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人文山阳 > 正文

经典山阳

千年古镇、古村落:一半烟火 一半历史
更新时间:2024-2-2 15:42:34    来源:焦作日报

  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近日,河南省民政厅公布第一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名单。我市温县武德镇为“千年古镇”,修武县五里源乡李固村、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为“千年古村落”。

  今天,让我们走进焦作的千年古镇、古村落——寻觅一半烟火,一半历史。

 

  千年古镇古村落。

  悠悠古镇颂武德

  读古镇年华,品千年意蕴。

  据了解,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集镇或中心聚落形成至今在1000年(含)以上,且今为建制镇;专名历代传承,沿用至今在1000年(含)以上,有重要传承价值,知名度高;地名实体文化内涵较丰富,独具特色;古建筑保存较好,传统风貌尚存,名称内涵丰富;历史上为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重地。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获得“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小镇”等称号的,予以优先申报认定。

  “武德”地名的由来据《沁阳县志·民国稿》记载:“武王克商,姜太公过此,命曰武德寨,此武德之所由名也。”意为止戈为武,仁义为德;期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自周武王元年“武德”地名实体形成后,为历代郡、县、镇治所在地,且为温县城东北区域商贸、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其名因寓意美好、大气,历经数千年不衰而沿用至今。

  武德镇著名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如西周大司寇苏忿生、苏妲己,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韩献子、韩简子,清朝台湾府主事王作梅、“三代帝师”李棠阶之师王永清等。

  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武德人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婚俗习惯中的回门:婚后第二天,新娘和新郎回娘家,此谓“回门”。一早,娘家弟或嫂来接。新娘先走,新郎为避人戏耍,约至中午时分才到。饭前须燃放鞭炮。饭后,新郎要拜会女方的本家、近邻,俗称“认大小”。当天日落前,夫妇两个必须同回。

  武德镇的特色食品和风味小吃有皮渣、毛蛋、小磨香油、豆腐、扣碗、糊涂面、烧饼、肉夹馍、武德凉皮等。

  这里重点说一说武德镇肉夹馍。其以20多种中药材熬煮出的红烧肉,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色泽红润。还有豆腐串,豆腐串先经油炸以后风干备用,食用时煮热,风味独特,与河南其他地区的风味相比,味道独特鲜美。

 

  ​武德镇的老院落。

  “邘新社亲”美名扬

  邘邰村,历史悠久,文明古老,素有“千年古镇,鄂邘封邦。人文古源,于氏发祥”的美誉,距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邘邰古为方国,商称“鄂”,周封“邘”,春秋属郑国,城续至汉代废弃,此后该地先后隶属野王、河内郡县,现归沁阳市西万镇管辖。

  邘邰村,地杰人灵,人文古迹众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邘国故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静应庙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邘邰遗址、刘泾墓、陈氏宗祠、王家祠庙等。

  邘邰村,原称“有邰”。传说原始社会时期,这里曾是有邰氏部落的活动区域。商纣时,为三公之一的鄂侯封地,称“鄂侯国”。商帝辛十八年,西伯伐邘,攻灭鄂侯国,其族人南迁荆楚。周王朝建立后,为加强统治,大举分封诸侯,由于这里北扼上党门户,南控虎牢之险,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周武王遂将其次子邘叔封于此地,建立邘国。《水经注·沁水》中记载:“(邘)水南流,经邘城西,故邘国也,城南有台。”《水经注》成书于北魏延昌、正光年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595页:“邘(yú),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沁阳西北。”而邘邰村名在邘国被灭之后(公元前743年),原为“邘台”,沿用中演化为“邘邰”,距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

  说起邘邰村,不得不提“邘新社亲”。

  “邘新社亲”是指邘邰村和博爱县大新庄村结为社亲后,所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活动。而两村结缘,要追溯到500多年前。

  明正德年间,大新庄人闪耀忠在山西陵川牵扯命案,时任陵川知县的陈我捷(系邘邰村人)审阅案情后,知闪被冤,便巧妙施计将其判决发配充军,放回原籍。大新庄人为感谢救命之恩,特备厚礼到邘邰拜谢,一来二往,友谊加深,两村商议结为社亲,从此两村民众相互走动、互帮互助。特别是春节、开斋节两村都会组织村民相互走亲戚、贺佳节,至今500多年从未间断。

  邘邰村人到大新庄拜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油香(一种油炸面食)来招待来宾,大新庄人到邘邰村,他们也会准备水果、食品盛情款待。平时无论哪个村遇到困难,对方都会竭尽所能尽力相助。之后,双方的交流逐渐增多,每逢重大节日,两村都要组织文艺团队到对方村庄表演,共贺佳节,不分男女老幼扮靓上场,扭秧歌、划旱船,邘邰村的耍老虎、大新庄的武术表演,更是精彩无比、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回汉一家亲的欢乐气氛。2015年,“邘新社亲”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两村被授予“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来邘邰村,不能不尝一下绿豆丸子。

  据介绍,这里的绿豆丸子以纯绿豆面为原料,加入煮熟的花生米、大青豆和黄豆,用温水搅拌到一起,再加入生姜、大葱、食盐等调味品,搓成丸状,放入七成热的菜籽油中,炸至金黄捞出。食用时,要先在清水锅中煮透。盛碗前,还要兑入酱油、醋、腐乳、香菜等调味品,这样,风味独特的绿豆丸子汤就做成了。邘邰村绿豆丸子外酥里嫩,香而不腻,常温下可保存一个月左右。

  李固将军传千古

  李固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有两处省级保护单位(龙山文化遗址和浊鹿城遗址)和两处县级保护单位(三官庙和李固将军墓),另有皇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九黎始祖陵等人文古迹。李固村著有《千年古都浊鹿城》文献集,记载了李固村的历史传说。

  据《魏志》和清道光《修武县志》记载,公元220年曹丕正式称帝,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设都浊鹿城(现李固村),任李固将军为督军,驻守浊鹿城,监督汉献帝。公元234年刘协寿终后,李固继续驻守浊鹿城,为刘协的孙子刘康保驾护航。公元253年李固善终浊鹿城,魏皇帝曹芳在其下葬时派皇太子曹髦到浊鹿城祭拜送行,并追封李固为大将军。后浊鹿城渐废,为纪念李固,更名为李固村(现李固村仍有李固将军墓)。

  李固是曹魏的一员大将,奉命驻扎在浊鹿城,名为保护汉献帝,实则为监视汉献帝,防范他复辟大汉。但当他看到在汉献帝治理下,当地民众安居乐业、百业兴旺,汉献帝还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后,深受感动,由监视改变为忠诚的追随者,协助汉献帝造福一方。

  原来,汉献帝虽无治国之能,却在宫廷之中学了一手好医术,特别擅长外伤治疗,这对贫苦老百姓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在这里,他四处为百姓看病。还把从宫中带出来的人参、鹿茸等珍品加工入药,不取分文施舍给病人,求医的人络绎不绝。这样一来,当地百姓对汉献帝非常感激。

  另据了解,此次经认定为第一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的,将列入申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备选名单。

(记者 赵改玲)
(图片由市民政局提供)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千年古镇、古村落:一半烟火 一半历史
    2024-2-2 15:42:34    来源:焦作日报

      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近日,河南省民政厅公布第一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名单。我市温县武德镇为“千年古镇”,修武县五里源乡李固村、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为“千年古村落”。

      今天,让我们走进焦作的千年古镇、古村落——寻觅一半烟火,一半历史。

     

      千年古镇古村落。

      悠悠古镇颂武德

      读古镇年华,品千年意蕴。

      据了解,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集镇或中心聚落形成至今在1000年(含)以上,且今为建制镇;专名历代传承,沿用至今在1000年(含)以上,有重要传承价值,知名度高;地名实体文化内涵较丰富,独具特色;古建筑保存较好,传统风貌尚存,名称内涵丰富;历史上为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重地。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获得“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小镇”等称号的,予以优先申报认定。

      “武德”地名的由来据《沁阳县志·民国稿》记载:“武王克商,姜太公过此,命曰武德寨,此武德之所由名也。”意为止戈为武,仁义为德;期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自周武王元年“武德”地名实体形成后,为历代郡、县、镇治所在地,且为温县城东北区域商贸、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其名因寓意美好、大气,历经数千年不衰而沿用至今。

      武德镇著名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如西周大司寇苏忿生、苏妲己,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韩献子、韩简子,清朝台湾府主事王作梅、“三代帝师”李棠阶之师王永清等。

      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武德人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婚俗习惯中的回门:婚后第二天,新娘和新郎回娘家,此谓“回门”。一早,娘家弟或嫂来接。新娘先走,新郎为避人戏耍,约至中午时分才到。饭前须燃放鞭炮。饭后,新郎要拜会女方的本家、近邻,俗称“认大小”。当天日落前,夫妇两个必须同回。

      武德镇的特色食品和风味小吃有皮渣、毛蛋、小磨香油、豆腐、扣碗、糊涂面、烧饼、肉夹馍、武德凉皮等。

      这里重点说一说武德镇肉夹馍。其以20多种中药材熬煮出的红烧肉,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色泽红润。还有豆腐串,豆腐串先经油炸以后风干备用,食用时煮热,风味独特,与河南其他地区的风味相比,味道独特鲜美。

     

      ​武德镇的老院落。

      “邘新社亲”美名扬

      邘邰村,历史悠久,文明古老,素有“千年古镇,鄂邘封邦。人文古源,于氏发祥”的美誉,距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邘邰古为方国,商称“鄂”,周封“邘”,春秋属郑国,城续至汉代废弃,此后该地先后隶属野王、河内郡县,现归沁阳市西万镇管辖。

      邘邰村,地杰人灵,人文古迹众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邘国故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静应庙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邘邰遗址、刘泾墓、陈氏宗祠、王家祠庙等。

      邘邰村,原称“有邰”。传说原始社会时期,这里曾是有邰氏部落的活动区域。商纣时,为三公之一的鄂侯封地,称“鄂侯国”。商帝辛十八年,西伯伐邘,攻灭鄂侯国,其族人南迁荆楚。周王朝建立后,为加强统治,大举分封诸侯,由于这里北扼上党门户,南控虎牢之险,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周武王遂将其次子邘叔封于此地,建立邘国。《水经注·沁水》中记载:“(邘)水南流,经邘城西,故邘国也,城南有台。”《水经注》成书于北魏延昌、正光年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595页:“邘(yú),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沁阳西北。”而邘邰村名在邘国被灭之后(公元前743年),原为“邘台”,沿用中演化为“邘邰”,距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

      说起邘邰村,不得不提“邘新社亲”。

      “邘新社亲”是指邘邰村和博爱县大新庄村结为社亲后,所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活动。而两村结缘,要追溯到500多年前。

      明正德年间,大新庄人闪耀忠在山西陵川牵扯命案,时任陵川知县的陈我捷(系邘邰村人)审阅案情后,知闪被冤,便巧妙施计将其判决发配充军,放回原籍。大新庄人为感谢救命之恩,特备厚礼到邘邰拜谢,一来二往,友谊加深,两村商议结为社亲,从此两村民众相互走动、互帮互助。特别是春节、开斋节两村都会组织村民相互走亲戚、贺佳节,至今500多年从未间断。

      邘邰村人到大新庄拜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油香(一种油炸面食)来招待来宾,大新庄人到邘邰村,他们也会准备水果、食品盛情款待。平时无论哪个村遇到困难,对方都会竭尽所能尽力相助。之后,双方的交流逐渐增多,每逢重大节日,两村都要组织文艺团队到对方村庄表演,共贺佳节,不分男女老幼扮靓上场,扭秧歌、划旱船,邘邰村的耍老虎、大新庄的武术表演,更是精彩无比、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回汉一家亲的欢乐气氛。2015年,“邘新社亲”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两村被授予“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来邘邰村,不能不尝一下绿豆丸子。

      据介绍,这里的绿豆丸子以纯绿豆面为原料,加入煮熟的花生米、大青豆和黄豆,用温水搅拌到一起,再加入生姜、大葱、食盐等调味品,搓成丸状,放入七成热的菜籽油中,炸至金黄捞出。食用时,要先在清水锅中煮透。盛碗前,还要兑入酱油、醋、腐乳、香菜等调味品,这样,风味独特的绿豆丸子汤就做成了。邘邰村绿豆丸子外酥里嫩,香而不腻,常温下可保存一个月左右。

      李固将军传千古

      李固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有两处省级保护单位(龙山文化遗址和浊鹿城遗址)和两处县级保护单位(三官庙和李固将军墓),另有皇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九黎始祖陵等人文古迹。李固村著有《千年古都浊鹿城》文献集,记载了李固村的历史传说。

      据《魏志》和清道光《修武县志》记载,公元220年曹丕正式称帝,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设都浊鹿城(现李固村),任李固将军为督军,驻守浊鹿城,监督汉献帝。公元234年刘协寿终后,李固继续驻守浊鹿城,为刘协的孙子刘康保驾护航。公元253年李固善终浊鹿城,魏皇帝曹芳在其下葬时派皇太子曹髦到浊鹿城祭拜送行,并追封李固为大将军。后浊鹿城渐废,为纪念李固,更名为李固村(现李固村仍有李固将军墓)。

      李固是曹魏的一员大将,奉命驻扎在浊鹿城,名为保护汉献帝,实则为监视汉献帝,防范他复辟大汉。但当他看到在汉献帝治理下,当地民众安居乐业、百业兴旺,汉献帝还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后,深受感动,由监视改变为忠诚的追随者,协助汉献帝造福一方。

      原来,汉献帝虽无治国之能,却在宫廷之中学了一手好医术,特别擅长外伤治疗,这对贫苦老百姓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在这里,他四处为百姓看病。还把从宫中带出来的人参、鹿茸等珍品加工入药,不取分文施舍给病人,求医的人络绎不绝。这样一来,当地百姓对汉献帝非常感激。

      另据了解,此次经认定为第一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的,将列入申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备选名单。

    (记者 赵改玲)
    (图片由市民政局提供)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