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温小娟
百年前的今天——1923年农历九月十五日,一名女婴诞生于巩县(今巩义市)一个贫苦人家,谁也没料到,她会成为名震天下的“一代宗师”。她,就是人民艺术家常香玉。
今年10月29日,恰逢常香玉先生百年诞辰。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从学校教室到街头巷尾,从舞台到荧屏,总能听到戏迷观众、戏曲演员在哼唱常香玉大师留下的经典,“纪念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诞辰百年”系列活动火热进行,从不同侧面讲述大师的故事,传承“戏比天大”的香玉精神。
经典历久弥新。百人同唱,谁说女子不如男;百年香玉,人间常留玉生香。
守正创新 戏比天大
常香玉9岁登台,82岁溘然长逝,在长达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演戏一百多出,演出场次逾万,足迹遍及大河上下、天山南北。
她主演的《拷红》《白蛇传》《花木兰》《大祭桩》《五世请缨》《破洪州》等代表剧目,久演不衰,早已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经典之作;她坚持“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排演了《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红灯记》《柳河湾》等一批豫剧现代戏,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常派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长廊中的宝贵财富,是豫剧的一座巍峨高峰。
常香玉在朝鲜战场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资料图片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10月26日、27日,新郑市豫剧团在省人民会堂演出豫剧常派经典剧目《大祭桩》和《破洪州》。两出大戏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常香玉大师亲传弟子、年近80岁的虎美玲一招一式进行指导,常派再传弟子曹会敏、曹会芳领衔主演,再现了常派艺术的独特魅力,受到业界专家和戏迷观众的好评。
“戏比天大”,常香玉视艺术为生命,在艺术创造上始终炽热追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她常说,“对一个农民来说,没有比种地更大的,地比天大;对一个演员来说,没有比演戏更大的,戏比天大”。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博采众家之长,打破门户之见,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五大豫剧地域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吸收了曲剧、越调、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艺术精华,集豫剧之大成,创造性地形成了以发声科学、吐字清晰,唱腔韵味酣畅、舒展奔放、变化自如、声情并茂,表演细腻大方、刚健清新为主要特点的常派艺术。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石磊说,常香玉大师在艺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创建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流派——豫剧常派艺术。常派艺术在豫剧旦行艺术的诸多流派中,成就最大、受众和影响面最广,形成了“十腔九常”,甚至是“无腔不常”的艺术格局,“常香玉”已成为豫剧的代名词。
为祖国放歌 为人民演戏
10月28日,中国航空博物馆里,陈列展出的“香玉剧社号”飞机吸引了游客热切的目光。那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以常香玉为代表的广大戏剧工作者爱党爱国的徽章。
常香玉号战斗机。 资料图片
常香玉对党、对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凡是党的号召、人民的需要她都竭尽全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支援抗美援朝,她率香玉剧社巡回各地义演半年,以演出收入捐赠“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随后,她又率团亲赴朝鲜,冒着战火硝烟慰问志愿军,在175天中演出了180场。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院长廉玉柱说,“谁说女子不如男”的铿锵歌声在抗美援朝前沿阵地、军营山洞、后方医院、伙房营地久久地回响,变成千钧力量,激励着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保家卫国。
常香玉始终将火热的心与人民群众紧紧相连,视老百姓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把为人民群众演戏看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天山南北,福建海防,广西前沿,大庆矿区……都留下了她慰问演出的足迹。
河南日报老记者周淑丽给常香玉拍过无数张照片,见证过她无数次深入基层为民演出。周淑丽回忆说:“常香玉不仅是在舞台上演出,她的舞台是广阔天地,是在人民群众当中,大家围着让她唱,她拿个小凳子站上去就为大家唱,她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常香玉的女儿常小玉说,母亲一生演出场次不计其数,足迹遍布矿井下、高炉旁、田野上、校园里,甚至在只有一个战士的边防哨所、在只有一个五保老人的床前,她都满腔热忱地、一丝不苟地、饱含深情地把戏唱好、演好。她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的肥田沃土,又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
氍毹传声 讲台育人
打开抖音直播平台,南街村艺术职业学校的教学直播常常首先进入视野。常香玉大师生前是南街村艺术职业学校名誉校长,为学校的发展和孩子们的成长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心血。南街村艺术职业学校建校26年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艺术人才。
1982年,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在郑州祭城镇为农民演唱。 周淑丽 摄
作为一名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的唱腔被广为流传;作为一名戏曲教育家,她的巨大贡献同样值得铭记。1977年常香玉赴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勇敢地挑起了培育戏曲后辈人才的重担。她用演出收入设立了“香玉杯”戏曲艺术基金,奖掖戏剧新秀。
常香玉对学生的教育,从来不只是在课堂上的一招一式,更是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身教胜于言传,常香玉对舞台的敬畏、对艺术的严谨,是弟子们一生受用的艺德典范。
河南豫剧院一团团长李金枝说:“‘戏比天大’,演戏先做人,这是我从恩师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经验。”
受常香玉的影响,很多常派弟子通过办戏校、收徒弟等方式传承“香玉精神”,弘扬常派艺术。
虎美玲说,作为常派的传人,自己现在从前台转入后台,从舞台转入讲台,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传帮带,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把常派艺术传承下去。
豫剧的“腿儿”很长,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区市。目前全国有专业豫剧院团167个、民营豫剧院团2100多个,从业人数达10万之众,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在全国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每一次豫剧艺术节都吸引10多个省份的数十个院团参与,参演院团多、剧目丰富、展演时间长,这种“大兵团作战”全国罕见。
在巩义市偃月古城戏曲广场内,当地农民演员正在后台精心准备。巩义是艺术之乡,也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故乡,戏曲爱好者众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摄
豫剧的广泛流布,与豫剧通俗易懂、河南人口迁徙有关,也与老一代艺术家不辞辛劳到处巡演扩大影响密切相关。
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说,没有常香玉大师这一代老艺术家,就没有豫剧的今天。近年来,豫剧走向全国,还出访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就是豫剧的魅力。
“人间戏剧唱做念打生死演绎红白花,戏剧人间风霜雨雪上下求索真善美”。常香玉一生秉持“为祖国放歌、为人民演戏”的理念,用生命践行着“戏比天大”的精神。她以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出类拔萃的艺术成就,书写了辉煌的艺术人生,在我国戏剧界铸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秘书长蒋愈红说,今年是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大师诞辰100周年,河南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继承弘扬她“戏比天大”的职业精神和崇高的爱国精神。常香玉大师用82年的生命历程,铸就了一座艺术和人格的不朽丰碑,为全国文艺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正如我省已故著名诗人王怀让所写:“你说戏比天大,人民说你比戏大,你是一出比所有的戏都大的戏,演绎着人民艺术的灿烂辉煌……”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温小娟
百年前的今天——1923年农历九月十五日,一名女婴诞生于巩县(今巩义市)一个贫苦人家,谁也没料到,她会成为名震天下的“一代宗师”。她,就是人民艺术家常香玉。
今年10月29日,恰逢常香玉先生百年诞辰。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从学校教室到街头巷尾,从舞台到荧屏,总能听到戏迷观众、戏曲演员在哼唱常香玉大师留下的经典,“纪念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诞辰百年”系列活动火热进行,从不同侧面讲述大师的故事,传承“戏比天大”的香玉精神。
经典历久弥新。百人同唱,谁说女子不如男;百年香玉,人间常留玉生香。
守正创新 戏比天大
常香玉9岁登台,82岁溘然长逝,在长达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演戏一百多出,演出场次逾万,足迹遍及大河上下、天山南北。
她主演的《拷红》《白蛇传》《花木兰》《大祭桩》《五世请缨》《破洪州》等代表剧目,久演不衰,早已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经典之作;她坚持“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排演了《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红灯记》《柳河湾》等一批豫剧现代戏,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常派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长廊中的宝贵财富,是豫剧的一座巍峨高峰。
常香玉在朝鲜战场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资料图片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10月26日、27日,新郑市豫剧团在省人民会堂演出豫剧常派经典剧目《大祭桩》和《破洪州》。两出大戏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常香玉大师亲传弟子、年近80岁的虎美玲一招一式进行指导,常派再传弟子曹会敏、曹会芳领衔主演,再现了常派艺术的独特魅力,受到业界专家和戏迷观众的好评。
“戏比天大”,常香玉视艺术为生命,在艺术创造上始终炽热追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她常说,“对一个农民来说,没有比种地更大的,地比天大;对一个演员来说,没有比演戏更大的,戏比天大”。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博采众家之长,打破门户之见,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五大豫剧地域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吸收了曲剧、越调、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艺术精华,集豫剧之大成,创造性地形成了以发声科学、吐字清晰,唱腔韵味酣畅、舒展奔放、变化自如、声情并茂,表演细腻大方、刚健清新为主要特点的常派艺术。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石磊说,常香玉大师在艺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创建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流派——豫剧常派艺术。常派艺术在豫剧旦行艺术的诸多流派中,成就最大、受众和影响面最广,形成了“十腔九常”,甚至是“无腔不常”的艺术格局,“常香玉”已成为豫剧的代名词。
为祖国放歌 为人民演戏
10月28日,中国航空博物馆里,陈列展出的“香玉剧社号”飞机吸引了游客热切的目光。那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以常香玉为代表的广大戏剧工作者爱党爱国的徽章。
常香玉号战斗机。 资料图片
常香玉对党、对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凡是党的号召、人民的需要她都竭尽全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支援抗美援朝,她率香玉剧社巡回各地义演半年,以演出收入捐赠“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随后,她又率团亲赴朝鲜,冒着战火硝烟慰问志愿军,在175天中演出了180场。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院长廉玉柱说,“谁说女子不如男”的铿锵歌声在抗美援朝前沿阵地、军营山洞、后方医院、伙房营地久久地回响,变成千钧力量,激励着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保家卫国。
常香玉始终将火热的心与人民群众紧紧相连,视老百姓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把为人民群众演戏看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天山南北,福建海防,广西前沿,大庆矿区……都留下了她慰问演出的足迹。
河南日报老记者周淑丽给常香玉拍过无数张照片,见证过她无数次深入基层为民演出。周淑丽回忆说:“常香玉不仅是在舞台上演出,她的舞台是广阔天地,是在人民群众当中,大家围着让她唱,她拿个小凳子站上去就为大家唱,她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常香玉的女儿常小玉说,母亲一生演出场次不计其数,足迹遍布矿井下、高炉旁、田野上、校园里,甚至在只有一个战士的边防哨所、在只有一个五保老人的床前,她都满腔热忱地、一丝不苟地、饱含深情地把戏唱好、演好。她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的肥田沃土,又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
氍毹传声 讲台育人
打开抖音直播平台,南街村艺术职业学校的教学直播常常首先进入视野。常香玉大师生前是南街村艺术职业学校名誉校长,为学校的发展和孩子们的成长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心血。南街村艺术职业学校建校26年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艺术人才。
1982年,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在郑州祭城镇为农民演唱。 周淑丽 摄
作为一名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的唱腔被广为流传;作为一名戏曲教育家,她的巨大贡献同样值得铭记。1977年常香玉赴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勇敢地挑起了培育戏曲后辈人才的重担。她用演出收入设立了“香玉杯”戏曲艺术基金,奖掖戏剧新秀。
常香玉对学生的教育,从来不只是在课堂上的一招一式,更是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身教胜于言传,常香玉对舞台的敬畏、对艺术的严谨,是弟子们一生受用的艺德典范。
河南豫剧院一团团长李金枝说:“‘戏比天大’,演戏先做人,这是我从恩师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经验。”
受常香玉的影响,很多常派弟子通过办戏校、收徒弟等方式传承“香玉精神”,弘扬常派艺术。
虎美玲说,作为常派的传人,自己现在从前台转入后台,从舞台转入讲台,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传帮带,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把常派艺术传承下去。
豫剧的“腿儿”很长,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区市。目前全国有专业豫剧院团167个、民营豫剧院团2100多个,从业人数达10万之众,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在全国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每一次豫剧艺术节都吸引10多个省份的数十个院团参与,参演院团多、剧目丰富、展演时间长,这种“大兵团作战”全国罕见。
在巩义市偃月古城戏曲广场内,当地农民演员正在后台精心准备。巩义是艺术之乡,也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故乡,戏曲爱好者众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摄
豫剧的广泛流布,与豫剧通俗易懂、河南人口迁徙有关,也与老一代艺术家不辞辛劳到处巡演扩大影响密切相关。
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说,没有常香玉大师这一代老艺术家,就没有豫剧的今天。近年来,豫剧走向全国,还出访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就是豫剧的魅力。
“人间戏剧唱做念打生死演绎红白花,戏剧人间风霜雨雪上下求索真善美”。常香玉一生秉持“为祖国放歌、为人民演戏”的理念,用生命践行着“戏比天大”的精神。她以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出类拔萃的艺术成就,书写了辉煌的艺术人生,在我国戏剧界铸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秘书长蒋愈红说,今年是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大师诞辰100周年,河南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继承弘扬她“戏比天大”的职业精神和崇高的爱国精神。常香玉大师用82年的生命历程,铸就了一座艺术和人格的不朽丰碑,为全国文艺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正如我省已故著名诗人王怀让所写:“你说戏比天大,人民说你比戏大,你是一出比所有的戏都大的戏,演绎着人民艺术的灿烂辉煌……”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