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专题区
图① 冯运动(右二)在建三家属院召开居民议事会。
图② 冯运动的座右铭。
记者 杨景鹏 摄
在山阳区太行街道华盛社区,居民说起冯运动,总要竖起大拇指:“他心里装的全是社区和居民,为我们办的桩桩件件都是好事、实事!”
以社区为“家”,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工作中,今年47岁的冯运动13年扎根老旧社区,始终把居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居民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居民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全心全意当群众的贴身“管家”。干过社区主任、社区党委书记的他,如今是山阳区太行街道党工委下派华盛社区的第一书记,也是华盛社区和辉源社区“两委”干部的“导师”。
五加二、白加黑,他是社区永不停歇的“小陀螺”。在老旧小区改造、疫情防控一线,“导师帮带”促成长活动中,都留下了他奋战的足迹和奉献的身影。
■创新服务
首创“小白板+小板凳”工作模式
“咱们楼院水网改造基本完成,还有啥问题,大家都说说!”5月27日上午,冯运动带着他的议事儿“两件套”——小白板、小板凳,来到华盛社区建三家属院,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谈建议、说办法。
咱家事儿咱家议,“小白板+小板凳”还真是挺特别的。
这样的工作模式,正是冯运动首创的。
“社区事无小事,居民事无小事,大事小事都关乎百姓生活!”冯运动说,“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老旧小区改造提质以来,我们经常要进楼院听听百姓的心声,怎么谈事儿效率更高呢?我就带着小白板,方便记录群众的意见、建议,再带些板凳,方便大爷大妈们坐下来,大家一起来畅聊。”
这样的工作模式好不好,建三家属院的居民深有感触!
“冯书记为我们楼院的事儿没少操心,水网改造能进行到现在真是多亏他!”居民王麦香说。
今年春节前,建三家属院停水,123户居民吃水成了问题。冯运动知道后,多次进楼院召开“小白板+小板凳”议事会,并以社区的名义与水务公司对接。为了核算水费,他利用下班、休息时间,拿着手电筒一家一户地抄水表,与水务公司多番沟通,想尽办法解决问题,推进水网改造。
“你看,我们这单元楼的名字,和谐楼、和美楼、和睦楼,都是冯书记给我们起的!”居民王麦香开心地告诉记者。
如今,冯运动首创的“‘小板凳+小白板’ 咱家事儿咱家议”工作模式已经推广开来,成为山阳区太行街道基层自治的响亮品牌,并且在不断探索、优化升级中,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更大程度地让群众参与进来,成为小区改造提质的“智囊团”“主人翁”。别看“小板凳+小白板”“小”,却实实在在解决社区的“大”难题!
■尽心尽力 把居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社区事,看似小事,却是千家难、万家烦。
如何才能做好?
“社区工作难也不难,就看尽心不尽心!”冯运动说。
华盛社区是焦作市面积较大的社区,居民1万余人,而且成分非常复杂,辖有48个楼院,有物业管理的只有3个。基于社区如此之情况,坚持深入一线,走进小区、楼栋、单元才能把事干好,这始终是冯运动的工作标准。
“冯书记工作非常认真负责,给他说的事情从来都不会石沉大海。他都是尽力为居民办事!”北环路计生委小区居民议事会主任刘新春说。
始建于1997年的计生委小区有1栋楼、3个单元、35户居民。多年来,小区内各种基础设施老化、年久失修、屋顶破损,日常管理欠缺,小区环境脏乱。在去年老旧小区改造中,35户居民非常开心,但也有担忧:“我们小区所处的位置曾经是塌陷区,如果进行‘白改黑’,会不会不安全?”刘新春说。
居民的心声,就是冯运动工作的方向。他积极与住建部门、施工单位协商施工方案,最终,该小区没有进行“白改黑”,而是在原来基础上做了10厘米以上的水泥路面。去年10月,路面硬化完毕,小区居民走在宽敞平坦的路面上,非常满意。
“冯书记工作有多尽心,你们知道吗?因为居民不愿意用充电桩充电,嫌费用贵,他就多方想办法。”刘新春说。
这是怎么回事呢?
华盛社区党委书记王培真知道这个事儿,他和“师傅”冯运动在走访计生委小区时发现,小区改造后,安装了一批充电桩却得不到居民的认可,使用率较低。了解原因后得知,使用充电桩的费用比私拉电线充电高出1倍以上,超出了群众的预期支出。
找到原因后,冯运动与王培真联合小区党群议事会,经过多方对比,重新选择了充电费用低、社会评价度高的合作商,并邀请群众对新充电桩进行对比,最终证明充电桩使用费用和居民私拉电线费用基本持平,打消了群众的顾虑。如今,小区充电桩使用率达100%,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全心守护 甘做居民群众的“贴身管家”
作为一名社区干部、一名共产党员,疫情考验面前,冯运动挺身而出,守护居民安全。
去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冯运动和社区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加入到抗疫战争中。居家隔离人员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是大众眼中的“危险”,生活区域无人愿意靠近,冯运动却说:“我不上谁上?”于是,他为居家隔离户上门清理垃圾,定期配送蔬菜……
面对老旧楼院多、排房多、独楼多等问题,冯运动提出“化零为整”防疫管控措施,按照“社区小区100%实行围合封闭式管理”的要求,在较小楼院之间安装铁丝网,“化零为整”统一管理。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他的私人电话变成公共热线,每天接到工作、居民电话200余个,大到工作安排,小到收垃圾、送蔬菜,涵盖心理疏导等工作……连续奋战的日子,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由于工作时间长,且不能按时就餐,他经常以泡面充饥,还造成了慢性胃炎。可他“轻伤不下火线”,依旧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
全心守护居民群众,他更是困难群众生活中的“贴心人”。
居民孙胜利说:“冯书记就像是我妈的另一个儿子,在我们家困难的时候都是他伸手帮一把。”
对孙胜利来说,近年来,他们家的人几乎每年都跟医院打交道。母亲70多岁了,胃病、肝胆等身体部位接连进行手术,去年妻子也得了肿瘤。“冯书记了解我们家的情况后,给我妈办了低保,在我妈住院医保报销、大病救助的流程方面全力帮忙,逢年过节送来慰问品。我工作时回不了家,他给我妈送来面条、水果……”孙胜利感激不已。
今年3月份以来,太行街道选出3位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社区离任党组织书记做导师,冯运动就是其中一位。对此,冯运动说:“压力大,担子重,但我对社区工作感情深,愿意一直在社区工作下去,为居民群众服务,为社区工作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一滴水能映照出太阳的光芒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冯运动不惧风雨、无怨无悔,绘就了一幅基层工作者勇敢逆行的优美剪影;在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工作中,他首创“‘小板凳+小白板’ 咱家事儿咱家议”工作模式,点亮基层自治星……十几年如一日,他始终没忘记参加社区工作的初心:尽自己的力量,为居民们办点实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作为社区工作者,最应该做的事,毫无疑问是为居民服务。万家忧乐就在点滴小事上,做好这些应该做的事,也许不需要有多高的智慧和水平,但绝对看得出社区工作者是不是真心实意为居民着想、为居民服务。
冯运动就是这样一位把居民事情放“心”上的社区工作者。
(记者 杨景鹏)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图① 冯运动(右二)在建三家属院召开居民议事会。
图② 冯运动的座右铭。
记者 杨景鹏 摄
在山阳区太行街道华盛社区,居民说起冯运动,总要竖起大拇指:“他心里装的全是社区和居民,为我们办的桩桩件件都是好事、实事!”
以社区为“家”,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工作中,今年47岁的冯运动13年扎根老旧社区,始终把居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居民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居民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全心全意当群众的贴身“管家”。干过社区主任、社区党委书记的他,如今是山阳区太行街道党工委下派华盛社区的第一书记,也是华盛社区和辉源社区“两委”干部的“导师”。
五加二、白加黑,他是社区永不停歇的“小陀螺”。在老旧小区改造、疫情防控一线,“导师帮带”促成长活动中,都留下了他奋战的足迹和奉献的身影。
■创新服务
首创“小白板+小板凳”工作模式
“咱们楼院水网改造基本完成,还有啥问题,大家都说说!”5月27日上午,冯运动带着他的议事儿“两件套”——小白板、小板凳,来到华盛社区建三家属院,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谈建议、说办法。
咱家事儿咱家议,“小白板+小板凳”还真是挺特别的。
这样的工作模式,正是冯运动首创的。
“社区事无小事,居民事无小事,大事小事都关乎百姓生活!”冯运动说,“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老旧小区改造提质以来,我们经常要进楼院听听百姓的心声,怎么谈事儿效率更高呢?我就带着小白板,方便记录群众的意见、建议,再带些板凳,方便大爷大妈们坐下来,大家一起来畅聊。”
这样的工作模式好不好,建三家属院的居民深有感触!
“冯书记为我们楼院的事儿没少操心,水网改造能进行到现在真是多亏他!”居民王麦香说。
今年春节前,建三家属院停水,123户居民吃水成了问题。冯运动知道后,多次进楼院召开“小白板+小板凳”议事会,并以社区的名义与水务公司对接。为了核算水费,他利用下班、休息时间,拿着手电筒一家一户地抄水表,与水务公司多番沟通,想尽办法解决问题,推进水网改造。
“你看,我们这单元楼的名字,和谐楼、和美楼、和睦楼,都是冯书记给我们起的!”居民王麦香开心地告诉记者。
如今,冯运动首创的“‘小板凳+小白板’ 咱家事儿咱家议”工作模式已经推广开来,成为山阳区太行街道基层自治的响亮品牌,并且在不断探索、优化升级中,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更大程度地让群众参与进来,成为小区改造提质的“智囊团”“主人翁”。别看“小板凳+小白板”“小”,却实实在在解决社区的“大”难题!
■尽心尽力 把居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社区事,看似小事,却是千家难、万家烦。
如何才能做好?
“社区工作难也不难,就看尽心不尽心!”冯运动说。
华盛社区是焦作市面积较大的社区,居民1万余人,而且成分非常复杂,辖有48个楼院,有物业管理的只有3个。基于社区如此之情况,坚持深入一线,走进小区、楼栋、单元才能把事干好,这始终是冯运动的工作标准。
“冯书记工作非常认真负责,给他说的事情从来都不会石沉大海。他都是尽力为居民办事!”北环路计生委小区居民议事会主任刘新春说。
始建于1997年的计生委小区有1栋楼、3个单元、35户居民。多年来,小区内各种基础设施老化、年久失修、屋顶破损,日常管理欠缺,小区环境脏乱。在去年老旧小区改造中,35户居民非常开心,但也有担忧:“我们小区所处的位置曾经是塌陷区,如果进行‘白改黑’,会不会不安全?”刘新春说。
居民的心声,就是冯运动工作的方向。他积极与住建部门、施工单位协商施工方案,最终,该小区没有进行“白改黑”,而是在原来基础上做了10厘米以上的水泥路面。去年10月,路面硬化完毕,小区居民走在宽敞平坦的路面上,非常满意。
“冯书记工作有多尽心,你们知道吗?因为居民不愿意用充电桩充电,嫌费用贵,他就多方想办法。”刘新春说。
这是怎么回事呢?
华盛社区党委书记王培真知道这个事儿,他和“师傅”冯运动在走访计生委小区时发现,小区改造后,安装了一批充电桩却得不到居民的认可,使用率较低。了解原因后得知,使用充电桩的费用比私拉电线充电高出1倍以上,超出了群众的预期支出。
找到原因后,冯运动与王培真联合小区党群议事会,经过多方对比,重新选择了充电费用低、社会评价度高的合作商,并邀请群众对新充电桩进行对比,最终证明充电桩使用费用和居民私拉电线费用基本持平,打消了群众的顾虑。如今,小区充电桩使用率达100%,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全心守护 甘做居民群众的“贴身管家”
作为一名社区干部、一名共产党员,疫情考验面前,冯运动挺身而出,守护居民安全。
去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冯运动和社区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加入到抗疫战争中。居家隔离人员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是大众眼中的“危险”,生活区域无人愿意靠近,冯运动却说:“我不上谁上?”于是,他为居家隔离户上门清理垃圾,定期配送蔬菜……
面对老旧楼院多、排房多、独楼多等问题,冯运动提出“化零为整”防疫管控措施,按照“社区小区100%实行围合封闭式管理”的要求,在较小楼院之间安装铁丝网,“化零为整”统一管理。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他的私人电话变成公共热线,每天接到工作、居民电话200余个,大到工作安排,小到收垃圾、送蔬菜,涵盖心理疏导等工作……连续奋战的日子,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由于工作时间长,且不能按时就餐,他经常以泡面充饥,还造成了慢性胃炎。可他“轻伤不下火线”,依旧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
全心守护居民群众,他更是困难群众生活中的“贴心人”。
居民孙胜利说:“冯书记就像是我妈的另一个儿子,在我们家困难的时候都是他伸手帮一把。”
对孙胜利来说,近年来,他们家的人几乎每年都跟医院打交道。母亲70多岁了,胃病、肝胆等身体部位接连进行手术,去年妻子也得了肿瘤。“冯书记了解我们家的情况后,给我妈办了低保,在我妈住院医保报销、大病救助的流程方面全力帮忙,逢年过节送来慰问品。我工作时回不了家,他给我妈送来面条、水果……”孙胜利感激不已。
今年3月份以来,太行街道选出3位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社区离任党组织书记做导师,冯运动就是其中一位。对此,冯运动说:“压力大,担子重,但我对社区工作感情深,愿意一直在社区工作下去,为居民群众服务,为社区工作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一滴水能映照出太阳的光芒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冯运动不惧风雨、无怨无悔,绘就了一幅基层工作者勇敢逆行的优美剪影;在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工作中,他首创“‘小板凳+小白板’ 咱家事儿咱家议”工作模式,点亮基层自治星……十几年如一日,他始终没忘记参加社区工作的初心:尽自己的力量,为居民们办点实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作为社区工作者,最应该做的事,毫无疑问是为居民服务。万家忧乐就在点滴小事上,做好这些应该做的事,也许不需要有多高的智慧和水平,但绝对看得出社区工作者是不是真心实意为居民着想、为居民服务。
冯运动就是这样一位把居民事情放“心”上的社区工作者。
(记者 杨景鹏)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