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希望所在;攻坚,力量所在;乡村,重心所在;振兴,目标所在。
一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让古温大地焕发了新颜。2015年,温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余万、贫困村23个,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3194元。数年奋战、不懈努力,温县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7倍,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今天,乘势而上的温县,正努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笔一笔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一个脱贫户的故事:走出困境,自力更生
“以前给党和社会添了麻烦,这两年就想着加把劲多干些。”在温县祥云镇大玉兰村村民白小香家的鞋帮加工车间,七八个工人正蹬着缝纫机加工鞋帮。白小香一边搬运半成品一边说,“有病不算啥,只要心不穷,日子就过不穷。”
今年53岁的白小香一人拉扯三个孩子生活。2015年,作为家庭顶梁柱的她被检查出患有癌症,家里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孩子学费也没了着落。党的扶贫政策让白小香享受了大病托底救助,也解决了孩子们的学费,还安排专职家庭医生给她看病。
病情得到控制后,白小香就开始想办法脱贫。2016年,大玉兰村村委会和扶贫工作组帮她筹措资金5万多元购置一批缝纫机,她做起了鞋帮加工生意。2017年,她家实现脱贫。“从最初的一个人做鞋帮,到现在为近10人提供就业岗位,她不仅甩掉了‘贫困帽’,还成为十里八村的致富能手。”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南方说。
白小香一家的变化,正是温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缩影。
温县精准落实帮扶政策,不断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健康扶贫方面,实施乡村医疗机构达标升级,推行“两定制兜底线”模式,资助贫困户参保率达100%;教育扶贫方面,资助困难家庭学生6.5万人次;住房保障方面,推行“三建一兜底”危房改造模式,实现存量危房清零;社会保障方面,用足低保兜底政策,在应纳尽纳的前提下,实施“精准差额救助”。此外,建成6个医养中心和155个幸福院,做好失智失能重度残疾人的集中医养和年老贫困人口的日间照护工作。
一个扶贫基地的发展:规模增大,创收多样
“从3月份提鱼苗到现在将近7个月,终于等来了今年鲈鱼的出塘,这7个鱼塘每个预计能出鱼12500公斤!”在位于温县番田镇秦庄村的田间综合体产业扶贫基地鲈鱼养殖区,鲈鱼群时而腾起,荡起的水花飞溅到塘中“赶鱼”的工人身上,这“牧海耕渔”的场景让蔡庄村养殖户蔡天虎喜不自禁。
田间综合体产业扶贫基地是番田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高效农业而打造的“试验田”,包括鲈鱼养殖区和葡萄种植采摘区。鱼塘边的葡萄大棚内,只见粗壮遒劲的葡萄架上,挂满如珠似翠的阳光玫瑰葡萄,前来采摘、购买葡萄的群众络绎不绝。这个2017年12月底建成投用的项目,2018年即获得很好的收益,年纯盈利50余万元,实现周边段村、秦庄村、番田村、王庄村共85个贫困户整体脱贫,并起到辐射性和示范性的带动作用。
田间综合体产业扶贫基地,只是温县众多扶贫基地中的一个。
温县注重治本造血,始终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巩固产业支撑方面,充分发挥“一药一种”优势,用好集体经济合作社改革成果,把产业项目由到村到户调整为到乡到村带户;巩固就业支撑方面,推行脱贫人口“精准培训+推荐岗位+跟踪服务”就业模式,实现有意愿脱贫劳动力培训就业全覆盖;巩固金融支撑方面,完善普惠金融“一平台四体系”,建成普惠金融服务站189个,齐鲁村镇银行推出“产业振兴之村集体经济贷”,支持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
一个个在古温大地涌现的扶贫基地、扶贫工厂、扶贫车间,拓宽了贫困人群的增收渠道,巩固着脱贫攻坚成果。
一个村庄的变迁:环境整治,靓丽宜居
党旗红、生态绿、发展蓝、服务金、民生橙、安乐银……走进温县黄河街道东张王庄村,曲径通幽、花木繁茂,掩映在游园繁花绿树间的党建综合体。这里既是党员“补钙蓄能”的“家门口党校”、承载村庄发展变迁的“生动记忆”,又是积蓄“振兴力量”的“强磁场”。
“这个游园之前是一块闲置林地,杂草丛生,环境脏乱,群众意见很大。”东张王庄村党支部书记郑万田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村整治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壮大集体经济,通过清产核资、股权量化、成立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了130多万元,一个落后村变成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该县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巷巷通”,实现2公里半径“村村通”班车,建成“四好农村路”1071公里,被评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县262个村建成高标准的党建综合体和便民服务中心,教育、文化、电力、广播电视、宽带网络、邮政快递、清洁能源等全部通达;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运行,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加快推进,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和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县、农村垃圾治理达标县等称号。
温县广袤的乡村,一条条绿色廊道直通农家,一座座游园书屋自成风景,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一片片特色林果生机盎然,一张张如花笑靥绽放幸福……脱贫攻坚的蝶变数不胜数,乡村振兴的故事正在发生。温县县委书记杨磊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温县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持续开展‘消薄’行动,充分发挥人才潜能,深入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工程,着力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记者 陈 彬 通讯员 崔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