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0年专题区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正文

2020年专题区

从“欠发达”到“绿富美”
——浙江衢州的乡村蝶变
更新时间:2020-8-12 10:12:29    来源:新华社

  从“欠发达”到“绿富美”,乡村发展需要怎么蝶变?地处浙西山区、钱塘江源头的衢州市,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找到了答案。

  近年来,浙江衢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实现“三农”高质量发展,在绿水青山中孕育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

  脱下“满身灰”,披上“生态绿”

  盛夏时节,在衢州市常山县三衢山脚下,辉埠镇路里坑村绿树成荫,微风拂过,传来阵阵清香。很难想象,如今绿意满满的“生态村”,曾经是个“灰头土脸”的“石灰村”。

  常山县开发利用石灰石资源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灰石产业飞速发展。在当地人的印象中,路里坑村总是灰蒙蒙的,听得最多的是开矿爆破声。“大家靠山吃山,基本都靠这满山的石灰石生活。”路里坑村村支书朱调威介绍,鼎盛时期该村有40余家石灰厂、碎石厂,从事石灰产业的村民近500人。

  为了留住绿水青山,2003年常山启动了艰难的石灰石产业整治,从最低端的立窑开始关停,渐次升级到对全产业链的清理。石灰窑关停后,空气变好了,来三衢山观光的游客渐成规模。

  2002年,在当地政府扶持下,村民刘志明开起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他将老房子改建成餐厅,承包了村里的池塘,供游客垂钓观光……见刘志明家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兴旺,村民们开始效仿。目前,全村有8家农家乐(民宿),2019年经营收入300多万元。

  近几年,衢州大力开展“治气攻坚战”“治水长效战”和“治土持久战”,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消除黑河臭河垃圾河、禁止河道采砂、达到生猪和水产生态环保养殖。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目共睹,2019年,衢州“五水共治”群众满意度居全省首位、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全省第二。

  “绿叶子”变成“红票子”

  走进衢州市开化县金星村,眼前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典型江南村落。全村拥有生态公益林5765亩,森林覆盖率达87%。造林时的艰辛,村委会主任李君历历在目。但如今看着满目绿水青山,他觉得一切都值了。“将‘绿叶子’变成‘红票子’,我们做到了!”李君自信地说。

  “过去村民的收入就是靠砍树和种植农作物,看天吃饭。村集体收入是个‘零鸭蛋’。”李君回忆,十年前村里露天厕所、垃圾池随处可见。

  2008年,金星村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村集体的近万亩山林分给各家各户,村民足不出村就有稳定收入。村民们的积极性高涨,他们像种田一样种山,像种菜一样种树。很快,林木葱茏,荒山不见了。现在的金星村村道全部硬化到户,排污一户一管、垃圾不落地,村里年人均纯收入从不到6000元增长到2万多元。

  这是衢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缩影。如今,衢州的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71.5%以上,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省首个“两山”实践示范区等称号。

  同时,衢州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6年超过全省平均增幅,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列,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和绿水青山相伴共同生长,如今的金星村更加像一个世外桃源。“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乡村振兴,我们肩上的担子会更重。”李君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更要带领村民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

  农民变主播、手机变农具

  作为浙江重要的生态屏障,随着直播的兴起,衢州的好山好水换来了当地农产品的走俏。在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乡村振兴综合体内,刚培训“出炉”的村播们正在镜头前找感觉。

  “我们这个面条是地道的手工面条,可以吃到小时候的味道……”推开直播间的房门,记者看到柯城区廿里镇塘底村村民王惠兰正在直播。今年51岁的王惠兰是一名新晋主播。现在她每天都来这里播上几个小时,聚人气、攒粉丝。

  今年4月,全国首个阿里巴巴村播学院在万田乡乡村振兴综合体“开学”,50名农民主播手持录取通知书,在这里踏上直播之路。村播学院的6个直播间设备齐全,村民只要带上自己的农货就能直接上直播。包括王惠兰在内,已经陆续有1000余名农民主播在这里学直播当“网红”。

  农民变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成了衢州农村的致富新模式。村播学院相关负责人孙伟介绍,衢州有不少优质的农产品,但过去销售渠道单一,现在村民们通过手机直播带着大家看村景、尝美食、购土货,促进了村民增收,“淘宝村播直播日”当天就实现销售额500多万元。

  今年疫情期间,村播学院成了大家的练兵场。农民主播纷纷通过直播进行销售,衢州应季农产品不仅销路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卖出了更好的价格。据了解,下一步,村播学院将面向浙江全省开展培训,计划今年培训农民主播一万名以上。


(记者 商意盈、许舜达、马剑)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从“欠发达”到“绿富美”
    ——浙江衢州的乡村蝶变
    2020-8-12 10:12:29    来源:新华社

      从“欠发达”到“绿富美”,乡村发展需要怎么蝶变?地处浙西山区、钱塘江源头的衢州市,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找到了答案。

      近年来,浙江衢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实现“三农”高质量发展,在绿水青山中孕育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

      脱下“满身灰”,披上“生态绿”

      盛夏时节,在衢州市常山县三衢山脚下,辉埠镇路里坑村绿树成荫,微风拂过,传来阵阵清香。很难想象,如今绿意满满的“生态村”,曾经是个“灰头土脸”的“石灰村”。

      常山县开发利用石灰石资源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灰石产业飞速发展。在当地人的印象中,路里坑村总是灰蒙蒙的,听得最多的是开矿爆破声。“大家靠山吃山,基本都靠这满山的石灰石生活。”路里坑村村支书朱调威介绍,鼎盛时期该村有40余家石灰厂、碎石厂,从事石灰产业的村民近500人。

      为了留住绿水青山,2003年常山启动了艰难的石灰石产业整治,从最低端的立窑开始关停,渐次升级到对全产业链的清理。石灰窑关停后,空气变好了,来三衢山观光的游客渐成规模。

      2002年,在当地政府扶持下,村民刘志明开起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他将老房子改建成餐厅,承包了村里的池塘,供游客垂钓观光……见刘志明家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兴旺,村民们开始效仿。目前,全村有8家农家乐(民宿),2019年经营收入300多万元。

      近几年,衢州大力开展“治气攻坚战”“治水长效战”和“治土持久战”,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消除黑河臭河垃圾河、禁止河道采砂、达到生猪和水产生态环保养殖。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目共睹,2019年,衢州“五水共治”群众满意度居全省首位、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全省第二。

      “绿叶子”变成“红票子”

      走进衢州市开化县金星村,眼前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典型江南村落。全村拥有生态公益林5765亩,森林覆盖率达87%。造林时的艰辛,村委会主任李君历历在目。但如今看着满目绿水青山,他觉得一切都值了。“将‘绿叶子’变成‘红票子’,我们做到了!”李君自信地说。

      “过去村民的收入就是靠砍树和种植农作物,看天吃饭。村集体收入是个‘零鸭蛋’。”李君回忆,十年前村里露天厕所、垃圾池随处可见。

      2008年,金星村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村集体的近万亩山林分给各家各户,村民足不出村就有稳定收入。村民们的积极性高涨,他们像种田一样种山,像种菜一样种树。很快,林木葱茏,荒山不见了。现在的金星村村道全部硬化到户,排污一户一管、垃圾不落地,村里年人均纯收入从不到6000元增长到2万多元。

      这是衢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缩影。如今,衢州的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71.5%以上,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省首个“两山”实践示范区等称号。

      同时,衢州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6年超过全省平均增幅,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列,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和绿水青山相伴共同生长,如今的金星村更加像一个世外桃源。“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乡村振兴,我们肩上的担子会更重。”李君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更要带领村民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

      农民变主播、手机变农具

      作为浙江重要的生态屏障,随着直播的兴起,衢州的好山好水换来了当地农产品的走俏。在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乡村振兴综合体内,刚培训“出炉”的村播们正在镜头前找感觉。

      “我们这个面条是地道的手工面条,可以吃到小时候的味道……”推开直播间的房门,记者看到柯城区廿里镇塘底村村民王惠兰正在直播。今年51岁的王惠兰是一名新晋主播。现在她每天都来这里播上几个小时,聚人气、攒粉丝。

      今年4月,全国首个阿里巴巴村播学院在万田乡乡村振兴综合体“开学”,50名农民主播手持录取通知书,在这里踏上直播之路。村播学院的6个直播间设备齐全,村民只要带上自己的农货就能直接上直播。包括王惠兰在内,已经陆续有1000余名农民主播在这里学直播当“网红”。

      农民变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成了衢州农村的致富新模式。村播学院相关负责人孙伟介绍,衢州有不少优质的农产品,但过去销售渠道单一,现在村民们通过手机直播带着大家看村景、尝美食、购土货,促进了村民增收,“淘宝村播直播日”当天就实现销售额500多万元。

      今年疫情期间,村播学院成了大家的练兵场。农民主播纷纷通过直播进行销售,衢州应季农产品不仅销路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卖出了更好的价格。据了解,下一步,村播学院将面向浙江全省开展培训,计划今年培训农民主播一万名以上。


    (记者 商意盈、许舜达、马剑)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