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焦作网谈 > 2023年焦作网谈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盘岭穿山 大道通衢
    旅游公路助力乡村文旅多元发展
    更新时间:2024/12/16 10:50:49    来源:焦作日报

      “如果我们不是住进了山里,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家乡太行山的秋天有这么美,满山的红叶,还有沿路整片的黄叶树林,我和几个朋友卖咖啡的小院子,就在焦作北边太行山的半山腰……”我市网友“北山青年小郭”在自己的短视频社交账号中这样介绍。凭借着太行山自然资源的优势,该视频收获了网友们的不吝“点赞”。

      裸露的岩壁、破裂的砖瓦、荒废的残垣……曾经无人问津的焦作“后山沟”,却被一群年轻人“捣鼓”出了新花样。“00后”网友“北山青年小郭”和朋友在修武县西村乡板窑河村建起了“北山青年·山村咖啡店”。一年多的时间,他们用年轻人独有的眼光与思维将其打造成了扫除“喧嚣”、假日放松休闲的网红打卡地,每到周末,小院里便坐满了来喝咖啡的游客。

      位于修武县西村乡的板窑河村、孤山村,在不少社交平台被网友们评选为“半山腰上的歇脚地儿”。“唯美”“文艺范”“好喝的咖啡”等热搜标签,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打卡”。

      “周末隐匿在山林之中喝上一杯咖啡,对着不远处的柿子树发呆,看着身边跑过的山羊群,感受暖阳洒在身上的温暖,卸下一周的疲惫,好不惬意。”网友“小袋鼠”在短视频评论区这样说。

      修武县西村乡工作人员介绍,窑河村、孤山村等山村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大山深处,自古山路崎岖,居民受制于翻山越岭之苦,生活极其不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很多村民都迁移下山了,几个村子几乎变成了“荒村”。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市以太行山旅游为重点的连接景区、名镇名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特色村的闭环式山水旅游公路修到了村口,古村落与周边生态环境融合并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刚开始,只是徒步的驴友到村里拍照打卡,随着旅游公路的修通,骑行、摩友、自驾游、旅行团各类游客络绎不绝,很多年轻人看到了商机,纷纷开始回流山村创业,现在周边的几个村落有咖啡馆、茶馆、客栈,正在逐渐形成规模,村里人的腰包也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

      纵览焦作旅游公路环线,太行石屋、竹林水乡、莫沟土窑、寨卜昌古建或围合相依,或鳞次栉比,与田地、河流、山峦交错相映,滋养着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怀川文化。

    记者 李润生

    新闻编辑:刘佳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盘岭穿山 大道通衢
    旅游公路助力乡村文旅多元发展
    2024/12/16 10:50:49    来源:焦作日报

      “如果我们不是住进了山里,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家乡太行山的秋天有这么美,满山的红叶,还有沿路整片的黄叶树林,我和几个朋友卖咖啡的小院子,就在焦作北边太行山的半山腰……”我市网友“北山青年小郭”在自己的短视频社交账号中这样介绍。凭借着太行山自然资源的优势,该视频收获了网友们的不吝“点赞”。

      裸露的岩壁、破裂的砖瓦、荒废的残垣……曾经无人问津的焦作“后山沟”,却被一群年轻人“捣鼓”出了新花样。“00后”网友“北山青年小郭”和朋友在修武县西村乡板窑河村建起了“北山青年·山村咖啡店”。一年多的时间,他们用年轻人独有的眼光与思维将其打造成了扫除“喧嚣”、假日放松休闲的网红打卡地,每到周末,小院里便坐满了来喝咖啡的游客。

      位于修武县西村乡的板窑河村、孤山村,在不少社交平台被网友们评选为“半山腰上的歇脚地儿”。“唯美”“文艺范”“好喝的咖啡”等热搜标签,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打卡”。

      “周末隐匿在山林之中喝上一杯咖啡,对着不远处的柿子树发呆,看着身边跑过的山羊群,感受暖阳洒在身上的温暖,卸下一周的疲惫,好不惬意。”网友“小袋鼠”在短视频评论区这样说。

      修武县西村乡工作人员介绍,窑河村、孤山村等山村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大山深处,自古山路崎岖,居民受制于翻山越岭之苦,生活极其不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很多村民都迁移下山了,几个村子几乎变成了“荒村”。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市以太行山旅游为重点的连接景区、名镇名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特色村的闭环式山水旅游公路修到了村口,古村落与周边生态环境融合并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刚开始,只是徒步的驴友到村里拍照打卡,随着旅游公路的修通,骑行、摩友、自驾游、旅行团各类游客络绎不绝,很多年轻人看到了商机,纷纷开始回流山村创业,现在周边的几个村落有咖啡馆、茶馆、客栈,正在逐渐形成规模,村里人的腰包也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

      纵览焦作旅游公路环线,太行石屋、竹林水乡、莫沟土窑、寨卜昌古建或围合相依,或鳞次栉比,与田地、河流、山峦交错相映,滋养着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怀川文化。

    记者 李润生

    新闻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