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3年专题 > “非遗里的新国潮”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 正文
 
     

    2023年专题

    当“魔童”哪吒遇见非遗剪纸
    更新时间:2025/3/13 10:39:30    来源:焦作日报

      当“魔童”哪吒遇见孟州非遗——剪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孟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孟州市河阳小学美术教师贾美玉,利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申公豹等人物形象,结合传统剪纸技艺,创作出不同样式的剪纸作品,让剪纸艺术再次受到关注。

      贾美玉自幼学习剪纸,创作出许多精美的剪纸作品,并将这一技艺融入日常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从而爱上剪纸艺术。

      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全球,哪吒成为当红的国漫明星,这也激发了贾美玉的创作灵感。新学期开学后,她带领学校剪纸社团的学生一起用剪纸艺术来表现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动漫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剪纸作品。

      谈及剪纸创作过程,贾美玉称,剪纸一般要经过画稿、定稿、剪刻等多道工序。剪刻时要注意由里向外、由小到大,细节部分需要刀、纸、手、脑巧妙配合。除了大眼睛、丸子头、脚踩风火轮的哪吒外,贾美玉和学生还剪出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其他人物,一个个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最难剪的不是哪吒,而是敖丙、结界兽,他们的装饰纹样太多了。”贾美玉笑着说。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哪吒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神话形象,两者的结合能让国风盛行,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贾美玉说,从春节期间的“过新年,剪窗花”传承活动,到农历正月十五“巧手迎春·剪绘中原”河南剪纸艺术专题展,再到如今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周边剪纸创作,这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孟州市文化馆的大力支持。

      如今,剪纸艺术在河阳小学已不仅仅是“一校一品”项目,更是孟州市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贾美玉希望通过剪纸作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技艺,让剪纸艺术熠熠生辉。

    记者 赵改玲 李锴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当“魔童”哪吒遇见非遗剪纸
    2025/3/13 10:39:30    来源:焦作日报

      当“魔童”哪吒遇见孟州非遗——剪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孟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孟州市河阳小学美术教师贾美玉,利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申公豹等人物形象,结合传统剪纸技艺,创作出不同样式的剪纸作品,让剪纸艺术再次受到关注。

      贾美玉自幼学习剪纸,创作出许多精美的剪纸作品,并将这一技艺融入日常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从而爱上剪纸艺术。

      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全球,哪吒成为当红的国漫明星,这也激发了贾美玉的创作灵感。新学期开学后,她带领学校剪纸社团的学生一起用剪纸艺术来表现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动漫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剪纸作品。

      谈及剪纸创作过程,贾美玉称,剪纸一般要经过画稿、定稿、剪刻等多道工序。剪刻时要注意由里向外、由小到大,细节部分需要刀、纸、手、脑巧妙配合。除了大眼睛、丸子头、脚踩风火轮的哪吒外,贾美玉和学生还剪出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其他人物,一个个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最难剪的不是哪吒,而是敖丙、结界兽,他们的装饰纹样太多了。”贾美玉笑着说。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哪吒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神话形象,两者的结合能让国风盛行,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贾美玉说,从春节期间的“过新年,剪窗花”传承活动,到农历正月十五“巧手迎春·剪绘中原”河南剪纸艺术专题展,再到如今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周边剪纸创作,这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孟州市文化馆的大力支持。

      如今,剪纸艺术在河阳小学已不仅仅是“一校一品”项目,更是孟州市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贾美玉希望通过剪纸作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技艺,让剪纸艺术熠熠生辉。

    记者 赵改玲 李锴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