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文化焦作 > 正文

经典山阳

吟风诵月思古今
——访我市吟诵文化传承者胡天龙
更新时间:2019-3-19 9:27:16    来源:焦作日报

何为吟诵?今人多数解义为“有节奏地朗诵诗文”。实则不然,吟诵,在我国约有3000年的历史,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其内涵十分丰富。

  胡天龙,焦作市朗诵与语言艺术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朗诵与阅读联盟会员。2018年11月,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焦作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我市大型诗歌吟唱比赛中,胡天龙表现抢眼。

  在一首《走进新时代的秋天》的诗歌中,胡天龙将怀梆戏、怀川话、怀川民谣与现代诗歌相融合,且吟且诵且唱,仿古人长风,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以声传韵,让听众大饱耳福,也让许多人再次看到了传统吟诵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首诗、一阕词、一腔韵味、满腹情愁,中国人的内心情感在诗词中酝酿,在吟诵诗词中宣发。

  两年前,胡天龙接触到了传统的吟诵文化。两年后的今天,他便自觉成为焦作传统吟诵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谈起吟诵文化,胡天龙打开了话匣。

  他介绍,吟诵,是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到这些诗词文赋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吟诵和朗诵从词义、技巧、作用方面有着极大区别。对于吟诵者来说,吟诵一篇古诗文,也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要在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情感、写作技巧及其作品背景与作者的身世的基础上,通过声音来表现与传达作品的内涵,放大和强调其中的某些要点,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对于吟诵者来说有着极高的要求,对所吟诵文体的了解,对内容的充分理解,对声调格律的把握,三者合一才会构成悦耳的吟诵。

  “当吟诵大好江山的诗词时,我心胸开阔;当吟诵闺怨诗词时,我的情绪随之起起落落;当吟诵‘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恬淡与宁静。打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每当我看到现场听众如痴如醉的表情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传播吟诵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把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吟诵文化感染今人的情操。”谈起吟诵时的切实感受,胡天龙有些“走火入魔”。

  从2018年全市大型诗歌吟唱比赛归来后,胡天龙且吟且诵,开始了传播吟诵文化的崭新旅途。

  胡天龙告诉记者,怀川历史文化厚重,用怀川话唱怀川民谣别具一格,与吟诵文化结合起来,吟诵司马懿、韩愈、李商隐等怀川名人名篇更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吟诵文化在焦作大有可为。

  然而,吟诵文化在焦作的发展开局不利。在传承、传播吟诵文化的过程中,胡天龙发现,许多人并不了解吟诵文化,常常将吟诵文化等同于朗诵或演讲,吟诵技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讳莫如深。

  胡天龙说,近些年来,国学文化深入发展,而作为国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吟诵文化应当被更多人所了解,让吟诵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成为人们学习国学文化的一扇窗。

  吟风诵月思古今。在胡天龙的介绍下,阵阵吟诵清风正在怀川大地扑面而来……

文章编辑:施筱雯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