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文化焦作 > 正文

经典山阳

画山画水画人生
——记我市画家许金宝
更新时间:2017-9-1 9:16:03    来源:焦作日报

    许金宝的山水画灵异淳厚、朴茂苍润、直抒胸臆。在那些变幻多端的墨色中,勾画出的山川、树林、流水、人物等,看似信笔拈来,实则凝结着他数百次观摩写生的心血。

    近日,记者见到了许金宝,了解了他的与绘画的故事。

    许金宝,1963年出生于焦作,现为中国书画名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焦作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焦作市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2015年,他举办了首届个人书画艺术展,其作品曾入选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多次在全国及省市各级展览中获奖,被中国美术馆、河南省书画院、焦作市博物馆等收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金宝也不例外。他从小就喜爱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喜欢欣赏艺术大家的美术作品。初中时,他开始练习素描,之后,以素描、油画研修为主。上世纪80年代,许金宝的油画和中国山水画作品入选焦作市首届书画展,这成为许金宝绘画路上的转折点。

    “当时我还年轻,没想到作品能参展。通过参加这次画展,我看到了差距,决心要学习中国画。”

    为了画好中国画,许金宝先后到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河南大学美术大专班、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地进修,得到了诸多名家指点。

    许金宝的山水画,既有传统的笔墨功力又有现代绘画的审美。他用笔洒脱、线条急徐有致,富有变化,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十分讲究章法布局,纵横、动静、虚实、刚柔、浓淡等关系运用自如。

    许金宝说:“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气韵生动离不开造型,造型一定要传神。就像诗有‘诗眼’一样,画也有‘画眼’,也就是常说的点睛之笔,凝聚了整幅画的灵魂所在。”

    许金宝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根基,以北方太行山水为主题,多年来深入名山大川,体会把握大自然的四季变幻,以实景绘画写生入手,创作了属于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我的山水画很多都是以太行山为背景,用家乡的山水入画,不仅可以宣传家乡,还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焦作的山水,何乐而不为呢?”许金宝说。

    在许金宝眼中,山水并不是呆板、枯燥的,而是情趣盎然、活灵活现的。为了捕捉到山中最能入画的景色,许金宝经常在严寒、酷暑时到大山里写生。

    “冬天,山里冷得要命,有时候毛笔都冻了,只能用热水把毛笔化开,再继续写生。”许金宝说。

    中国画的长卷是一种传统的表现样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中国画的代表作之一。为了让记者一睹长卷的全貌,许金宝拿出了自己临摹的《清明上河图》,轻轻拉动转轴,将画铺陈开来,东京郊野的春光、繁忙的汴河码头、热闹的市区街道瞬间跃然纸上。

    为了学习古人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思想,2009年冬,许金宝决定临摹《清明上河图》。他先后在北京、兰州和郑州买了三个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回到家后,拿着放大镜一点一点研究琢磨,房子的屋檐、河流的走向、人物的表情等,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研究了几个月后,他开始动笔临摹。原图中好多地方都已残缺,许金宝就照着周围的线条和绘画手法把残缺的地方补充完整。最终,历时一年多,许金宝临摹出了经典名作《清明上河图》。

    在采访过程中,许金宝一直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说:“诗书画印,四位一体。要想画好山水,一定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创作中,他将儒家文化融入绘画艺术中,逐渐形成了诗心禅境的个人艺术风貌。

 

文章编辑:施筱雯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