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人文山阳 > 正文

经典山阳

太极身影在“八桂”
——记南宁市乐道太极俱乐部创始人兼总教练董志鸿
更新时间:2016-9-20 14:48:43    来源:焦作日报
    核心提示

    从中原腹地到西南边陲,从黄河岸边到“十万大山”,一位从太极故里走出的拳师,独闯广西,笃志传拳,在几年间把陈式太极拳的种子遍撒“八桂大地”。

    从在公园教拳到成立太极拳馆,从太极俱乐部走向太极文化传播公司,仅仅几年间,他完成了从单纯教拳到“共享太极”的转型,在西南边陲开启了太极文化传播的崭新时代。

    他就是从我市走出的陈式太极拳(大架)第十二代传人、南宁市乐道太极俱乐部创始人兼总教练董志鸿。近日,本报记者走近这位怀川游子,探寻他在传拳、创业路上留下的足迹。

    病秧子成了校园小教头

    董志鸿如今在广西武林界可谓是个名人。由他创办的南宁市乐道太极俱乐部,在梧州、柳州、桂林、玉林、防城港、北海等广西各大城市均设有分馆或辅导机构,学拳者有数千人之多。

    其实,董志鸿踏进广西仅有五六年时间,但他弘扬陈式太极拳的事业却做得风生水起,其发展之快、效果之好,让许多人都始料未及。

    广西地处边陲,有“十万大山”之称,董志鸿的脚步何以走到这里?带着些许好奇,记者探寻董志鸿的人生足迹。

    1966年,董志鸿出生在温县黄庄镇董杨门村的一个农家。“我天生体弱多病,母亲三天两头抱我去看病,甚至好几次因病重为我准备了后事。”董志鸿说,“12岁那年,有人向父亲建议,让我练练太极拳。就这样,我跟太极拳结了缘。”

    “村里有个人曾经跟陈小旺大师学过太极拳,我就跟这个人学习。他还经常带我去见陈小旺,让大师给我指点。练拳半年后,我身体逐渐强壮起来,也从此远离了疾病。”董志鸿说。

    “上初三那年,全县普及太极拳,陈家沟的大师们采取包学校的方式推广教拳,朱天才大师包的是我所在的中学。由于学校的体育老师没有太极拳基础,短时间很难入门。这时候,校长采取了变通办法,把我领到朱大师面前,让大师直接教我。”董志鸿说。

    “朱大师手把手逐个动作帮我捏架子,规范了老架一路74式全套动作。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的太极拳‘明星’和‘小教头’,教全校师生学练太极拳,直到初中毕业。”董志鸿说。

    高中毕业后,董志鸿被安排到县里一家企业办公室工作。这期间,他组织厂里工人练起太极拳。“那时有几十个人跟我学拳,我们还经常参加县里的比赛,拿了不少奖。在《陈家沟》电影拍摄过程中,我们还当起了群众演员。”董志鸿说。

    2000年年初,董志鸿有幸结识了陈式太极拳小架代表人物陈永福,并开始悉心研习陈式太极拳小架和濒临失传的108式长拳。2002年7月,他被陈永福接纳为入室弟子,正式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第十三代传人。

    1994年,董志鸿开始创业,之后搬入县城居住。巧的是,他与朱天才等多位太极拳大师、名师同住一个小区。在家门口的子夏公园里,他与大师朝夕相伴,练拳不辍。耳濡目染之余,他还常常得到朱天才的悉心指导,拳艺日渐精湛。2011年8月,他终于被朱天才纳为入室弟子,成为陈式太极拳(大架)第十二代传人。

    “把鞋子卖到非洲去”

    拜师的同时,董志鸿心里便揣上了沉甸甸的责任——传承弘扬太极拳。

    2011年秋,因市场波动和其他因素,董志鸿的生意遭受挫折,面临转型,他因此外出散心兼考察市场。所到之处,他依然保持每天早晚练拳的习惯。

    广西南宁,是个绿水绕城花不谢、青山脚下四季春的城市,董志鸿的脚步为此而暂时停了下来。一天,他在南湖边练拳的时候,一位姓梁的男士上前搭话,说自己是梧州人,练太极拳十几年了,自己和拳友普遍遇到一些问题,还因练拳引起了伤痛,很困惑。

    “这位梁先生说,他两天来一直默默观察我练拳,感觉我练的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正宗太极拳,于是问我能否去梧州一趟,为他和拳友们指导一下。”董志鸿说,他爽快地答应了对方。

    在梧州,几十位练拳人,有的膝盖疼痛,有的胸闷难受,有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都是由练拳动作不规范造成的。比如胸闷,就是没有气沉丹田,造成横气填胸。”董志鸿帮他们纠正了一些动作,讲解了气沉丹田的要领,并进行了演示,鼓励他们练好这几个动作,解决原有的问题。

    果然,第二天早上,大家就把情况反馈过来。有人说能吃下饭了,有人说昨晚睡得很香。随后,董志鸿耐心地给大家讲解了太极拳的正确练法和养生、技击等基本原理。

    当听到太极拳具有实战功能时,一位年轻人说,太极拳不就是“老人拳”吗,怎么还可以实战,能否当场试试?董志鸿笑笑,伸出一条胳膊让对方抓住。年轻人用尽全力,也没能扭动这条胳膊,反而被董志鸿一次次撂倒在地。年轻人累得满头大汗,坐在地上摇着头说:“真是不可思议,我当了那么多年武警,擅长擒拿格斗,怎么都不管用了?太极拳真厉害!如果董师傅在梧州办班,我第一个报名学习。”其他人也纷纷请求董志鸿在这里办班授拳。

    “其实,那人说太极拳是‘老人拳’也不无道理,因为广西人之前大都习练的是动作柔和的杨式太极拳。虽然人们对太极拳有片面认识,但这反倒为陈式太极拳留下了市场。”董志鸿说。

    梧州太极拳爱好者的请求,让董志鸿看到了这里的市场需求。他随即放弃原计划行程,在梧州开设了第一个太极拳培训班。之后,他考察了广西的太极拳市场。“太极拳在此虽然有群众基础,但整体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缺乏正宗的拳师和系统、规范的教学。”董志鸿考察市场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我想去广西教拳。”董志鸿向家人和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妻子认为那地方太远,不赞成他去;朋友说曾有人去那里教拳,但都回来了,因为那里的人收入普遍较低,很少有人愿意缴钱学拳。

    “我突然想到一个商界故事。说一个人要去非洲卖鞋,有人劝他别去,说那地方的人不习惯穿鞋。此人说,如果我改变了他们的习惯,那里就会变成大市场!”董志鸿说,“我想迎接挑战,当那个‘卖鞋’的人。”

    “共享太极”是我愿

    2012年春,董志鸿再次来到南宁。除了每天去公园教授太极拳外,他还租下一座院子,挂出了“南宁志鸿太极馆”的牌子。之后,学拳的人迅速增多,学员来自广西各地,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出乎所有人意

    料,并引起当地媒体和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广西电视台在短时间内两度报道其人其事;南宁武术协会在换届选举时,也把他选为第二届南宁市武术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3年,董志鸿把太极拳课堂开到了清华大学广西总裁班。这是一个企业家和各界精英荟萃的地方,董志鸿在教拳的同时,也在总裁班里听课学习。这期间,他成立了清华广西太极俱乐部,并与许多企业家成为朋友,为进一步拓展市场铺平了道路。

    2014年,董志鸿第三次扩大教学场地,并成立了南宁市乐道太极俱乐部,建立健全了教学体系。同时,广西梧州、柳州、防城港、桂林等城市的分馆和辅导站相继成立,学员达5000多人。由于董志鸿在传承太极拳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少林与太极》杂志将其作为2014年第12期的封面人物,并进行了深度报道。

    2015年1月,董志鸿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了轰动广西的大型演出活动——乐道太极文化交流盛典。太极拳大师朱天才和来自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以及东盟各国的名师、名家、武术界精英、太极拳爱好者同台表演交流。人民网、新华网、广西日报、广西晚报、东盟周刊等23家媒体予以报道。那一年,太极拳犹如北国烈风劲吹“八桂大地”。

    “要把最正宗的陈式太极拳教学方法引入广西。”董志鸿通过积极运作,于2015年秋又一次邀请朱天才前往广西,授拳传道半个月。期间,朱天才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次发布了集多年研究成果的新架缠丝功法。

    2015年10月18日,为配合焦作市发起的“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练太极拳”活动,董志鸿又肩负起广西唯一分会场的活动组织者重任。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广场上,他带领近千名学员和弟子演练太极拳,构成了南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要让地处祖国边陲的‘八桂大地’成为太极拳热土,让广西各族人民共享太极、共享健康。”董志鸿正为此不懈努力着、奉献着……

    记者 陈作华 实习生 周 唐

文章编辑:殷爱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