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第五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郑举行
“老外”视角讲述真实中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沈剑奇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蕊
10月25日晚,第五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郑州举行,共有96部作品从全球近6万部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其中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的作品《华为的100张面孔(海外篇)》斩获最高荣誉评委会大奖。
第五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由中国外文局、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承办。中外创作者围绕“行至世界,发现中国”“身在中国,纪录你我”“宜居城市,美丽乡村”“食见中国,吃遍全球”“郑州奇妙游”“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等主题展开创作,通过充满奇思妙想的短视频作品,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呈现河南发展的蓬勃生机。
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共征集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万部作品,投稿作品平台阅读量达到4.3亿。经专业评委三轮评审,最终产生评委会大奖作品1部、单元奖获奖作品36部、单项奖获奖作品7部、优秀作品52部。河南国际传播中心作品《洋学生学太极》获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单元二等奖。
获奖作品主题多样、形式各异,但都贵在真实。大赛评审、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李智说,创作者们真听、真看、真感受,“外嘴”说真心话,使得作品在传播中激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形成了“双向奔赴”。
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说:“我和河南很有缘分,刚来中国时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在郑州拍的。”他建议河南在国际传播中更好发挥文化资源禀赋优势,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他表示,自己也正考虑创作一部有关黄河的纪录片。
来自瑞典的自媒体博主米丽亚姆·福林是首届大赛评委会大奖的获得者。本届比赛,她的作品获得最佳故事奖。“2015年我到复旦大学学习,在此期间认识了我的中国丈夫。现在我们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在青海西宁的农村。我用镜头记录我们的故事,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分享到海外社交平台。许多网友都很喜欢,说我做的事情很有价值。”她说。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第五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郑举行
“老外”视角讲述真实中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沈剑奇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蕊
10月25日晚,第五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郑州举行,共有96部作品从全球近6万部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其中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的作品《华为的100张面孔(海外篇)》斩获最高荣誉评委会大奖。
第五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由中国外文局、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承办。中外创作者围绕“行至世界,发现中国”“身在中国,纪录你我”“宜居城市,美丽乡村”“食见中国,吃遍全球”“郑州奇妙游”“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等主题展开创作,通过充满奇思妙想的短视频作品,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呈现河南发展的蓬勃生机。
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共征集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万部作品,投稿作品平台阅读量达到4.3亿。经专业评委三轮评审,最终产生评委会大奖作品1部、单元奖获奖作品36部、单项奖获奖作品7部、优秀作品52部。河南国际传播中心作品《洋学生学太极》获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单元二等奖。
获奖作品主题多样、形式各异,但都贵在真实。大赛评审、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李智说,创作者们真听、真看、真感受,“外嘴”说真心话,使得作品在传播中激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形成了“双向奔赴”。
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说:“我和河南很有缘分,刚来中国时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在郑州拍的。”他建议河南在国际传播中更好发挥文化资源禀赋优势,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他表示,自己也正考虑创作一部有关黄河的纪录片。
来自瑞典的自媒体博主米丽亚姆·福林是首届大赛评委会大奖的获得者。本届比赛,她的作品获得最佳故事奖。“2015年我到复旦大学学习,在此期间认识了我的中国丈夫。现在我们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在青海西宁的农村。我用镜头记录我们的故事,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分享到海外社交平台。许多网友都很喜欢,说我做的事情很有价值。”她说。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