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山阳
禮(繁体字“礼”)左边的“示”字旁代表神主,右边的“豊”表示放在器皿里的两串玉石,合起来,“礼”的本意是祭神、敬神的意思。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两个字:一个是“仁”,一个是“礼”。孔子曰:“人而不仁,如何礼。”“仁”修养的是心,是魂魄;“礼”是心的外化,是规范了的言行。施“仁”践“礼”的终极目标,就是希望人们能够从外在行为规范中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观照,从而唤醒自己的心灵,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一生就是“求仁”“问礼”的一生。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典故,《史记》《庄子》《礼记》等均有记载,只是“问礼”的时间和地点不相同。
据《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在鲁国求教于老子并“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巷党在今山东境内。是年,孔子应该17岁,这也是两位圣哲的第一次见面。
第二次见面记载在《史记·老子列传》,其中有“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地点在周的都城洛阳。当时,孔子34岁,是带着门生南宫敬叔一块去的,而且留下对老子的高度评价:“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第三次“问礼”的地点在沛(今江苏省沛县),孔子51岁,庄子在《天运》中记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问礼”都问了什么呢?
这就是关于“礼”这一概念的广义与狭义的理解了。广义的“礼”指的是典章制度方面的规定性示范,狭义的“礼”指的是民风民俗,比如婚丧嫁娶等方面的约定习惯。
孔子第一次“问礼”,问的就是丧葬方面的问题。据《曾子问》记载,当送葬的队伍遇上了日食这种天体现象,葬礼是应该继续进行还是暂停?
《史记·老子列传》记录“问礼于老子”,只记述了老子批评孔子的话:“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由此可见,孔子第二次“问礼”谈的应是由“礼”而“仁”的主张。
《庄子》一书多以寓言阐发本门思想,因而内容总是或真或假,其真实性值得怀疑。另外,作为道家的拥趸者与弘扬者,庄子对儒家多采取调侃与嘲讽的态度。比如除“南之沛见老聃”外,里边还有孔子想去西方把自己所修著的书藏于周王室,而“往见老聃”的情节,也采取以居高临下的口吻批驳了孔子的“仁义”之礼。
孔子向老子“问礼”是一件文化史上的盛事,随着两位圣哲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地位日趋升高,后世学者对“问礼”的确切地点也多加考证,并立碑、兴祠予以纪念。
比如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大街便立有“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的石碑,该碑由当时的河南府尹张汉书丹、洛阳县令郭朝鼎刻立,时间为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
周口市鹿邑明道宫的老君台上也立有“孔子问礼处”石碑一座,该碑由当时的鹿邑县知事王梦蚊撰文并立石,时间是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
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庙内也存“孔子问礼处”碑一块,洛阳市下清宫有“孔子问礼台”碑,安徽省亳州市道德中宫前有“问礼巷”。此外,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还有戴季陶建造的“问礼亭”。
在我市马村区武王街道办事处东孔庄村也有一块“孔子问礼处”的石碑,该碑立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目前,该碑藏于修武县文化馆。东孔庄村与西、北孔庄村原来是一个村子,叫孔庄,人口增多后才一分为三的。
洛阳是老子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鹿邑是老子的故里,也有人说亳州才是老子故土,而曲阜是孔子家乡。由此来看,孔子登门“问礼”,这些地方皆有迹可循,唯独孔庄的这一块碑立得很突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需要考证的是孔子是否真的来过孔庄。
历史上,孔子有两次顺路孔庄的可能。
一次是公元前496年,晋国赵鞅,即赵简子派使者到鲁国聘请正在卫国的孔子为师。但是走到黄河边上时,孔子听说赵简子杀了晋国两位贤能的大夫,便又返回了卫国。《吕氏春秋》曰:“孔子将西适晋,见赵鞅,至河而返。”
但是也有人考证说,孔子这次已经进入了晋国。
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有一处天井关,此关为太行八陉之一的太行陉(山西和河南间的一条重要通道)的一处关隘。天井关立有一碑,名为“孔子回车”,是为了纪念孔子入晋并在此处返回的碑刻遗存,是山西省级保护文物。
如果晋城市的“孔子回车”为历史真实,那么孔子取道太行陉入晋,焦作则是其绕不过的必经之地,顺路孔庄就合情合理。
孔子是否入晋,史无所载,但《庄子·外篇·达生》里却有一篇“孔子观于吕梁”的内容,借当地一男子游泳的事例,表达君子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做到遵守规律、坚守原则,也要随机应变的道理。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如按庄子所说,孔子确实是入了晋国。
另一次,在公元前489年,当孔子再度从外地回到卫国时,去拜见了卫国一个著名人物蘧伯玉。蘧伯玉当年已隐退于新乡市获嘉县(另说在长垣县),居于同盟山(据说该山为昔年周武王率师伐纣,在商郊牧野举行战前誓师的盟台)西北。孔子拜见蘧伯玉后,就住在了蘧伯玉家,而且一住就是5年。其间,孔子设帐教学,收了不少当地弟子。名列“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子夏就是这个时候收的。卜子夏是我市温县人,如果孔子西去温县,修武县则是必经之地,路过孔庄(该村曾隶属于修武)的事情也就有了可能。
东孔庄还有一块“重修文庙”碑,由修武县生员石铝锂等人立,时间为明万历甲午岁丙子月,即公元1594年冬。此碑比那块“孔子问礼处”的石碑还要早37年。
该碑序文题额为“孔子问礼记”,据碑文记载,孔庄“先名聃村,世传老聃修炼于此故名。后因夫子问礼于聃,更名曰孔庄”。后文还记叙了文庙(即孔庙)重修的情况以及孔子“问礼”之故,但并未确认老子何时在此隐居,以及孔子何时于此“问礼”之事。
老子是否在此修炼,无据可查。
笔者认为,“聃”同“耽”,含有停留、迟延之义。大概率的可能性,应该是孔子离卫出游时曾在孔庄短暂停留过,也可能是留宿或设帐讲学。后人为表示感念之情,故名“耽”村,并兴建文庙以资兴盛文化事业。再往后,人们为提升村庄的文化厚度,将这个“耽”特意谬误为“聃”,勾勒出老子与孔子的“问礼”情节,虽有牵强附会之嫌,但毕竟寄托着人们对两位圣哲的崇敬与膜拜。
类似的,如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店子镇就有个孔村,后分支为东、西孔村。据传,是因为孔子携弟子在此留宿、教化村民三天而得名。平顶山市叶县邓李乡泥车村,据说是因为孔子周游列国时,车子在这里陷进了泥沙里,当地的老百姓帮忙,把车子从泥沙中拖了出来,而更村名为泥车村。
至于“孔子易辙”的故事,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孔子和一个孩子关于“车避城”还是“城避车”的争论。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敦煌变文集》里的《孔子项槖相问书》,后至明朝时被编纂为《小儿书》,这个故事也被孔庄人引来作为佐证孔子路径此地的典故。
项槖此人史有所记,但也仅仅是《战国策·秦策五》里边“甘罗曰‘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一句。后人考证项槖为莒国人,也是山东人,故里在现山东省日照市。因此,用这个故事来趣说孔子纯粹是以讹证讹。
况且,假托聪慧幼儿项槖之名,表达颇有智辩哲思意味的故事有很多,除去“车避城”的传说,还有其他如关于“父母伦理”“风云变化”,甚至“鹅蛙之鸣”等的机智诡辩,这些小故事许多地方都有,不止孔庄一处。
当然,就像创作于战国末期的佚名散文《晏子使楚》一样,“孔子易辙”也不过是佚名文人捕风捉影的野趣雅情罢了。
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华大地上处处都遗留着无数的名人足迹。进入新时代以后,随着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人们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声音日益高涨,各地都在发掘本处的历史古迹或文明脉络,以新颖的角度再次叙述自己的文化故事。
历史的真实有时是不需要过于纠葛的,好比南阳与襄阳的“卧龙之争”,毕竟,我们需要传承的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仁”与“礼”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千百年来更是维系社会各阶层有秩序运转的基石,也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础的价值追求,早已经根植于每个华夏儿女的心底。
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孔庄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北孔庄村,不仅经济发展得好,而且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正在朝着村美、景美、人更美的规划蓝图大步前进。而且,2021年,该村还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第一家乡村文化合作社,在村民中间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乡风民情得到了极大改善。
目前,北孔庄正在规划建设“孔子问礼园”,以振兴乡村文化事业,这不也正是孔子“仁”与“礼”的精神延续吗?
愿北孔庄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日新月异,也希望认同并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弘扬的有志之士们,“求仁得仁”“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王太运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禮(繁体字“礼”)左边的“示”字旁代表神主,右边的“豊”表示放在器皿里的两串玉石,合起来,“礼”的本意是祭神、敬神的意思。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两个字:一个是“仁”,一个是“礼”。孔子曰:“人而不仁,如何礼。”“仁”修养的是心,是魂魄;“礼”是心的外化,是规范了的言行。施“仁”践“礼”的终极目标,就是希望人们能够从外在行为规范中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观照,从而唤醒自己的心灵,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一生就是“求仁”“问礼”的一生。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典故,《史记》《庄子》《礼记》等均有记载,只是“问礼”的时间和地点不相同。
据《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在鲁国求教于老子并“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巷党在今山东境内。是年,孔子应该17岁,这也是两位圣哲的第一次见面。
第二次见面记载在《史记·老子列传》,其中有“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地点在周的都城洛阳。当时,孔子34岁,是带着门生南宫敬叔一块去的,而且留下对老子的高度评价:“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第三次“问礼”的地点在沛(今江苏省沛县),孔子51岁,庄子在《天运》中记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问礼”都问了什么呢?
这就是关于“礼”这一概念的广义与狭义的理解了。广义的“礼”指的是典章制度方面的规定性示范,狭义的“礼”指的是民风民俗,比如婚丧嫁娶等方面的约定习惯。
孔子第一次“问礼”,问的就是丧葬方面的问题。据《曾子问》记载,当送葬的队伍遇上了日食这种天体现象,葬礼是应该继续进行还是暂停?
《史记·老子列传》记录“问礼于老子”,只记述了老子批评孔子的话:“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由此可见,孔子第二次“问礼”谈的应是由“礼”而“仁”的主张。
《庄子》一书多以寓言阐发本门思想,因而内容总是或真或假,其真实性值得怀疑。另外,作为道家的拥趸者与弘扬者,庄子对儒家多采取调侃与嘲讽的态度。比如除“南之沛见老聃”外,里边还有孔子想去西方把自己所修著的书藏于周王室,而“往见老聃”的情节,也采取以居高临下的口吻批驳了孔子的“仁义”之礼。
孔子向老子“问礼”是一件文化史上的盛事,随着两位圣哲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地位日趋升高,后世学者对“问礼”的确切地点也多加考证,并立碑、兴祠予以纪念。
比如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大街便立有“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的石碑,该碑由当时的河南府尹张汉书丹、洛阳县令郭朝鼎刻立,时间为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
周口市鹿邑明道宫的老君台上也立有“孔子问礼处”石碑一座,该碑由当时的鹿邑县知事王梦蚊撰文并立石,时间是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
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庙内也存“孔子问礼处”碑一块,洛阳市下清宫有“孔子问礼台”碑,安徽省亳州市道德中宫前有“问礼巷”。此外,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还有戴季陶建造的“问礼亭”。
在我市马村区武王街道办事处东孔庄村也有一块“孔子问礼处”的石碑,该碑立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目前,该碑藏于修武县文化馆。东孔庄村与西、北孔庄村原来是一个村子,叫孔庄,人口增多后才一分为三的。
洛阳是老子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鹿邑是老子的故里,也有人说亳州才是老子故土,而曲阜是孔子家乡。由此来看,孔子登门“问礼”,这些地方皆有迹可循,唯独孔庄的这一块碑立得很突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需要考证的是孔子是否真的来过孔庄。
历史上,孔子有两次顺路孔庄的可能。
一次是公元前496年,晋国赵鞅,即赵简子派使者到鲁国聘请正在卫国的孔子为师。但是走到黄河边上时,孔子听说赵简子杀了晋国两位贤能的大夫,便又返回了卫国。《吕氏春秋》曰:“孔子将西适晋,见赵鞅,至河而返。”
但是也有人考证说,孔子这次已经进入了晋国。
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有一处天井关,此关为太行八陉之一的太行陉(山西和河南间的一条重要通道)的一处关隘。天井关立有一碑,名为“孔子回车”,是为了纪念孔子入晋并在此处返回的碑刻遗存,是山西省级保护文物。
如果晋城市的“孔子回车”为历史真实,那么孔子取道太行陉入晋,焦作则是其绕不过的必经之地,顺路孔庄就合情合理。
孔子是否入晋,史无所载,但《庄子·外篇·达生》里却有一篇“孔子观于吕梁”的内容,借当地一男子游泳的事例,表达君子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做到遵守规律、坚守原则,也要随机应变的道理。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如按庄子所说,孔子确实是入了晋国。
另一次,在公元前489年,当孔子再度从外地回到卫国时,去拜见了卫国一个著名人物蘧伯玉。蘧伯玉当年已隐退于新乡市获嘉县(另说在长垣县),居于同盟山(据说该山为昔年周武王率师伐纣,在商郊牧野举行战前誓师的盟台)西北。孔子拜见蘧伯玉后,就住在了蘧伯玉家,而且一住就是5年。其间,孔子设帐教学,收了不少当地弟子。名列“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子夏就是这个时候收的。卜子夏是我市温县人,如果孔子西去温县,修武县则是必经之地,路过孔庄(该村曾隶属于修武)的事情也就有了可能。
东孔庄还有一块“重修文庙”碑,由修武县生员石铝锂等人立,时间为明万历甲午岁丙子月,即公元1594年冬。此碑比那块“孔子问礼处”的石碑还要早37年。
该碑序文题额为“孔子问礼记”,据碑文记载,孔庄“先名聃村,世传老聃修炼于此故名。后因夫子问礼于聃,更名曰孔庄”。后文还记叙了文庙(即孔庙)重修的情况以及孔子“问礼”之故,但并未确认老子何时在此隐居,以及孔子何时于此“问礼”之事。
老子是否在此修炼,无据可查。
笔者认为,“聃”同“耽”,含有停留、迟延之义。大概率的可能性,应该是孔子离卫出游时曾在孔庄短暂停留过,也可能是留宿或设帐讲学。后人为表示感念之情,故名“耽”村,并兴建文庙以资兴盛文化事业。再往后,人们为提升村庄的文化厚度,将这个“耽”特意谬误为“聃”,勾勒出老子与孔子的“问礼”情节,虽有牵强附会之嫌,但毕竟寄托着人们对两位圣哲的崇敬与膜拜。
类似的,如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店子镇就有个孔村,后分支为东、西孔村。据传,是因为孔子携弟子在此留宿、教化村民三天而得名。平顶山市叶县邓李乡泥车村,据说是因为孔子周游列国时,车子在这里陷进了泥沙里,当地的老百姓帮忙,把车子从泥沙中拖了出来,而更村名为泥车村。
至于“孔子易辙”的故事,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孔子和一个孩子关于“车避城”还是“城避车”的争论。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敦煌变文集》里的《孔子项槖相问书》,后至明朝时被编纂为《小儿书》,这个故事也被孔庄人引来作为佐证孔子路径此地的典故。
项槖此人史有所记,但也仅仅是《战国策·秦策五》里边“甘罗曰‘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一句。后人考证项槖为莒国人,也是山东人,故里在现山东省日照市。因此,用这个故事来趣说孔子纯粹是以讹证讹。
况且,假托聪慧幼儿项槖之名,表达颇有智辩哲思意味的故事有很多,除去“车避城”的传说,还有其他如关于“父母伦理”“风云变化”,甚至“鹅蛙之鸣”等的机智诡辩,这些小故事许多地方都有,不止孔庄一处。
当然,就像创作于战国末期的佚名散文《晏子使楚》一样,“孔子易辙”也不过是佚名文人捕风捉影的野趣雅情罢了。
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华大地上处处都遗留着无数的名人足迹。进入新时代以后,随着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人们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声音日益高涨,各地都在发掘本处的历史古迹或文明脉络,以新颖的角度再次叙述自己的文化故事。
历史的真实有时是不需要过于纠葛的,好比南阳与襄阳的“卧龙之争”,毕竟,我们需要传承的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仁”与“礼”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千百年来更是维系社会各阶层有秩序运转的基石,也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础的价值追求,早已经根植于每个华夏儿女的心底。
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孔庄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北孔庄村,不仅经济发展得好,而且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正在朝着村美、景美、人更美的规划蓝图大步前进。而且,2021年,该村还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第一家乡村文化合作社,在村民中间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乡风民情得到了极大改善。
目前,北孔庄正在规划建设“孔子问礼园”,以振兴乡村文化事业,这不也正是孔子“仁”与“礼”的精神延续吗?
愿北孔庄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日新月异,也希望认同并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弘扬的有志之士们,“求仁得仁”“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王太运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