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1年专题区 > 中信银行 > 正文
 
     

    2021年专题区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积极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活动
    更新时间:2025/3/18 17:25:33    来源:中信银行郑州分行

      为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安全放心的金融消费环境,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积极落实为民办实事举措,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推动金融知识直达群众。


      联合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

      为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青少年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3月11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河南省银行业协会、河南省公安厅反诈总队等机构牵头,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等11家银行、保险机构承办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校园”活动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维护权益”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将金融知识送进校园,中信银行郑州分行青年志愿者们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金融知识讲座,围绕“校园贷的危害”、“个人信息保护必修课”、“刷单返利危害大”、“AI换脸诈骗”等11个主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同学们了解金融知识,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此外,活动还设置了“金融知识大闯关”等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超过1000名同学参与了本次宣传活动。活动期间,河南监管局相关领导参观该行展台并进行互动体验,对该行宣传形式给予高度评价。

      组建“河洛春雨”金融志愿服务队

      在洛阳,3月14日-15日,中信银行洛阳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牵头组成“河洛春雨”志愿者服务队,走进洛阳城市阳台广场,联合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集中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条幅、布放宣传展架、发放折页、举办金融知识小课堂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普及防范电信诈骗、反洗钱、个人征信保护、存款保险制度、减费让利等相关金融知识,讲解“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不法中介乱象的危害。

      同时,该行还成立了多支金融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企业,开展“金融助企科技行”活动,为各类公司、企业员工提供信贷政策解读及风险防范知识宣传。走进学校,打造“消保服务小铺”等教育宣传阵地,为青少年开展接地气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走进人流密集场所,如洛阳高铁站、地铁站、文创景区等人流较大区域,针对流动人群开展“防范非法金融安全课”等金融教育宣传。走进乡镇,打造“金融便民服务站”,向广大农村群众传播最新金融知识,落实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组织人员借力“洛阳文旅热”,围绕“古都消保快闪”主题,拍摄体现地域文化的金融宣教视频,扩大金融宣教范围。

      悦享春日好时光,互动活动更贴心

      在南阳,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日风铃DIY活动吸引了众多客户参与。活动现场,客户们兴致勃勃地挑选材料,亲手制作的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奏响了春天的乐章。活动期间,银行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解析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常见陷阱,帮助消费者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大家纷纷表示,不仅体验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还学到了金融知识,更感受到了中信银行的用心服务。

      据悉,中信银行南阳分行在“3.15”期间,开展了“守护钱袋子,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主题宣传活动。网点内,LED屏、电子海报机循环播放“警惕电信诈骗”、“防范非法代理维权”等宣传标语及动画视频,吸引客户驻足观看,工作人员主动开展“一对一”答疑服务。该行还开展了“行长值大堂”特色活动,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意见。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丰富金融教育宣传的形式和内容,以实际行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消费者身边有温度的银行。

    (通讯员:蔡瑞琳 寇相如 雷光霞 梁讯)

    文章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积极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活动
    2025/3/18 17:25:33    来源:中信银行郑州分行

      为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安全放心的金融消费环境,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积极落实为民办实事举措,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推动金融知识直达群众。


      联合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

      为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青少年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3月11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河南省银行业协会、河南省公安厅反诈总队等机构牵头,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等11家银行、保险机构承办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校园”活动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维护权益”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将金融知识送进校园,中信银行郑州分行青年志愿者们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金融知识讲座,围绕“校园贷的危害”、“个人信息保护必修课”、“刷单返利危害大”、“AI换脸诈骗”等11个主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同学们了解金融知识,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此外,活动还设置了“金融知识大闯关”等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超过1000名同学参与了本次宣传活动。活动期间,河南监管局相关领导参观该行展台并进行互动体验,对该行宣传形式给予高度评价。

      组建“河洛春雨”金融志愿服务队

      在洛阳,3月14日-15日,中信银行洛阳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牵头组成“河洛春雨”志愿者服务队,走进洛阳城市阳台广场,联合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集中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条幅、布放宣传展架、发放折页、举办金融知识小课堂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普及防范电信诈骗、反洗钱、个人征信保护、存款保险制度、减费让利等相关金融知识,讲解“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不法中介乱象的危害。

      同时,该行还成立了多支金融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企业,开展“金融助企科技行”活动,为各类公司、企业员工提供信贷政策解读及风险防范知识宣传。走进学校,打造“消保服务小铺”等教育宣传阵地,为青少年开展接地气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走进人流密集场所,如洛阳高铁站、地铁站、文创景区等人流较大区域,针对流动人群开展“防范非法金融安全课”等金融教育宣传。走进乡镇,打造“金融便民服务站”,向广大农村群众传播最新金融知识,落实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组织人员借力“洛阳文旅热”,围绕“古都消保快闪”主题,拍摄体现地域文化的金融宣教视频,扩大金融宣教范围。

      悦享春日好时光,互动活动更贴心

      在南阳,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日风铃DIY活动吸引了众多客户参与。活动现场,客户们兴致勃勃地挑选材料,亲手制作的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奏响了春天的乐章。活动期间,银行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解析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常见陷阱,帮助消费者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大家纷纷表示,不仅体验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还学到了金融知识,更感受到了中信银行的用心服务。

      据悉,中信银行南阳分行在“3.15”期间,开展了“守护钱袋子,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主题宣传活动。网点内,LED屏、电子海报机循环播放“警惕电信诈骗”、“防范非法代理维权”等宣传标语及动画视频,吸引客户驻足观看,工作人员主动开展“一对一”答疑服务。该行还开展了“行长值大堂”特色活动,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意见。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丰富金融教育宣传的形式和内容,以实际行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消费者身边有温度的银行。

    (通讯员:蔡瑞琳 寇相如 雷光霞 梁讯)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