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地震进入活跃期?震后如何自救?专家详解
    更新时间:2025/3/31 10:04:54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题:地震进入活跃期?震后如何自救?专家详解

      新华社记者周圆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地震为何破坏力大、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震后自救有哪些误区?对此,应急管理领域专家进行详解。

       此次地震为何破坏力大?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分析认为,此次地震位于缅甸弧地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剧烈碰撞,导致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缩短,形成喜马拉雅造山带。缅甸弧地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构造结,地壳构造变形强烈且地震活动性强,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构造单元和断层,是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统计显示,1900年以来,此次震中附近3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为1912年5月23日缅甸境内的8.0级地震。

      据了解,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震级地震。

      “这次地震是发生在地壳内部一次典型的浅源地震,它的破裂面可能会出入地表,引起地表强烈震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认为,这个断裂带附近就是缅甸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倒塌,给应急救援带来了比较严峻的考验。

       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震级数据为何有差异?

      今年以来,全球发生17次6级及以上地震,近期多地发生地震,这是否意味着地球已经进入了活跃震动期?

      “全球的地震活动今年以来总体上来讲比往年要低。从目前的情况,很难说这次地震之后地球是处于地震活跃阶段。”高孟潭说。

      针对同一场地震,中国地震台网通常会先后发布“自动测定”和“正式测定”两条信息,二者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有轻微差别,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解释,第一次“自动测定”是计算机通过读取和分析地震仪器监测的数据,快速计算得出的一次参考“三要素”,即发震时间、震中、震级。第二次“正式测定”则是由科学家通过人工计算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得出的“精确答案”,因此两次信息会有轻微差别。

      此外,同一场地震中,不同机构给出的震级有时会有所出入。业内人士表示,这背后有诸多影响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使用的震级标度不同,例如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矩震级等,“不同震级标度,好比不同的尺子,量出来的震级就会有所偏差。”

       震后如何自救?

      “地震具有瞬间发生、破坏性强、次生灾害严重等特点,掌握自救技能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马宝成提示,大家牢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快速撤离”的避险原则。

      在室内时,要快速判断自己所处位置和震动状况,就近躲避在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屋内,近水不近火,保护头颈部;不要站在窗边和阳台上,以免被坠落物体伤害,若在教室或图书馆,远离书架,躲避在书桌下方,双手抓紧桌腿;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不要乘坐电梯、跳楼或破窗而出,要选择步行下楼。

      在户外时,尽快到开阔地带;远离高大建筑物,避开楼房、玻璃幕墙、立交桥、过街天桥、高烟囱和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建筑物或易跌落的大型物件;远离水坝、陡峭山崖以及易燃易爆、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工厂或设施等。

      马宝成介绍,如果被埋压,要保持镇定、保存体力,可以用石块敲击等方式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平时加强演练,多学习防震避险知识,共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此外,专家也提醒了一些地震逃生避险应注意的误区。

      误区一:发生地震后,不顾实际情况马上往户外逃

      如果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应首选室内避震。地震发生在瞬时,人在出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伤的概率较大;屋顶的砖瓦、广告牌、玻璃墙等也都有倒塌的危险;住在高层的人如果都同时往外逃,容易发生混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误区二:躲入衣柜等家具里

      大衣柜虽然结实,但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到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误区三: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可以节省体力

      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是很危险的,这样会使身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废墟等物体击中的几率比站着时要大,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灵活活动。最好姿势是双手护头、曲身侧卧(保护脊椎)。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地震进入活跃期?震后如何自救?专家详解
    2025/3/31 10:04:54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题:地震进入活跃期?震后如何自救?专家详解

      新华社记者周圆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地震为何破坏力大、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震后自救有哪些误区?对此,应急管理领域专家进行详解。

       此次地震为何破坏力大?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分析认为,此次地震位于缅甸弧地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剧烈碰撞,导致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缩短,形成喜马拉雅造山带。缅甸弧地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构造结,地壳构造变形强烈且地震活动性强,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构造单元和断层,是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统计显示,1900年以来,此次震中附近3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为1912年5月23日缅甸境内的8.0级地震。

      据了解,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震级地震。

      “这次地震是发生在地壳内部一次典型的浅源地震,它的破裂面可能会出入地表,引起地表强烈震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认为,这个断裂带附近就是缅甸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倒塌,给应急救援带来了比较严峻的考验。

       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震级数据为何有差异?

      今年以来,全球发生17次6级及以上地震,近期多地发生地震,这是否意味着地球已经进入了活跃震动期?

      “全球的地震活动今年以来总体上来讲比往年要低。从目前的情况,很难说这次地震之后地球是处于地震活跃阶段。”高孟潭说。

      针对同一场地震,中国地震台网通常会先后发布“自动测定”和“正式测定”两条信息,二者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有轻微差别,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解释,第一次“自动测定”是计算机通过读取和分析地震仪器监测的数据,快速计算得出的一次参考“三要素”,即发震时间、震中、震级。第二次“正式测定”则是由科学家通过人工计算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得出的“精确答案”,因此两次信息会有轻微差别。

      此外,同一场地震中,不同机构给出的震级有时会有所出入。业内人士表示,这背后有诸多影响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使用的震级标度不同,例如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矩震级等,“不同震级标度,好比不同的尺子,量出来的震级就会有所偏差。”

       震后如何自救?

      “地震具有瞬间发生、破坏性强、次生灾害严重等特点,掌握自救技能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马宝成提示,大家牢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快速撤离”的避险原则。

      在室内时,要快速判断自己所处位置和震动状况,就近躲避在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屋内,近水不近火,保护头颈部;不要站在窗边和阳台上,以免被坠落物体伤害,若在教室或图书馆,远离书架,躲避在书桌下方,双手抓紧桌腿;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不要乘坐电梯、跳楼或破窗而出,要选择步行下楼。

      在户外时,尽快到开阔地带;远离高大建筑物,避开楼房、玻璃幕墙、立交桥、过街天桥、高烟囱和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建筑物或易跌落的大型物件;远离水坝、陡峭山崖以及易燃易爆、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工厂或设施等。

      马宝成介绍,如果被埋压,要保持镇定、保存体力,可以用石块敲击等方式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平时加强演练,多学习防震避险知识,共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此外,专家也提醒了一些地震逃生避险应注意的误区。

      误区一:发生地震后,不顾实际情况马上往户外逃

      如果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应首选室内避震。地震发生在瞬时,人在出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伤的概率较大;屋顶的砖瓦、广告牌、玻璃墙等也都有倒塌的危险;住在高层的人如果都同时往外逃,容易发生混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误区二:躲入衣柜等家具里

      大衣柜虽然结实,但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到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误区三: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可以节省体力

      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是很危险的,这样会使身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废墟等物体击中的几率比站着时要大,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灵活活动。最好姿势是双手护头、曲身侧卧(保护脊椎)。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