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1年专题区 > 聚焦精彩·争做焦作好网民 > 正文

2021年专题区

齐文举: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
更新时间:2021-4-21 9:04:17    来源:焦作晚报
 



  图① 齐文举(左)到脱贫户家中走访。



  图② 齐文举的座右铭。

  记者 杨景鹏 摄

  如何干好驻村第一书记?沉下心、扑下身,踏踏实实为群众办点实事!

  今年53岁的市文广旅局驻博爱县磨头镇东马村第一书记齐文举,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自2015年10月与省级贫困村东马村结缘,齐文举心中只有这一个信念。5年多来,他与村“两委”班子一起携手并肩,决战脱贫攻坚战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振兴路子、助力脱贫攻坚战役,心系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一桩桩、一件件实事见证驻村初心——

  26座蔬菜大棚变成了村民的致富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修建硬化5条出村、村内道路,修建村内排水管网、开展绿化亮化工程,新建村卫生室等,抓党建阵地、促乡村振兴,如今的东马村完成了美丽、富裕的嬗变,路更平、更宽了,文化活动更多、更丰富了,生活环境更美、更舒心了,村民交口称赞这位好书记。

  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暮春时节,春意阑珊。走在博爱县磨头镇东马村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上,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进入蔬菜大棚,见菜农忙着采摘西葫芦、洋白菜等蔬菜,驻村第一书记齐文举正在热情地帮助菜农采摘、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这26座蔬菜大棚是齐书记多方协调资金分两批建的,去年春季开始产生效益,村集体每年能落2万多元钱。钱虽不多,但这是东马村集体经济的零突破……”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保福说,蔬菜大棚为该村产业振兴开辟了路子,让村民承包大棚鼓起了腰包,脱贫群众有了公益岗位等,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脸上洋溢着笑容,脚上沾满了泥土,说话间,看着一车车蔬菜运往附近的蔬菜批发市场,齐文举才作稍事休息。“我经常来大棚里,看看蔬菜的长势,听听咱菜农有啥诉求、啥想法,顺便也搭把手……”齐文举笑着说。

  踏实肯干、为群众服务,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齐文举早已把自己变成了农民,变成了村里人。5年多来,从驻村工作队员到驻村第一书记,齐文举为东马村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倾注了大量心血。“刚来时,村里道路破败、没有路灯、污水横流,村委会院子里还住着几户村民,连个厕所都没有……”齐文举说,东马村有175户828口人,2017年经过精准识别,该村贫困人口共有7户31人。

  抓党建阵地建设、完善村里基础设施、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齐文举想方设法、各处“化缘”争取资金扶持,为东马村做了不少实事,件件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我们很感谢齐书记,你看我们村现在道路宽敞、路灯明亮,修建了排水管网,新打了6眼机井,还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无乱搭乱建、乱写乱画现象,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明显改善。”张保福说。

  真情帮扶温暖脱贫户

  心系贫困户,情牵扶贫路,是齐文举的真实写照。“我们要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找准帮扶的重点和难点,精准发力,才能做好精准帮扶工作。”齐文举说,2017年年底,东马村摘掉了贫困帽,剩下的3户贫困群众成了他最牵挂的人。

  “齐书记是我最感谢的人!”东马村脱贫户李春香感激地说。李春香身患子宫癌且眼睛有残疾,她的儿子、儿媳也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好在孙子和孙女健康。齐文举第一次到她家时,看到的情景可以用荒凉来形容:没有大门,没有院墙,没有厕所,房子没有门和窗,屋里只有几件简单的旧家具和基本生活用品。

  齐文举找到县人武部政委李建芳寻求帮助,驻村工作队和脱贫责任组全体成员专门针对李春香家制订了帮扶计划。让李春香的孙子、孙女享受教育扶贫政策,为他们全家办理低保手续,为李春香和儿子办理残疾证。在县人武部的资金支持下,为李春香家新建了大门楼和院墙,安装铝合金门窗、硬化院地、搭建车棚简易房,帮她家更换年久失修的屋内吊顶……在帮扶中,齐文举为她家的事操碎了心,跑前跑后,像亲人一样照顾李春香一家,所有政策他要看着一一落实,平时义务辅导、照看她家的孙子和孙女,农忙时帮忙干活。

  齐文举与脱贫户的感情在一点一滴帮扶中建立起来。齐文举是贫困大学生郭梦迪心中最亲近的“齐伯伯”。2015年开始,身在单亲家庭中的郭梦迪连连遭遇不幸,父亲重病、去世,她和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最困难的时刻,市文广旅局驻村工作队、博爱县人装部、博爱县爱心企业对郭梦迪一家伸出援助之手,为她家带来希望,不仅资助郭梦迪顺利读完大学,还帮助她介绍见习岗位……如今,郭梦迪在博爱县扶贫办工作,将这分爱心延续下去。

  文化扶贫润民心

  东马村村委会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里,就是齐文举的住处。这些年,这里就是他的“家”。“有了齐书记,村委会就有了人气,村民有事没事喜欢来找齐书记聊聊天,有新鲜蔬菜,自家炸的菜角、擀的面条,也往齐书记这儿送,大家就像一家人。”张保福说。

  驻村工作5年多来,齐文举坚持“五天四夜”,吃住在村。张保福告诉记者:“想尽一切办法让乡亲们脱贫致富,是驻村干部的初心,我们在齐老弟身上看到了这样的初心。”

  在齐文举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文化扶贫力度。文化扶贫有阵地,东马村党群服务中心、“七个一”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包括文化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广场、文化大舞台、党建宣传墙、文化活动器材、广播器材、体育设施器材。如今,该村文化服务中心设施齐全,图书室窗明几净,农业科技、健康养生和文学名著等各类书籍琳琅满目……

  为改变当地一些贫困户蹲墙根、晒太阳、一味伸手要补助的现象,工作队发挥文化部门优势,大力开展送戏曲、送文化下乡活动,把形式多样的节目送到村里,突出宣传党的政策,介绍脱贫致富经验。

  2018年暑假期间,在齐文举的牵线搭桥下,市文广旅局派出市文化馆两名艺术教师到东马村,义务为该村40多个孩子培训绘画和二胡课程。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连续三年来,这项文化扶贫工作不断丰富贫困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

  去年10月,经过齐文举的多方“化缘”,在爱心企业的支持下,东马村标准化卫生室投入使用,提升了东马村的医疗条件,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这些年的驻村工作,让我始终记得以真心对待群众,不管是脱贫攻坚战役,还是乡村振兴道路上,我要和东马村一起,朝着幸福大道往前奔!”齐文举说。

  ■记者手记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齐文举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驻村第一书记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在东马村,齐文举有很多称呼,有人叫他“文老弟”,有人叫他“小齐”,由齐文举主持建造的地下排水管网还被村民称为“文举”网。齐文举说,这是群众对他的信任。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齐文举为东马村发展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面对难题他多方“化缘”,借力助发展,总是竭尽所能,给东马村送大戏、扶产业、惠民生、搭平台、美环境,昔日贫困落后的东马村村民变富了,文化生活丰富了,村容村貌也变美了。

  他也收获了感动,比方说,下雪时,村民为他的车盖上塑料布,为村委会门前扫出一条路……齐文举感慨地说:“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用真心待群众,也换来群众的真心,我觉得挺幸福的。”

(记者 杨景鹏)

文章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齐文举: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
2021-4-21 9:04:17    来源:焦作晚报
 



  图① 齐文举(左)到脱贫户家中走访。



  图② 齐文举的座右铭。

  记者 杨景鹏 摄

  如何干好驻村第一书记?沉下心、扑下身,踏踏实实为群众办点实事!

  今年53岁的市文广旅局驻博爱县磨头镇东马村第一书记齐文举,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自2015年10月与省级贫困村东马村结缘,齐文举心中只有这一个信念。5年多来,他与村“两委”班子一起携手并肩,决战脱贫攻坚战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振兴路子、助力脱贫攻坚战役,心系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一桩桩、一件件实事见证驻村初心——

  26座蔬菜大棚变成了村民的致富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修建硬化5条出村、村内道路,修建村内排水管网、开展绿化亮化工程,新建村卫生室等,抓党建阵地、促乡村振兴,如今的东马村完成了美丽、富裕的嬗变,路更平、更宽了,文化活动更多、更丰富了,生活环境更美、更舒心了,村民交口称赞这位好书记。

  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暮春时节,春意阑珊。走在博爱县磨头镇东马村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上,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进入蔬菜大棚,见菜农忙着采摘西葫芦、洋白菜等蔬菜,驻村第一书记齐文举正在热情地帮助菜农采摘、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这26座蔬菜大棚是齐书记多方协调资金分两批建的,去年春季开始产生效益,村集体每年能落2万多元钱。钱虽不多,但这是东马村集体经济的零突破……”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保福说,蔬菜大棚为该村产业振兴开辟了路子,让村民承包大棚鼓起了腰包,脱贫群众有了公益岗位等,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脸上洋溢着笑容,脚上沾满了泥土,说话间,看着一车车蔬菜运往附近的蔬菜批发市场,齐文举才作稍事休息。“我经常来大棚里,看看蔬菜的长势,听听咱菜农有啥诉求、啥想法,顺便也搭把手……”齐文举笑着说。

  踏实肯干、为群众服务,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齐文举早已把自己变成了农民,变成了村里人。5年多来,从驻村工作队员到驻村第一书记,齐文举为东马村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倾注了大量心血。“刚来时,村里道路破败、没有路灯、污水横流,村委会院子里还住着几户村民,连个厕所都没有……”齐文举说,东马村有175户828口人,2017年经过精准识别,该村贫困人口共有7户31人。

  抓党建阵地建设、完善村里基础设施、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齐文举想方设法、各处“化缘”争取资金扶持,为东马村做了不少实事,件件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我们很感谢齐书记,你看我们村现在道路宽敞、路灯明亮,修建了排水管网,新打了6眼机井,还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无乱搭乱建、乱写乱画现象,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明显改善。”张保福说。

  真情帮扶温暖脱贫户

  心系贫困户,情牵扶贫路,是齐文举的真实写照。“我们要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找准帮扶的重点和难点,精准发力,才能做好精准帮扶工作。”齐文举说,2017年年底,东马村摘掉了贫困帽,剩下的3户贫困群众成了他最牵挂的人。

  “齐书记是我最感谢的人!”东马村脱贫户李春香感激地说。李春香身患子宫癌且眼睛有残疾,她的儿子、儿媳也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好在孙子和孙女健康。齐文举第一次到她家时,看到的情景可以用荒凉来形容:没有大门,没有院墙,没有厕所,房子没有门和窗,屋里只有几件简单的旧家具和基本生活用品。

  齐文举找到县人武部政委李建芳寻求帮助,驻村工作队和脱贫责任组全体成员专门针对李春香家制订了帮扶计划。让李春香的孙子、孙女享受教育扶贫政策,为他们全家办理低保手续,为李春香和儿子办理残疾证。在县人武部的资金支持下,为李春香家新建了大门楼和院墙,安装铝合金门窗、硬化院地、搭建车棚简易房,帮她家更换年久失修的屋内吊顶……在帮扶中,齐文举为她家的事操碎了心,跑前跑后,像亲人一样照顾李春香一家,所有政策他要看着一一落实,平时义务辅导、照看她家的孙子和孙女,农忙时帮忙干活。

  齐文举与脱贫户的感情在一点一滴帮扶中建立起来。齐文举是贫困大学生郭梦迪心中最亲近的“齐伯伯”。2015年开始,身在单亲家庭中的郭梦迪连连遭遇不幸,父亲重病、去世,她和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最困难的时刻,市文广旅局驻村工作队、博爱县人装部、博爱县爱心企业对郭梦迪一家伸出援助之手,为她家带来希望,不仅资助郭梦迪顺利读完大学,还帮助她介绍见习岗位……如今,郭梦迪在博爱县扶贫办工作,将这分爱心延续下去。

  文化扶贫润民心

  东马村村委会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里,就是齐文举的住处。这些年,这里就是他的“家”。“有了齐书记,村委会就有了人气,村民有事没事喜欢来找齐书记聊聊天,有新鲜蔬菜,自家炸的菜角、擀的面条,也往齐书记这儿送,大家就像一家人。”张保福说。

  驻村工作5年多来,齐文举坚持“五天四夜”,吃住在村。张保福告诉记者:“想尽一切办法让乡亲们脱贫致富,是驻村干部的初心,我们在齐老弟身上看到了这样的初心。”

  在齐文举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文化扶贫力度。文化扶贫有阵地,东马村党群服务中心、“七个一”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包括文化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广场、文化大舞台、党建宣传墙、文化活动器材、广播器材、体育设施器材。如今,该村文化服务中心设施齐全,图书室窗明几净,农业科技、健康养生和文学名著等各类书籍琳琅满目……

  为改变当地一些贫困户蹲墙根、晒太阳、一味伸手要补助的现象,工作队发挥文化部门优势,大力开展送戏曲、送文化下乡活动,把形式多样的节目送到村里,突出宣传党的政策,介绍脱贫致富经验。

  2018年暑假期间,在齐文举的牵线搭桥下,市文广旅局派出市文化馆两名艺术教师到东马村,义务为该村40多个孩子培训绘画和二胡课程。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连续三年来,这项文化扶贫工作不断丰富贫困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

  去年10月,经过齐文举的多方“化缘”,在爱心企业的支持下,东马村标准化卫生室投入使用,提升了东马村的医疗条件,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这些年的驻村工作,让我始终记得以真心对待群众,不管是脱贫攻坚战役,还是乡村振兴道路上,我要和东马村一起,朝着幸福大道往前奔!”齐文举说。

  ■记者手记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齐文举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驻村第一书记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在东马村,齐文举有很多称呼,有人叫他“文老弟”,有人叫他“小齐”,由齐文举主持建造的地下排水管网还被村民称为“文举”网。齐文举说,这是群众对他的信任。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齐文举为东马村发展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面对难题他多方“化缘”,借力助发展,总是竭尽所能,给东马村送大戏、扶产业、惠民生、搭平台、美环境,昔日贫困落后的东马村村民变富了,文化生活丰富了,村容村貌也变美了。

  他也收获了感动,比方说,下雪时,村民为他的车盖上塑料布,为村委会门前扫出一条路……齐文举感慨地说:“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用真心待群众,也换来群众的真心,我觉得挺幸福的。”

(记者 杨景鹏)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