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山阳
1934年10月的一天,国民党豫北特派员、焦作扶轮小学校长韩秩吾正在当时的省城开封公办,无意间听到省府两名官员悄声议论,说省警署抓获了一名共产党重要人物。这个人招供了多地的共产党员,现在正派人到处抓捕……韩秩吾听了,心里咯噔一下,随即不动声色地踏上火车,连夜赶回焦作。他要把这个万分紧迫的消息告知共产党焦作中心县委书记李常青。
李常青
李常青,东北人,原名李延祜,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家族是闻名全国的红色家族,有十多人把热血和生命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1934年春,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李常青受组织委派带着妻儿到焦作,担任中心县委书记。他的家就在扶轮小学校园内。他的弟弟李秉才(原名李延贵)和妹妹李萍(原名李延芹)已先于他被韩秩吾招聘在扶轮小学任教。李秉才1928年入党,李延芹也是共产党员,当时焦作地下党就有了“李氏三杰”和“李氏三兄妹”的赞誉。是时,“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三年,全国的抗日浪潮风起云涌,李常青兄妹的到来,迅速掀起了焦作抗日运动的高潮。
李常青到焦作后,通过韩秩吾和焦作中学校长张润三的亲密关系,到焦作中学高中部担任语文教师。他把课堂变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抗日的讲堂,许多学生在他丰富生动的教学过程中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礼,成为坚定的共产党员,成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干部。解放后,被授少将军衔的彭施鲁将军在他的回忆录《我在抗日联军十年》一书中,深切怀念李常青同志:“我们这些人能够走上革命道路,都是李常青指引的结果,应该说他是我们在黑暗的旧社会中获得新生的恩人。我的革命生涯,正是从认识李老师开始的。”
韩秩吾
韩秩吾,修武县西村乡磨石坡村人,在大革命时期就是修武县的领袖之一。他和另一位革命党人张润三(1938年由李秉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起了国民党修武县党部。大革命失败以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屠杀共产党人,使他逐渐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和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开始进行反蒋活动。1929年,因受反动派排斥,韩秩吾被迫流亡北京,后在共产党人李刚中(曾是焦作地下党领导人,被国民党反动派追捕,在韩秩吾的掩护下脱险)的帮助下,先后在香山慈幼圆图书馆工作和清华大学附小任教。在此期间,韩秩吾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1933年年初,经铁道部教育委员会谷正鼎介绍,韩秩吾到开封扶轮小学任校长,夏末回到焦作,任焦作扶轮小学校长。任职伊始,韩秩吾先后聘请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到校任教,学校很快就建立了党支部。1934年,经焦作扶轮小学党支部讨论同意,焦作中心县委书记李常青批准,韩秩吾加入中国共产党。韩秩吾担任校长以后,焦作扶轮小学的面貌大为改观,革命活动迅速展开。
抗战爆发前后,学校开设战时课,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在课堂上宣传抗日和统一战线,控诉日本鬼子在东三省的残暴罪行。学校组织宣传队,走上大街小巷,进行抗日演讲,表演抗日街头活报剧。“七七事变”后,中共“焦作工委”和“豫北特委”先后在焦作扶轮小学成立,不久又成为“晋冀鲁豫工委”所在地与培养训练干部的场所。1938年年初,在焦作沦陷之前,韩秩吾和中共焦作地区领导人程明升在其磨石坡家中成立了豫北地区第一支抗日武装——道清铁路抗日游击队,李秉才担任队长。同时,韩秩吾利用自己在地方上的影响,协助程明升组建起河南省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并担任县政府粮秣科科长。
程明升
再说韩秩吾连夜赶回焦作后,李常青已经凭借共产党人的超凡警觉,察觉党内出了叛徒,在面临被捕的情况下,迅速从后窗逃出,靠自己对焦作中学校长张润三和训育主任张汉英的了解和信任,趁着夜色走进焦作中学校园,敲开了张汉英办公室的门。在得知如此危机情况后,张汉英毫不犹豫地让李常青躲藏进了办公室后面的储藏间,并在外面上了锁。国民党特务和军警在搜查了李常青的家后,第二天又跑到学校来抓他。张润三和张汉英巧妙骗过了特务军警。敌人两次扑空,没抓到人,以为李常青已经逃出了焦作,也就慢慢松懈下来。看到时机可乘,已两次秘密看望过李常青的韩秩吾开始着手营救他从焦作逃离到北京的计划。他和张汉英联络了焦作中学的进步女教师周英学。周英学是本地人,家里有一位和李常青身材差不多的长工经常来给她送粮送菜,周围的人和学校看大门的师傅都知道。第三天天黑下来以后,周英学给李常青化妆成长工模样,穿上事先准备好的长工衣服,提着长工常提的篮子,很自然地走出了学校大门。韩秩吾则带着一辆马车,在校门附近等候。上了车,一路北行十几分钟,到了一个院子前停下,一个人出来将二人迎了进去。此人叫唐济永,是焦作工会的会长,和韩秩吾是拜把兄弟,也倾向革命。他们在唐济永处住了一夜,第二天五更又赶到磨石坡韩秩吾家中,随后由韩秩吾大哥牵毛驴将李常青送到平汉铁路的塔岗车站,随后坐上了北去的列车。到了北平后,受党的安排,李常青担任北平和河北省的主要领导干部,一年后,在他参与组织和领导下,“一二·九”运动爆发。
韩秩吾在组建了道清铁路抗日游击队后不久,被调到太行山根据地,先后担任部队的供销社经理、华北日报社材料科科长和报社总务科科长。1941年5月,时任报社总务科长的他,为保护报社的器材和机密文件光荣牺牲,时年39岁。由于战乱原因,当时韩秩吾光荣牺牲的情况少有人知晓和记述,一直被当成“失踪人员对待”。直到上世纪80年代,通过太行山根据地的革命母亲郭二嫂的追述和抗战胜利后左权县烈士纪念馆的残留文献记载,韩秩吾才得以正名。1981年5月1日,英雄魂归故里,修武县政府为韩秩吾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天地悠悠,岁月如歌。不忘历史,方能踔厉奋发。今天,追述先烈和前辈的事迹,追念他们的革命友情,就是为了激励我们: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奋进,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
□张伯舜
(图片由张伯舜提供)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1934年10月的一天,国民党豫北特派员、焦作扶轮小学校长韩秩吾正在当时的省城开封公办,无意间听到省府两名官员悄声议论,说省警署抓获了一名共产党重要人物。这个人招供了多地的共产党员,现在正派人到处抓捕……韩秩吾听了,心里咯噔一下,随即不动声色地踏上火车,连夜赶回焦作。他要把这个万分紧迫的消息告知共产党焦作中心县委书记李常青。
李常青
李常青,东北人,原名李延祜,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家族是闻名全国的红色家族,有十多人把热血和生命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1934年春,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李常青受组织委派带着妻儿到焦作,担任中心县委书记。他的家就在扶轮小学校园内。他的弟弟李秉才(原名李延贵)和妹妹李萍(原名李延芹)已先于他被韩秩吾招聘在扶轮小学任教。李秉才1928年入党,李延芹也是共产党员,当时焦作地下党就有了“李氏三杰”和“李氏三兄妹”的赞誉。是时,“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三年,全国的抗日浪潮风起云涌,李常青兄妹的到来,迅速掀起了焦作抗日运动的高潮。
李常青到焦作后,通过韩秩吾和焦作中学校长张润三的亲密关系,到焦作中学高中部担任语文教师。他把课堂变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抗日的讲堂,许多学生在他丰富生动的教学过程中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礼,成为坚定的共产党员,成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干部。解放后,被授少将军衔的彭施鲁将军在他的回忆录《我在抗日联军十年》一书中,深切怀念李常青同志:“我们这些人能够走上革命道路,都是李常青指引的结果,应该说他是我们在黑暗的旧社会中获得新生的恩人。我的革命生涯,正是从认识李老师开始的。”
韩秩吾
韩秩吾,修武县西村乡磨石坡村人,在大革命时期就是修武县的领袖之一。他和另一位革命党人张润三(1938年由李秉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起了国民党修武县党部。大革命失败以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屠杀共产党人,使他逐渐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和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开始进行反蒋活动。1929年,因受反动派排斥,韩秩吾被迫流亡北京,后在共产党人李刚中(曾是焦作地下党领导人,被国民党反动派追捕,在韩秩吾的掩护下脱险)的帮助下,先后在香山慈幼圆图书馆工作和清华大学附小任教。在此期间,韩秩吾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1933年年初,经铁道部教育委员会谷正鼎介绍,韩秩吾到开封扶轮小学任校长,夏末回到焦作,任焦作扶轮小学校长。任职伊始,韩秩吾先后聘请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到校任教,学校很快就建立了党支部。1934年,经焦作扶轮小学党支部讨论同意,焦作中心县委书记李常青批准,韩秩吾加入中国共产党。韩秩吾担任校长以后,焦作扶轮小学的面貌大为改观,革命活动迅速展开。
抗战爆发前后,学校开设战时课,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在课堂上宣传抗日和统一战线,控诉日本鬼子在东三省的残暴罪行。学校组织宣传队,走上大街小巷,进行抗日演讲,表演抗日街头活报剧。“七七事变”后,中共“焦作工委”和“豫北特委”先后在焦作扶轮小学成立,不久又成为“晋冀鲁豫工委”所在地与培养训练干部的场所。1938年年初,在焦作沦陷之前,韩秩吾和中共焦作地区领导人程明升在其磨石坡家中成立了豫北地区第一支抗日武装——道清铁路抗日游击队,李秉才担任队长。同时,韩秩吾利用自己在地方上的影响,协助程明升组建起河南省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并担任县政府粮秣科科长。
程明升
再说韩秩吾连夜赶回焦作后,李常青已经凭借共产党人的超凡警觉,察觉党内出了叛徒,在面临被捕的情况下,迅速从后窗逃出,靠自己对焦作中学校长张润三和训育主任张汉英的了解和信任,趁着夜色走进焦作中学校园,敲开了张汉英办公室的门。在得知如此危机情况后,张汉英毫不犹豫地让李常青躲藏进了办公室后面的储藏间,并在外面上了锁。国民党特务和军警在搜查了李常青的家后,第二天又跑到学校来抓他。张润三和张汉英巧妙骗过了特务军警。敌人两次扑空,没抓到人,以为李常青已经逃出了焦作,也就慢慢松懈下来。看到时机可乘,已两次秘密看望过李常青的韩秩吾开始着手营救他从焦作逃离到北京的计划。他和张汉英联络了焦作中学的进步女教师周英学。周英学是本地人,家里有一位和李常青身材差不多的长工经常来给她送粮送菜,周围的人和学校看大门的师傅都知道。第三天天黑下来以后,周英学给李常青化妆成长工模样,穿上事先准备好的长工衣服,提着长工常提的篮子,很自然地走出了学校大门。韩秩吾则带着一辆马车,在校门附近等候。上了车,一路北行十几分钟,到了一个院子前停下,一个人出来将二人迎了进去。此人叫唐济永,是焦作工会的会长,和韩秩吾是拜把兄弟,也倾向革命。他们在唐济永处住了一夜,第二天五更又赶到磨石坡韩秩吾家中,随后由韩秩吾大哥牵毛驴将李常青送到平汉铁路的塔岗车站,随后坐上了北去的列车。到了北平后,受党的安排,李常青担任北平和河北省的主要领导干部,一年后,在他参与组织和领导下,“一二·九”运动爆发。
韩秩吾在组建了道清铁路抗日游击队后不久,被调到太行山根据地,先后担任部队的供销社经理、华北日报社材料科科长和报社总务科科长。1941年5月,时任报社总务科长的他,为保护报社的器材和机密文件光荣牺牲,时年39岁。由于战乱原因,当时韩秩吾光荣牺牲的情况少有人知晓和记述,一直被当成“失踪人员对待”。直到上世纪80年代,通过太行山根据地的革命母亲郭二嫂的追述和抗战胜利后左权县烈士纪念馆的残留文献记载,韩秩吾才得以正名。1981年5月1日,英雄魂归故里,修武县政府为韩秩吾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天地悠悠,岁月如歌。不忘历史,方能踔厉奋发。今天,追述先烈和前辈的事迹,追念他们的革命友情,就是为了激励我们: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奋进,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
□张伯舜
(图片由张伯舜提供)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