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0年专题区 > 我们的节日七夕 > 正文

2020年专题区

七夕有爱更“乞巧”
更新时间:2020-8-24 18:27:3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七夕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星纪崇拜,进而升华为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故事。七夕之夜成为少女祭祀星神、祈求心灵手巧的浪漫之夜。

  七夕节俗的丰富与圆满是在六朝时期。六朝时期关于七夕有多种生动地记述,晋人周处《风土记》描述了民间七夕节俗的生动场景:七月七日,其夜将庭院洒扫干净,摆上茶几饭桌,设酒脯时果,说河鼓、织女二星神此夕相会。守夜的人都隐怀私愿,向上天表达你的求富、求贵、求寿或者求子的愿望。汉魏以后,七夕主要成为表达女性愿望、比试与展示女性巧艺的节日。

  七夕乞巧习俗丰富多样,除了仰观星汉,乞求富贵子嗣、容颜美好外,心灵手巧是传统社会对女性的特别要求。甘肃陇南西和以撒花瓣的方式乞巧,乞巧歌词,“巧娘娘,快给我姐妹赐花瓣,莫赐宝贝莫赐钱,赐我一副巧心眼”。巧心眼属于心智之巧,巧妇是民间社会推崇的偶像。古代“妇功”同样重要,它强调女性纺织、针线等技艺的掌握。因此,七夕乞巧在后代特别重视女性手艺的精巧。近代山东有拜巧姐乞巧,唱乞巧歌:“我请巧姐吃桃子,巧姐教我缝袍子。我请巧姐吃李子,巧姐教我学纺织。我请巧姐吃甜瓜,巧姐教我学绣花。”穿针乞巧是自汉代以来的七夕乞巧项目,月夜穿针要求快、准、巧,这是难度很高的技术活。在民间还有一个特别的园艺乞巧方式,那就是种巧芽。人们在七夕之前,培植豆芽或麦芽,到七夕活动期间,妇女带着各自精心培植的作品,奉献给巧娘娘,同时让大家品评,看谁的巧芽长得茁壮顺溜,谁就得巧。这是种植技艺的比试,是对女性智慧的激发与农事技艺成果的肯定。

  当代社会在传统节日复兴过程,人们对七夕节重新发生兴趣。七夕节再次得到社会重视。七夕节是全球化过程中中国节日重振的典型之一,它直接应对的是西方的情人节。中国本来没有情人的概念,中国重视的是家族社会关系,节日服务于这种家族文化需要。20世纪末叶以来,西方节庆文化进入中国,情人节受到年轻人青睐。由于西方节日的启发,或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发现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中有两情相悦的节日元素,于是对七夕进行改造,有意识地遗忘乞巧节俗,扩张男女相会的节俗传说,提出七夕为中国情人节或爱情节的说法。但是,这些以两性交往为七夕主题的节日改造对于纯正的传统七夕节来说是有偏差的。因为传统七夕以乞巧为主,所有活动围绕女性之“巧”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祈求展开。

  七夕作为传统的女性节日,在当代社会要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既传承历史文化传统,也要变革创新。

  其一,复兴传统乞巧内涵、重视手工实践。乞巧是传统七夕的重要内容,七夕乞巧活动主要强调人们的心灵手巧。当代社会虽然在乞巧形式上不一定追求古制,但可效法古意,利用七夕节日调动人们对手工技艺的兴趣,以巧艺展示与巧技竞赛的方式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欲望与创造动力,磨炼心智,在技巧的比试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将七夕节作为传承技艺传统、倡导重视技艺实践的民俗节日,结合中小学教学中的手工课与课外兴趣教学活动开展七夕乞巧的展示与竞赛,如手工小制作、美术作品、小的技术发明、电脑动画、程序设计等。

  其二,传扬牛郎织女传说,强调爱情忠贞。将七夕作为两性交往的时机与两性伦理、情感教育的特别时间。七夕节因为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被认为是中国的爱情节,两情相悦与相互守望是七夕的主题之一。七夕节俗中强调男女的彼此欣赏,为青年男女的正常交往提供时机与空间。同时七夕也强调人们对感情的忠贞,这种忠贞经受着时间流逝与空间分隔的考验。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的情感生活面临着比传统社会更大的挑战,一方面两性交往合作的机会增多,所面临的情感困扰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学习与工作的原因,情侣常常分隔两地。在这样的社会境遇面前,七夕所承载的牛郎织女矢志不渝的爱情传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依托七夕节作适当的两性伦理与两性情感的社会教育,同时倡导男女情感忠贞、家庭和美的社会风气。

  七夕节在早期是庭院式乞巧节日,唐宋时期,演变为社会节日,明清时期七夕节回归庭院。到了当代,七夕节由家庭节日重新扩张为社会节日,人们可以在七夕节的仪式展演与人际交流,加强地方社会的联系,活跃与丰富地方民众生活。(萧 放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子课题“社会转型期文化习俗及生活方式的嬗变与重构”成果之一)

文章编辑:陈东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七夕有爱更“乞巧”
    2020-8-24 18:27:3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七夕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星纪崇拜,进而升华为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故事。七夕之夜成为少女祭祀星神、祈求心灵手巧的浪漫之夜。

      七夕节俗的丰富与圆满是在六朝时期。六朝时期关于七夕有多种生动地记述,晋人周处《风土记》描述了民间七夕节俗的生动场景:七月七日,其夜将庭院洒扫干净,摆上茶几饭桌,设酒脯时果,说河鼓、织女二星神此夕相会。守夜的人都隐怀私愿,向上天表达你的求富、求贵、求寿或者求子的愿望。汉魏以后,七夕主要成为表达女性愿望、比试与展示女性巧艺的节日。

      七夕乞巧习俗丰富多样,除了仰观星汉,乞求富贵子嗣、容颜美好外,心灵手巧是传统社会对女性的特别要求。甘肃陇南西和以撒花瓣的方式乞巧,乞巧歌词,“巧娘娘,快给我姐妹赐花瓣,莫赐宝贝莫赐钱,赐我一副巧心眼”。巧心眼属于心智之巧,巧妇是民间社会推崇的偶像。古代“妇功”同样重要,它强调女性纺织、针线等技艺的掌握。因此,七夕乞巧在后代特别重视女性手艺的精巧。近代山东有拜巧姐乞巧,唱乞巧歌:“我请巧姐吃桃子,巧姐教我缝袍子。我请巧姐吃李子,巧姐教我学纺织。我请巧姐吃甜瓜,巧姐教我学绣花。”穿针乞巧是自汉代以来的七夕乞巧项目,月夜穿针要求快、准、巧,这是难度很高的技术活。在民间还有一个特别的园艺乞巧方式,那就是种巧芽。人们在七夕之前,培植豆芽或麦芽,到七夕活动期间,妇女带着各自精心培植的作品,奉献给巧娘娘,同时让大家品评,看谁的巧芽长得茁壮顺溜,谁就得巧。这是种植技艺的比试,是对女性智慧的激发与农事技艺成果的肯定。

      当代社会在传统节日复兴过程,人们对七夕节重新发生兴趣。七夕节再次得到社会重视。七夕节是全球化过程中中国节日重振的典型之一,它直接应对的是西方的情人节。中国本来没有情人的概念,中国重视的是家族社会关系,节日服务于这种家族文化需要。20世纪末叶以来,西方节庆文化进入中国,情人节受到年轻人青睐。由于西方节日的启发,或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发现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中有两情相悦的节日元素,于是对七夕进行改造,有意识地遗忘乞巧节俗,扩张男女相会的节俗传说,提出七夕为中国情人节或爱情节的说法。但是,这些以两性交往为七夕主题的节日改造对于纯正的传统七夕节来说是有偏差的。因为传统七夕以乞巧为主,所有活动围绕女性之“巧”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祈求展开。

      七夕作为传统的女性节日,在当代社会要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既传承历史文化传统,也要变革创新。

      其一,复兴传统乞巧内涵、重视手工实践。乞巧是传统七夕的重要内容,七夕乞巧活动主要强调人们的心灵手巧。当代社会虽然在乞巧形式上不一定追求古制,但可效法古意,利用七夕节日调动人们对手工技艺的兴趣,以巧艺展示与巧技竞赛的方式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欲望与创造动力,磨炼心智,在技巧的比试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将七夕节作为传承技艺传统、倡导重视技艺实践的民俗节日,结合中小学教学中的手工课与课外兴趣教学活动开展七夕乞巧的展示与竞赛,如手工小制作、美术作品、小的技术发明、电脑动画、程序设计等。

      其二,传扬牛郎织女传说,强调爱情忠贞。将七夕作为两性交往的时机与两性伦理、情感教育的特别时间。七夕节因为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被认为是中国的爱情节,两情相悦与相互守望是七夕的主题之一。七夕节俗中强调男女的彼此欣赏,为青年男女的正常交往提供时机与空间。同时七夕也强调人们对感情的忠贞,这种忠贞经受着时间流逝与空间分隔的考验。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的情感生活面临着比传统社会更大的挑战,一方面两性交往合作的机会增多,所面临的情感困扰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学习与工作的原因,情侣常常分隔两地。在这样的社会境遇面前,七夕所承载的牛郎织女矢志不渝的爱情传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依托七夕节作适当的两性伦理与两性情感的社会教育,同时倡导男女情感忠贞、家庭和美的社会风气。

      七夕节在早期是庭院式乞巧节日,唐宋时期,演变为社会节日,明清时期七夕节回归庭院。到了当代,七夕节由家庭节日重新扩张为社会节日,人们可以在七夕节的仪式展演与人际交流,加强地方社会的联系,活跃与丰富地方民众生活。(萧 放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子课题“社会转型期文化习俗及生活方式的嬗变与重构”成果之一)

    文章编辑:陈东 
     
    相关信息:
    相伴70年,夫妻七夕话衷肠
    七夕节的斗巧习俗
    七夕当天吃什么
    民俗专家谈“七夕”
    重庆缙云山的“绿色辩证法”
    浙江衢州的乡村蝶变
    呼兰河畔“不走的工作队”
    浙北小镇的“美丽经济”
    清除“疙疙瘩瘩” 织密服务“针脚”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