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想象力”变“生产力” 科幻产业点燃未来引擎
更新时间:2024/5/20 10:25:46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想象力”变“生产力” 科幻产业点燃未来引擎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余里

  5月17日至19日,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活动在四川成都举办,500余名科幻作家、学者、从业者和科幻迷共话前沿科技、畅想宇宙未来。中国科幻产业正经历哪些变化和机遇?科幻“想象力”如何变成“生产力”?记者和与会科幻大咖们聊了聊这些问题。

   从文学类型到产业生态 科幻版图不断扩大

  《我们的元宇宙》《萌爷爷讲生命故事》……与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套开的2024少儿科幻大会,接连举行了8场少儿科幻图书签约仪式或新书发布会、推介会。

  “少儿科幻整体呈现出创作量与出版量双增长趋势。”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崔昕平指出,2023年度,少儿科幻图书出版物(初版)种数达到209种,较2022年度增长了近一倍,其中,本土图书达166种。

  4月底发布的《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132.9亿元,同比增长29.1%。而2016年首次统计时,这一数字仅为100亿元。8年来,科幻产业已经形成了科幻阅读、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五大典型业态。

  “科幻本身的形式和内容都蕴含新质生产力的因素,给许多产业带来启发和机遇。”科幻作家韩松对此有深切体会,“我的作品被制作成了漫画、游戏、动漫电影,这种体验是单纯文字不具备的,向综合发展是科幻今后的趋势。”

  近年来,以《三体》《流浪地球》破圈出海为代表,科幻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不断上升,科幻小说、电影、游戏、文旅等多元业态蓬勃发展,科幻产业的辐射效应明显增强。

  “我们正在进入科技引领发展的时代,需要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千亿的体量还非常小,中国科幻产业未来大有可为。”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说,社会对科幻产业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将涌现出更多的作家、更多的作品、更新的业态。

   从科幻IP到科幻地标 产业新业态加速涌现

  今年以来,由科幻作家陈楸帆的短篇小说《开光》改编的先锋实验戏剧正在德国巡演。“科幻奇观化、思辨性、沉浸式的美学与叙事适合进行跨媒介形态的开发。”陈楸帆告诉记者,他还在与文旅地产项目深度合作,将科幻叙事与科技设计、实景演出及娱乐体验相结合。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更加关注人与科技的关系。科幻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驱动力,正在赋能越来越多的产业和项目。”科幻内容生产机构“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姬少亭发现,这几年,科幻的跨产业特征愈发明显,公司的业务对象从生活用品到商业建筑类型广泛。

  从科幻IP的转化到“科幻+文旅”“科幻+教育”……科幻的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延伸,并与其他行业产业碰撞融合,形成新的业态。

  北京首钢园,成都郫都区,重庆钓鱼城……当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押宝”科幻这一产业驱动力,打造科幻地标、科幻之城,把“科幻力”真正落地为“生产力”。

  成都市郫都区科创新城科幻大道旁,总面积千余亩的世界科幻公园中央,坐落着本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的主场地——“星云”造型的成都科幻馆。自今年1月底正式开馆以来,这里已接待公众超25万人次,成为市民参与科幻活动的重要载体。

  “通过科创、科幻、科普融合,促进科幻文化融入城市文化。”郫都区科协主席白云介绍,郫都区制定“科幻产业中心十年行动计划”,聚焦科幻IP运营、科幻影视等“科幻+产业”,签约引进一批重大科幻产业项目和科幻机构,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培育科幻企业50家,泛科幻产业规模近40亿元。

   从想象力到生产力 面向未来的科幻新动能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19日上午,出席本届星云奖的科幻作家们参观了位于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并与科研人员交流。这一核聚变装置,去年实现了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

  从“海洋石油982”钻井平台到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近年来,大国重器、科研院所接连向科幻作家敞开大门。多位专家表示,科技发展和科研突破为科幻创作提供不竭的创意灵感,科幻创作者提出的想法和可能性,也启发和促进着真实科研工作的开展。

  “国家大力发展的未来产业中,很多都是非常科幻的产业。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科学……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暂时还没有接触到,但是在科幻作品中常见的产业。”科幻学者三丰说,在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科幻文化起到预演或推演的作用,让大众提前知晓新技术将带来的影响。

  韩松也认为,科幻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扮演着“启示者”“前瞻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将科幻创意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通过向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推广科幻,培养出更多有好奇心、想象力、创新力和扎实科学基础的一代人。”

  专家表示,将想象力转变为新质生产力,还要为创业者创造更多同科技专家、科幻作家交流的机会和渠道,让更多有价值的创新以产业进化的方式、社会进步的方式开花结果。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想象力”变“生产力” 科幻产业点燃未来引擎
2024/5/20 10:25:46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想象力”变“生产力” 科幻产业点燃未来引擎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余里

  5月17日至19日,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活动在四川成都举办,500余名科幻作家、学者、从业者和科幻迷共话前沿科技、畅想宇宙未来。中国科幻产业正经历哪些变化和机遇?科幻“想象力”如何变成“生产力”?记者和与会科幻大咖们聊了聊这些问题。

   从文学类型到产业生态 科幻版图不断扩大

  《我们的元宇宙》《萌爷爷讲生命故事》……与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套开的2024少儿科幻大会,接连举行了8场少儿科幻图书签约仪式或新书发布会、推介会。

  “少儿科幻整体呈现出创作量与出版量双增长趋势。”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崔昕平指出,2023年度,少儿科幻图书出版物(初版)种数达到209种,较2022年度增长了近一倍,其中,本土图书达166种。

  4月底发布的《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132.9亿元,同比增长29.1%。而2016年首次统计时,这一数字仅为100亿元。8年来,科幻产业已经形成了科幻阅读、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五大典型业态。

  “科幻本身的形式和内容都蕴含新质生产力的因素,给许多产业带来启发和机遇。”科幻作家韩松对此有深切体会,“我的作品被制作成了漫画、游戏、动漫电影,这种体验是单纯文字不具备的,向综合发展是科幻今后的趋势。”

  近年来,以《三体》《流浪地球》破圈出海为代表,科幻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不断上升,科幻小说、电影、游戏、文旅等多元业态蓬勃发展,科幻产业的辐射效应明显增强。

  “我们正在进入科技引领发展的时代,需要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千亿的体量还非常小,中国科幻产业未来大有可为。”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说,社会对科幻产业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将涌现出更多的作家、更多的作品、更新的业态。

   从科幻IP到科幻地标 产业新业态加速涌现

  今年以来,由科幻作家陈楸帆的短篇小说《开光》改编的先锋实验戏剧正在德国巡演。“科幻奇观化、思辨性、沉浸式的美学与叙事适合进行跨媒介形态的开发。”陈楸帆告诉记者,他还在与文旅地产项目深度合作,将科幻叙事与科技设计、实景演出及娱乐体验相结合。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更加关注人与科技的关系。科幻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驱动力,正在赋能越来越多的产业和项目。”科幻内容生产机构“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姬少亭发现,这几年,科幻的跨产业特征愈发明显,公司的业务对象从生活用品到商业建筑类型广泛。

  从科幻IP的转化到“科幻+文旅”“科幻+教育”……科幻的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延伸,并与其他行业产业碰撞融合,形成新的业态。

  北京首钢园,成都郫都区,重庆钓鱼城……当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押宝”科幻这一产业驱动力,打造科幻地标、科幻之城,把“科幻力”真正落地为“生产力”。

  成都市郫都区科创新城科幻大道旁,总面积千余亩的世界科幻公园中央,坐落着本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的主场地——“星云”造型的成都科幻馆。自今年1月底正式开馆以来,这里已接待公众超25万人次,成为市民参与科幻活动的重要载体。

  “通过科创、科幻、科普融合,促进科幻文化融入城市文化。”郫都区科协主席白云介绍,郫都区制定“科幻产业中心十年行动计划”,聚焦科幻IP运营、科幻影视等“科幻+产业”,签约引进一批重大科幻产业项目和科幻机构,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培育科幻企业50家,泛科幻产业规模近40亿元。

   从想象力到生产力 面向未来的科幻新动能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19日上午,出席本届星云奖的科幻作家们参观了位于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并与科研人员交流。这一核聚变装置,去年实现了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

  从“海洋石油982”钻井平台到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近年来,大国重器、科研院所接连向科幻作家敞开大门。多位专家表示,科技发展和科研突破为科幻创作提供不竭的创意灵感,科幻创作者提出的想法和可能性,也启发和促进着真实科研工作的开展。

  “国家大力发展的未来产业中,很多都是非常科幻的产业。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科学……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暂时还没有接触到,但是在科幻作品中常见的产业。”科幻学者三丰说,在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科幻文化起到预演或推演的作用,让大众提前知晓新技术将带来的影响。

  韩松也认为,科幻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扮演着“启示者”“前瞻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将科幻创意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通过向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推广科幻,培养出更多有好奇心、想象力、创新力和扎实科学基础的一代人。”

  专家表示,将想象力转变为新质生产力,还要为创业者创造更多同科技专家、科幻作家交流的机会和渠道,让更多有价值的创新以产业进化的方式、社会进步的方式开花结果。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