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美食频道 > 美食资讯 > 正文
 
     

    美食频道

    靳贤书烧饼:祭灶日的烟火传奇
    更新时间:2025/1/24 11:23:43    来源:焦作日报

      在传统民间习俗中,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是一场重要的仪式,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记录着人们一代代的美食记忆。在这特殊的一天,烧饼往往是最受人关注的一种美味。



      

    上图 刘斌正在为顾客包装靳贤书烧饼。

      1月22日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冬日的寒意,焦作市非遗美食传人、靳贤书烧饼店老板刘斌就早早地赶到店里。平时烧饼店只是下午营业,为了赶制祭灶当天老顾客的订单,这几天刘斌和爱人及几位师傅每天早上就赶到店里,一忙就是一天。

      师傅们熟练地揉着面团,动作行云流水,百年传承的手艺在这一揉一搓间尽显功底。旁边的案板上摆放着新鲜的馅料,有香气四溢的五香馅,还有鲜美可口的甜馅,每一种都精心调配,只为给顾客带来纯正的味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路过烧饼店的人们,被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香气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老板,来两个烧饼!”不断有顾客进店购买,刘斌连连道歉:“不好意思,现在主要是赶订单,暂不零售。”

      据刘斌介绍,每年祭灶时,老顾客都会提前下订单。可因靳贤书烧饼制作繁杂,为了保证传统味道,他一直坚持手工制作,这样产量就上不去,保证不了零售。

      一对夫妇听说不能零售很遗憾,表示他们是从新区专门开车过来的,希望能匀给几个烧饼。刘斌和爱人商量一下,决定满足他们的需求,那对夫妻高兴地付了钱,满意地离开了。

      “这祭灶啊,吃烧饼是咱们的老传统了,代表着生活红红火火。”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来取定制的烧饼时,与记者聊起了祭灶的习俗,“以前生活条件不好,只有在祭灶的时候才能吃上热乎的烧饼。现在生活好了,可这传统不能忘呀。”

      店里,师傅一边往烧饼上刷油,一边将炉上颜色开始变深的烧饼夹放到下面的烤箱内。不一会儿,烤箱里便传出细微的“滋滋”声,那是烧饼在高温的烘烤下逐渐变得金黄酥脆的声音,也是祭灶节最动听的乐章。

      “出炉喽!”师傅拉开烤箱,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金黄色的烧饼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让人垂涎欲滴。记者接过一个五香味的烧饼,咬上一口,外酥里嫩,一股香味瞬间在口中散开,忍不住连连称赞。

      “靳贤书烧饼的味道就是不一样,不愧是非遗美食。每年祭灶时,我都来多订一些烧饼,家人平时也好这一口。”一位中年妇女笑着说。她手中的袋子里装着满满的烧饼,那是她对家人深深的爱。

      祭灶这一天,靳贤书烧饼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味蕾,更传承了古老的文化习俗。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纽带,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和家的温暖。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小城里,靳贤书烧饼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祭灶节,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美食记忆。

    (记者陈东明)

    文章编辑:李润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靳贤书烧饼:祭灶日的烟火传奇
    2025/1/24 11:23:43    来源:焦作日报

      在传统民间习俗中,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是一场重要的仪式,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记录着人们一代代的美食记忆。在这特殊的一天,烧饼往往是最受人关注的一种美味。



      

    上图 刘斌正在为顾客包装靳贤书烧饼。

      1月22日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冬日的寒意,焦作市非遗美食传人、靳贤书烧饼店老板刘斌就早早地赶到店里。平时烧饼店只是下午营业,为了赶制祭灶当天老顾客的订单,这几天刘斌和爱人及几位师傅每天早上就赶到店里,一忙就是一天。

      师傅们熟练地揉着面团,动作行云流水,百年传承的手艺在这一揉一搓间尽显功底。旁边的案板上摆放着新鲜的馅料,有香气四溢的五香馅,还有鲜美可口的甜馅,每一种都精心调配,只为给顾客带来纯正的味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路过烧饼店的人们,被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香气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老板,来两个烧饼!”不断有顾客进店购买,刘斌连连道歉:“不好意思,现在主要是赶订单,暂不零售。”

      据刘斌介绍,每年祭灶时,老顾客都会提前下订单。可因靳贤书烧饼制作繁杂,为了保证传统味道,他一直坚持手工制作,这样产量就上不去,保证不了零售。

      一对夫妇听说不能零售很遗憾,表示他们是从新区专门开车过来的,希望能匀给几个烧饼。刘斌和爱人商量一下,决定满足他们的需求,那对夫妻高兴地付了钱,满意地离开了。

      “这祭灶啊,吃烧饼是咱们的老传统了,代表着生活红红火火。”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来取定制的烧饼时,与记者聊起了祭灶的习俗,“以前生活条件不好,只有在祭灶的时候才能吃上热乎的烧饼。现在生活好了,可这传统不能忘呀。”

      店里,师傅一边往烧饼上刷油,一边将炉上颜色开始变深的烧饼夹放到下面的烤箱内。不一会儿,烤箱里便传出细微的“滋滋”声,那是烧饼在高温的烘烤下逐渐变得金黄酥脆的声音,也是祭灶节最动听的乐章。

      “出炉喽!”师傅拉开烤箱,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金黄色的烧饼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让人垂涎欲滴。记者接过一个五香味的烧饼,咬上一口,外酥里嫩,一股香味瞬间在口中散开,忍不住连连称赞。

      “靳贤书烧饼的味道就是不一样,不愧是非遗美食。每年祭灶时,我都来多订一些烧饼,家人平时也好这一口。”一位中年妇女笑着说。她手中的袋子里装着满满的烧饼,那是她对家人深深的爱。

      祭灶这一天,靳贤书烧饼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味蕾,更传承了古老的文化习俗。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纽带,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和家的温暖。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小城里,靳贤书烧饼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祭灶节,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美食记忆。

    (记者陈东明)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