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文化焦作 > 正文

经典山阳

墙南村:期待古城文旅兴
□布财勇 李继洛
更新时间:2024/5/10 10:01:45    来源:焦作日报

  据《修武县志》记载,墙南村明万历年间称为修武县安信乡里墙南城内村,有10条街巷和3个自然村。1956年,焦作市建市,以山阳故城北城墙为界,居住城墙之南的村子称为墙南村,居住城墙之北的村子称为墙北村,现隶属山阳区新城街道办事处。

  山阳城

  该村所处之山阳古城,古称山阳城,始建于战国时期,经过秦、两汉、东汉、曹魏、西晋、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等朝代,在北齐时废弃,使用了近1000年。东汉末年,魏王曹丕废汉献帝,封其为山阳公,以山阳城为其食邑。从有关文献及城墙遗址的夯土层看,山阳城主要为汉代所筑。建筑雄伟,结构合理,城墙坚固,利于防御,反映了汉代劳动人民夯土建筑的高超技艺,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规模方面的实物例证。另外,考古专家还发现,古山阳城作为汉代为数不多的中等城市之一,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砖砌城墙的东汉故城,也是我国城池中城墙最宽的城池。其城墙底部最宽达65米,堪称中国古代城池中的一个精品。1963年,山阳故城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墙南村所处之地,其历史悠久。据《后汉书·郡国志》载,周文王子蔡叔监殷,食邑于河内,山阳有蔡城,或曰蔡叔邑。春秋战国时期,山阳城先后为晋国、魏国的重要城邑。在正史中均有记载。作为佐证,有一个重要发现,那便是在这里发掘出一枚目前世界上十分罕见的战国山阳布币。另外,发掘出铜箭头及被穿射的人头骨,为战国以前的遗物。

  小满碑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缪毒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大小皆决于毐。”

  嫪毐的地盘为现在的焦作、济源全境,按理说应该满足了,可他仍贪得无厌,还想当王称皇、君临天下,并开始图谋不轨。传说他在小麦抽穗灌浆的小满时节,施诡计让人在封地人口聚集居住处挖了一口井,旁边竖起一通石碑,将石碑与水井机关暗连。晃动石碑,井水就动,借此宣扬他要当皇帝是上天和神的旨意。

  据墙南村王兰州老人介绍,小满井和小满碑,位于该村村东南部。小满井深三四米,小满碑高约2米,两者相距五六米。每到小满时节前后10天左右,人们晃动石碑,井里的水就会晃动,并发出响声。尤其是清晨或夜深人静时,用手指戳点石碑,井水也会晃动。因此,人们称之为小满井和小满碑。

  传说汉代有一年,瘟疫流行。山阳公就用从云台山采来的柴胡、冬凌草、鸡头参、石精等药材投入小满井中,用浸泡药材的井水给人治病,效果很好。可惜,后来小满碑被打碎,小满井也被填平,成为人们的遗憾。

  藏梅寺

  藏梅寺又名法明寺,始建于北齐,金代时更名为法明寺。原有建筑已毁,现存乾隆47年(公元1782年)“重修法明寺大佛殿中殿,并金桩神像碑记”一通。传说藏梅寺有四大特色:

  一是梅园。寺边跨院,是个很大的梅园。梅树早春开花,万紫千红清香怡人。二是行医。寺院代代方丈都是名医,寺中有极乐堂,施舍良药,普渡众生。三是坐城。就是说寺庙的山门,原来坐落于南边城墙上,所以叫寺坐城。四是庙会。每月逢八,就是农历初八、十八、二十八,以寺院为中心,举行庙会。四面八方的客商云集此地,到山阳做买卖,很是热闹。

  据《修武县志》有关藏梅寺的记载,相传王仙芝濮阳作乱,黄巢率盗应之,驻兵于此。乾符二年(875),王仙芝在长垣起兵,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在山阳城内法明寺举兵响应。民间流传,黄巢在山阳城埋有库银,数量与位置为“九库十三缸,不是城沿就城中”。故而,有挖宝者不断在此探宝。

  另有传说,赤眉军被打败后,有幸存者先逃到山阳区中星街道寺河村鸿门寺,后又隐藏到藏梅寺。为何选藏梅寺藏身?大概是“眉”与“梅”谐音的缘故。

  人字槐

  墙南村汤王庙遗址上有一棵800多年的古槐树。古槐是一棵连理槐,高约20米,树身离地面约1米处,一东一西两个树根分别扎入土中,呈“人”字形,往上则合成了一棵树,当地人称其为“人字古槐”。古槐还因宛如一对情人相抱,被当地人称为“鸳鸯树”或“夫妻树”。

  相传,宋朝年间,墙南村有一财主叫丁万财,家有千金丁玉槐。一天,丁万财请来村里穷书生樊壮槐到家里写对联。樊壮槐到财主家后写了三副对联。丁玉槐看到壮槐书法好,人也长得英俊,顿生爱慕之情。

  樊壮槐也被丁玉槐的美貌所打动,两人开始幽会。时隔不久,此事被丁万财发现。丁万财遂叫家丁把玉槐严加看管起来。一天晚上,玉槐瞅准机会,摆脱了家丁的看管,偷偷约壮槐来到小河边。正当两人抱头哭泣时,丁万财带人找来了。丁万财一把推开壮槐,指着河边相距几米远的两棵小槐树对玉槐说:“除非这两棵槐树能长到一起,否则,你永远不能嫁给这个穷鬼。”

  就因为这句话,壮槐每天晚上偷偷带上竹竿,将两棵小槐树撑向对方,然而两棵槐树始终长不到一起。他们俩决定殉情,留下遗言,分别要求家人把自己埋在这两棵槐树下面。家人感念其情,把他们分别埋在两棵槐树下面。第二天,村里人惊奇地发现,两棵槐树竟然在一夜之间长在了一起。

  关帝庙

  关帝庙现位于南水北调绿化带内,东西宽30米,南北长40米,面积1200平方米。关帝庙原有正殿4间,坐北面南,原建筑已毁。现原址上新盖卷棚及大殿各三间,卷棚西墙根立有乾隆十年“创建关帝庙碑记”1通。碑高131厘米,宽51厘米,厚21厘米,碑文楷书,记载了乾隆三年本村会首刘泽永等人修建关帝庙的起因及经过。院内的倒栽槐,树龄1000余年,树高7米,胸围2.85米,平均冠幅9米。相传为唐、宋时期栽种在汤王庙内,后来汤王庙改名为关帝庙。该树似龙凤呈祥,又称“龙凤槐”。

  这座庙曾两次搬迁。关帝庙碑记显示,墙南村有关帝庙,原系汤王庙之东配殿。落款时间为乾隆十年。而第二次搬迁是在2012年,根据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关帝庙从南向北移动了100米。

  这里能建关帝庙源于这样一段传说:村有一书生进京赶考,走之前和待王村一位好友到待王关帝庙求关老爷保佑及第,后二人均考中。墙南书生被派往一偏远地方为官,转眼过去一年。某日,该书生思乡心切,夜不能寐,恍惚中看到关老爷骑着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从天而降,对书生说:“我看你思乡心切,有心帮你一把。你拽着我的马尾巴,闭上眼睛,我今晚就送你回家。”书生闻言照办。过了一会儿,他听到关老爷喊他“睁眼”。他睁眼一看,果真到了自家村子里。后来,他就在关老爷坐骑落地的地方修建了这座关帝庙。

  城隍庙

  墙南村的城隍庙,传说是刘邦打天下时留下的古迹。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城隍庙,供奉的是中国第一个城隍爷——纪信。民间传说,莫辨真伪。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纪信,字成,本是秦朝县令。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之后不久,纪信就脱下官服,投奔到刘邦帐下当了一名部将。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欲杀刘邦。张良令樊哙入席,保护刘邦。刘邦借口如厕离席,纪信、陈平等人保护刘邦走小路飞快回营。之后,纪信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很快成为刘邦信任和将士们爱戴的将军。

  楚汉争霸后,山阳城内建起了城隍庙,供奉城隍爷纪信。经过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城隍庙屡废屡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1946年,城隍庙毁于战乱。近年来,城隍庙得以重建,新建的城隍庙前后两进院落,由大殿和东西配殿组成,建有左钟亭、右鼓亭。2014年8月5日,墙南村城隍庙遗址及碑刻公布为焦作市文物保护点。

  墙南村建城隍庙供奉纪信,据说与村中的刘氏宗族和樊哙后人有关。

  汉献帝来到山阳城后,专门为樊姓家族规划建设了樊巷,樊巷还建有樊氏宗祠。到了2010年,樊氏宗祠由于长期得不到维修,破败得不成样子。樊氏后裔、山阳故城文化研究会长樊照辉,自费修复了樊氏祠堂,现在已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山阳故里的墙南村,已经承载了山阳文化几千年的发展,今天如何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来进一步延续山阳故城的文明与辉煌?山阳人民翘首以待!

(本文得到樊照辉、杨晓剑、杨保星、陈利战、杨保安、王兰州、李庆保等人的大力支持)

文章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墙南村:期待古城文旅兴
□布财勇 李继洛
2024/5/10 10:01:45    来源:焦作日报

  据《修武县志》记载,墙南村明万历年间称为修武县安信乡里墙南城内村,有10条街巷和3个自然村。1956年,焦作市建市,以山阳故城北城墙为界,居住城墙之南的村子称为墙南村,居住城墙之北的村子称为墙北村,现隶属山阳区新城街道办事处。

  山阳城

  该村所处之山阳古城,古称山阳城,始建于战国时期,经过秦、两汉、东汉、曹魏、西晋、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等朝代,在北齐时废弃,使用了近1000年。东汉末年,魏王曹丕废汉献帝,封其为山阳公,以山阳城为其食邑。从有关文献及城墙遗址的夯土层看,山阳城主要为汉代所筑。建筑雄伟,结构合理,城墙坚固,利于防御,反映了汉代劳动人民夯土建筑的高超技艺,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规模方面的实物例证。另外,考古专家还发现,古山阳城作为汉代为数不多的中等城市之一,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砖砌城墙的东汉故城,也是我国城池中城墙最宽的城池。其城墙底部最宽达65米,堪称中国古代城池中的一个精品。1963年,山阳故城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墙南村所处之地,其历史悠久。据《后汉书·郡国志》载,周文王子蔡叔监殷,食邑于河内,山阳有蔡城,或曰蔡叔邑。春秋战国时期,山阳城先后为晋国、魏国的重要城邑。在正史中均有记载。作为佐证,有一个重要发现,那便是在这里发掘出一枚目前世界上十分罕见的战国山阳布币。另外,发掘出铜箭头及被穿射的人头骨,为战国以前的遗物。

  小满碑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缪毒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大小皆决于毐。”

  嫪毐的地盘为现在的焦作、济源全境,按理说应该满足了,可他仍贪得无厌,还想当王称皇、君临天下,并开始图谋不轨。传说他在小麦抽穗灌浆的小满时节,施诡计让人在封地人口聚集居住处挖了一口井,旁边竖起一通石碑,将石碑与水井机关暗连。晃动石碑,井水就动,借此宣扬他要当皇帝是上天和神的旨意。

  据墙南村王兰州老人介绍,小满井和小满碑,位于该村村东南部。小满井深三四米,小满碑高约2米,两者相距五六米。每到小满时节前后10天左右,人们晃动石碑,井里的水就会晃动,并发出响声。尤其是清晨或夜深人静时,用手指戳点石碑,井水也会晃动。因此,人们称之为小满井和小满碑。

  传说汉代有一年,瘟疫流行。山阳公就用从云台山采来的柴胡、冬凌草、鸡头参、石精等药材投入小满井中,用浸泡药材的井水给人治病,效果很好。可惜,后来小满碑被打碎,小满井也被填平,成为人们的遗憾。

  藏梅寺

  藏梅寺又名法明寺,始建于北齐,金代时更名为法明寺。原有建筑已毁,现存乾隆47年(公元1782年)“重修法明寺大佛殿中殿,并金桩神像碑记”一通。传说藏梅寺有四大特色:

  一是梅园。寺边跨院,是个很大的梅园。梅树早春开花,万紫千红清香怡人。二是行医。寺院代代方丈都是名医,寺中有极乐堂,施舍良药,普渡众生。三是坐城。就是说寺庙的山门,原来坐落于南边城墙上,所以叫寺坐城。四是庙会。每月逢八,就是农历初八、十八、二十八,以寺院为中心,举行庙会。四面八方的客商云集此地,到山阳做买卖,很是热闹。

  据《修武县志》有关藏梅寺的记载,相传王仙芝濮阳作乱,黄巢率盗应之,驻兵于此。乾符二年(875),王仙芝在长垣起兵,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在山阳城内法明寺举兵响应。民间流传,黄巢在山阳城埋有库银,数量与位置为“九库十三缸,不是城沿就城中”。故而,有挖宝者不断在此探宝。

  另有传说,赤眉军被打败后,有幸存者先逃到山阳区中星街道寺河村鸿门寺,后又隐藏到藏梅寺。为何选藏梅寺藏身?大概是“眉”与“梅”谐音的缘故。

  人字槐

  墙南村汤王庙遗址上有一棵800多年的古槐树。古槐是一棵连理槐,高约20米,树身离地面约1米处,一东一西两个树根分别扎入土中,呈“人”字形,往上则合成了一棵树,当地人称其为“人字古槐”。古槐还因宛如一对情人相抱,被当地人称为“鸳鸯树”或“夫妻树”。

  相传,宋朝年间,墙南村有一财主叫丁万财,家有千金丁玉槐。一天,丁万财请来村里穷书生樊壮槐到家里写对联。樊壮槐到财主家后写了三副对联。丁玉槐看到壮槐书法好,人也长得英俊,顿生爱慕之情。

  樊壮槐也被丁玉槐的美貌所打动,两人开始幽会。时隔不久,此事被丁万财发现。丁万财遂叫家丁把玉槐严加看管起来。一天晚上,玉槐瞅准机会,摆脱了家丁的看管,偷偷约壮槐来到小河边。正当两人抱头哭泣时,丁万财带人找来了。丁万财一把推开壮槐,指着河边相距几米远的两棵小槐树对玉槐说:“除非这两棵槐树能长到一起,否则,你永远不能嫁给这个穷鬼。”

  就因为这句话,壮槐每天晚上偷偷带上竹竿,将两棵小槐树撑向对方,然而两棵槐树始终长不到一起。他们俩决定殉情,留下遗言,分别要求家人把自己埋在这两棵槐树下面。家人感念其情,把他们分别埋在两棵槐树下面。第二天,村里人惊奇地发现,两棵槐树竟然在一夜之间长在了一起。

  关帝庙

  关帝庙现位于南水北调绿化带内,东西宽30米,南北长40米,面积1200平方米。关帝庙原有正殿4间,坐北面南,原建筑已毁。现原址上新盖卷棚及大殿各三间,卷棚西墙根立有乾隆十年“创建关帝庙碑记”1通。碑高131厘米,宽51厘米,厚21厘米,碑文楷书,记载了乾隆三年本村会首刘泽永等人修建关帝庙的起因及经过。院内的倒栽槐,树龄1000余年,树高7米,胸围2.85米,平均冠幅9米。相传为唐、宋时期栽种在汤王庙内,后来汤王庙改名为关帝庙。该树似龙凤呈祥,又称“龙凤槐”。

  这座庙曾两次搬迁。关帝庙碑记显示,墙南村有关帝庙,原系汤王庙之东配殿。落款时间为乾隆十年。而第二次搬迁是在2012年,根据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关帝庙从南向北移动了100米。

  这里能建关帝庙源于这样一段传说:村有一书生进京赶考,走之前和待王村一位好友到待王关帝庙求关老爷保佑及第,后二人均考中。墙南书生被派往一偏远地方为官,转眼过去一年。某日,该书生思乡心切,夜不能寐,恍惚中看到关老爷骑着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从天而降,对书生说:“我看你思乡心切,有心帮你一把。你拽着我的马尾巴,闭上眼睛,我今晚就送你回家。”书生闻言照办。过了一会儿,他听到关老爷喊他“睁眼”。他睁眼一看,果真到了自家村子里。后来,他就在关老爷坐骑落地的地方修建了这座关帝庙。

  城隍庙

  墙南村的城隍庙,传说是刘邦打天下时留下的古迹。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城隍庙,供奉的是中国第一个城隍爷——纪信。民间传说,莫辨真伪。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纪信,字成,本是秦朝县令。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之后不久,纪信就脱下官服,投奔到刘邦帐下当了一名部将。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欲杀刘邦。张良令樊哙入席,保护刘邦。刘邦借口如厕离席,纪信、陈平等人保护刘邦走小路飞快回营。之后,纪信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很快成为刘邦信任和将士们爱戴的将军。

  楚汉争霸后,山阳城内建起了城隍庙,供奉城隍爷纪信。经过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城隍庙屡废屡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1946年,城隍庙毁于战乱。近年来,城隍庙得以重建,新建的城隍庙前后两进院落,由大殿和东西配殿组成,建有左钟亭、右鼓亭。2014年8月5日,墙南村城隍庙遗址及碑刻公布为焦作市文物保护点。

  墙南村建城隍庙供奉纪信,据说与村中的刘氏宗族和樊哙后人有关。

  汉献帝来到山阳城后,专门为樊姓家族规划建设了樊巷,樊巷还建有樊氏宗祠。到了2010年,樊氏宗祠由于长期得不到维修,破败得不成样子。樊氏后裔、山阳故城文化研究会长樊照辉,自费修复了樊氏祠堂,现在已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山阳故里的墙南村,已经承载了山阳文化几千年的发展,今天如何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来进一步延续山阳故城的文明与辉煌?山阳人民翘首以待!

(本文得到樊照辉、杨晓剑、杨保星、陈利战、杨保安、王兰州、李庆保等人的大力支持)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