门峡:生态廊道见证高质量发展
    2023-9-28 16:53:1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9月27日电题:河南三门峡:生态廊道见证高质量发展

      李丽静、王婉媚

      秋日傍晚,登上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东寨村九曲黄河观景台远瞰,滔滔黄河蜿蜒奔流,落日与河水交相辉映,“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诗画景象尽收眼底。

      2019年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全省率先建成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沿途一些原本寂寂无闻的小村庄,以各具特色的风貌,变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东寨村距离黄河入河南境50余公里,是绝佳的看黄河落日的位置之一。村里抓住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的契机,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龙头,统筹管理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黄河观景台、木栈道、旅游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生态采摘观光大棚30个、观景台花园100亩,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2021年,东寨村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

      欢笑声从九曲黄河观景台大风车儿童乐园里传来,彩虹滑道、多人秋千、趣味滚筒等游乐设施上,孩子们正在尽情玩耍。“随着民宿、游客服务中心、主观景台等陆续建成,预计年底村集体收入可增加至80万元。”东寨村党支部书记陈银海说。

      这是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东寨村九曲黄河观景台拍摄的黄河景色。新华社记者朱祥 摄

      生态廊道带来的发展变化实实在在。沿大河向东,就到了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后地村明清古枣园主题公园。两边的古枣林,枝繁叶茂,绿意盎然。“以前村里环境不好,现在来村里参观旅游的人多了,村民自觉把房前屋后收拾干净,村容村貌比以前好多了!”68岁的村民李顺忠说。

      后地村打造“河南摄影第一村”。一进村,大街小巷、农家院落,随处可见摄影作品。2000余幅反映黄河风土人情的摄影作品,使后地村充满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气息。

      吃过晚饭,村里的老人小孩都在小广场上乘凉,老人们唠家常,孩子们打打闹闹,一时间笑声不断。

      生态廊道将沿黄的山水和景区“串珠成链”,也为鸟禽提供了安全适宜的生长环境。顺河向东,市区附近的三门峡库区湿地,每年冬季,会有上万只白天鹅在这里栖息,吸引着八方游客,让冬日的黄河岸边有了迷人的风光。

      白天鹅在河南省灵宝段黄河湿地栖息。新华社记者朱祥 摄

      据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白天鹅从10年前的20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1.6万余只,白天鹅栖息地由4处增加到9处,由“稀客”成为“常客”。

      沿生态廊道一直向东,就来到黄河流经三门峡的最后一站——渑池县。这里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调结构、建基地、强龙头、扶组织、带农户、展特色,特色农业品牌战略硕果累累。

      9月20日,渑池县天池镇张吕村成为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三门峡主会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之间,花椒、丹参、柴胡、小米、朝天椒……由渑池县12个乡镇推选的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标志产品一字排开,土特产和农副加工产品种类丰富,咨询、洽谈的人络绎不绝,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乐呵呵的笑声在这里久久回荡。

      从灵宝到渑池,黄河蜿蜒流经三门峡市206公里,生态廊道与之等长。一路走来,沿黄生态廊道附近,乡村振兴,欢歌笑语,涌动着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