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两会专题

    保护工业遗产 赓续城市文脉
    更新时间:2025/2/18 9:18:16    来源:焦作晚报

    新闻背景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又有两处工业遗址重新“活”过来,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蝶变。

    在原陶瓷三厂工业遗址上打造的陶三文化艺术园,位于焦辉路南侧、富康路西侧,占地约7.018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新奇特”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园。园区内,老陶瓷厂的原料球磨车间、配料房,变身为大食堂;原瓷库、石膏房,变身为陶瓷非遗传承人的“大师工坊”;5座烟囱变身灯光秀场……每一处细节,无不体现“工业里的乡愁,灯火里的陶三”这一文化定位。

    在原“258兵工厂”旧址上打造的平东里城市休闲地,位于民主中路、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斜对面,占地约2.53万平方米,经营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商业街区。1938年建的苏联专家楼、齿轮制造分厂的螺纹磨工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产机器……该街区保留了旧元素,实现新旧共存,文旅与商业融合。

    这两处工业遗址成功“复活”的共同之处,是以保护工业遗产为基础,打造极具年代感、怀旧风的环境,让游客穿越历史与现实,寻味工业乡愁。

    代表委员建议

    市人大代表董颖说,工业遗址以及遗产,不仅承载着几代工人的记忆和情感,也是城市工业文明的历史见证、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依托,保护工业遗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市在保护和利用好工业遗产方面,已积累不少成功经验。为了让更多工业遗产变成文旅“新名片”,我市要加快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利用的系统化、法治化进程;在保护的前提下深度挖掘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推动工业遗产合理规划开发,实现旅游价值。

    市政协委员栗洁认为,保护工业遗产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工业遗产的高质量开发和利用,要在三个方面发力:首先,在项目建设中要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保护好工业遗产;其次,要将工业遗产开发和利用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摈弃大拆大建,努力化废为宝;最后,不仅要重建设,更要重经营,多措并举运营好工业遗产项目,提升项目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未来展望

    王封矿遗址被打造成“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焦作电厂异地迁建后遗留下来的两个凉水塔被打造成实景演出秀场、多处文保点位被“打包”建设成焦作·百年矿业遗址公园……近年来,我市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已经有成功案例和丰富经验。

    近日,焦作电厂获授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这为我市提升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水平,让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展现新光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未来,我市将进一步整合老工业旧址资源,提升老工业旧址遗存保护和利用价值,叠加“工业+文旅”“工业+数字”等产业创新内容,激活城市消费新动能,焕发城市文旅新活力,走出一条以工业文化创意引领都市休闲旅游消费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李晓军

    文章编辑:杨铭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保护工业遗产 赓续城市文脉
    2025/2/18 9:18:16    来源:焦作晚报

    新闻背景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又有两处工业遗址重新“活”过来,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蝶变。

    在原陶瓷三厂工业遗址上打造的陶三文化艺术园,位于焦辉路南侧、富康路西侧,占地约7.018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新奇特”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园。园区内,老陶瓷厂的原料球磨车间、配料房,变身为大食堂;原瓷库、石膏房,变身为陶瓷非遗传承人的“大师工坊”;5座烟囱变身灯光秀场……每一处细节,无不体现“工业里的乡愁,灯火里的陶三”这一文化定位。

    在原“258兵工厂”旧址上打造的平东里城市休闲地,位于民主中路、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斜对面,占地约2.53万平方米,经营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商业街区。1938年建的苏联专家楼、齿轮制造分厂的螺纹磨工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产机器……该街区保留了旧元素,实现新旧共存,文旅与商业融合。

    这两处工业遗址成功“复活”的共同之处,是以保护工业遗产为基础,打造极具年代感、怀旧风的环境,让游客穿越历史与现实,寻味工业乡愁。

    代表委员建议

    市人大代表董颖说,工业遗址以及遗产,不仅承载着几代工人的记忆和情感,也是城市工业文明的历史见证、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依托,保护工业遗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市在保护和利用好工业遗产方面,已积累不少成功经验。为了让更多工业遗产变成文旅“新名片”,我市要加快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利用的系统化、法治化进程;在保护的前提下深度挖掘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推动工业遗产合理规划开发,实现旅游价值。

    市政协委员栗洁认为,保护工业遗产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工业遗产的高质量开发和利用,要在三个方面发力:首先,在项目建设中要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保护好工业遗产;其次,要将工业遗产开发和利用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摈弃大拆大建,努力化废为宝;最后,不仅要重建设,更要重经营,多措并举运营好工业遗产项目,提升项目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未来展望

    王封矿遗址被打造成“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焦作电厂异地迁建后遗留下来的两个凉水塔被打造成实景演出秀场、多处文保点位被“打包”建设成焦作·百年矿业遗址公园……近年来,我市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已经有成功案例和丰富经验。

    近日,焦作电厂获授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这为我市提升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水平,让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展现新光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未来,我市将进一步整合老工业旧址资源,提升老工业旧址遗存保护和利用价值,叠加“工业+文旅”“工业+数字”等产业创新内容,激活城市消费新动能,焕发城市文旅新活力,走出一条以工业文化创意引领都市休闲旅游消费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李晓军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