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 国际 | 河南 | 焦作 | 社会 | 直播 | 网视 | 微视频 | 网评 | 汽车 | 房产 | 旅游 | 看报 | | 经典山阳
最新报道
      ·节令之美|秋分,感受古代中国科技之美2025-09-24
      2025年9月23日2时19分04秒,秋分。  说起秋分,就想到农谚。但农事都无需精确到秒。秋分不只是农事指南,更体现着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及测量技术的辉煌,隐含着一个建立于宏大宇宙观之上的科学思想系统。  秋分,我们一起分享古代中国科技之……
      ·秋分养生正当时,专家支招防病保健康2025-09-23
      9月23日将迎来秋分节气。随着秋分的到来,天气转凉、温差增大,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腹泻等疾病进入高发期,心血管疾病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科学应对秋季健康挑战?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专家进行解答……
      ·节令之美|白露:北疆沃野秋意浓2025-09-07
      7日将迎来秋季第三个节气“白露”。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当时间的脚步至此时节,北纬45度的黑龙江早已率先触摸到露水的温度。晨光初醒时,草叶间凝结的露珠如星子散落,黑土地在渐凉的秋风中披上银纱,一场属于寒温带的物候盛宴悄然启幕。  ……
      ·白露养生重在润燥、保暖、调畅情志2025-09-07
      7日将迎来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中医专家介绍,白露时节气温下降更明显、昼夜温差增大,容易诱发呼吸系统、心血管、皮肤和关节等方面的疾病,养生防病重在润燥、保暖和调畅情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杨涛介绍,白露时节我国北方“一……
      ·安度“夏秋之交” 处暑养生重在清热润燥2025-08-23
      23日迎来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中医专家介绍,这一时期“余热未清”“燥气初生”,养生防病重在平衡“清热”与“润燥”,固护肺脾,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董菲介绍,处暑处于夏秋之交,通常随着几场秋雨的到来……
      ·节令之美|处暑:稻浪千重待丰收2025-08-23
      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便迎来了处暑节气。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当南方仍徘徊在夏末的余热中时,北国黑龙江已悄然步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过渡时节。暑气渐退,凉意初生,黑土地上稻穗低垂,大豆鼓粒,一场关于丰收的序曲正……
      ·节令之美|立秋:稻花香里说丰年2025-08-06
      八月初的一个午后,台风“竹节草”影响减弱,副热带高压的骄阳重新笼罩沪郊大地,阳光、蓝天、白云、阵阵清风。  种植着香樟树的乡间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它们把一块块田地分割得整齐划一,宛如棋盘。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稻田,绿得望不到边际,绿得令人出……
      ·立秋养生贵在“收”2025-08-06
      7日将迎来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中医专家介绍,立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们需遵从秋季的养生方法,养阴润燥、收敛神气,其核心在于一个“收”字。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说……
      ·节令之美|大暑:细嗅荷香,金池纳凉2025-07-22
      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是一年当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
      ·大暑养生关键词:清暑、祛湿、养心2025-07-21
      22日将迎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中医专家认为,这一时节“暑、湿、热”三邪交织,易伤阳气、耗津液,扰乱脏腑功能,养生防病重在健脾祛湿、清热解暑、固护阳气。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梁莹介绍,大暑节气高温高湿,人体阳气随高温……
      ·三伏天“晒背”受追捧 专家提醒这样晒更科学2025-07-20
      7月20日入伏,三伏天正式开始,“晒背”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三伏天到底要不要晒背?怎么晒背?需要注意什么?记者采访了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专家。  “三伏天自然界阳气鼎盛,此时晒背补阳祛寒效果极佳。”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郭斌说,中医认为,背……
      ·小暑时节防“暑湿”2025-07-07
      7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中医专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头伏前后,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难耐,养生防病应从“暑”和“湿”两方面着眼,注重益气生津、健脾祛湿。  “中医理论认为,暑多夹湿,‘暑湿’二邪夹杂,容易……
      ·节令之美|小暑至,觅清凉2025-07-07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在夏日的热浪中,7月7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虽未达酷暑巅峰,却意味着天气开始炎……
      ·节令之美|不觉盛夏至,骄阳绿意浓2025-06-20
      不觉盛夏至,骄阳绿意浓。北京时间6月21日10时42分将迎来夏至节气。此时节,绿荫浓密,梅雨如烟,蛙鸣蝉吟,荷花绽放。  在天文学上,夏至是指太阳运行到距赤道最北处、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刻。对于生活在北半球的我们来说,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夏至过……
      ·星空有约|21日迎夏至:什么已“至”?什么未“至”?2025-06-19
      6月21日10时42分迎来夏至。这一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从天文学角度看,夏至的“至”是什么“至”?这一天又有什么未“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
      ·芒种时节如何防暑避虫?爱眼日怎样护眼?——国家卫生健康委解答关切2025-06-05
      6月5日迎来芒种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渐“湿热交蒸”,天气越来越热。如何科学防暑?怎样应对蚊虫孳生?爱眼日怎样护眼?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解答热点关切。      清补祛湿,静心养神  “芒种节气正……
      ·芒种时节多湿热 健脾祛湿清心火2025-06-04
      5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中医专家介绍,这一时期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闷热潮湿的环境易导致人体阳气外浮,湿邪内蕴,养生防病要注意健脾祛湿,静心养神。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佘远遥介绍,芒种时节,人体……
      ·节令之美|5日17时57分芒种:孟夏将尽 仲夏登场2025-06-04
      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57分将迎来芒种节气,意味着孟夏将尽,仲夏登场。农谚说:“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此时节,我国北方地区喜逢收麦,“一川麦浪镰初试,争得夏粮粒粒归”;南方地区则忙于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民以食为天,喜乐……
      ·牢记“小满”养生三法宝:祛湿、清热、防心火2025-05-23
      ……
      ·小满湿热交织季 健脾祛湿护健康2025-05-21
      21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中医专家介绍,这一时期我国普遍进入夏季气候模式,气温升高、雨量充沛,容易带来食欲减退、心烦易怒等健康问题,养生防病重在健脾祛湿、清热解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医师董国菊介绍,小满节气暑热……
      93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