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山阳寻迹 > 山阳寻迹 > 正文

经典山阳

西村乡古树趣谈
□郑乃谦
更新时间:2024-1-19 10:45:50    来源:焦作晚报

  修武县西村乡前部浅山丘陵,后部深山大川,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为各种古树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古树不仅树龄长,种类还多。这些古树和生活在它周围的人们,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南坡村子母槐。

  陪嫁妆村(现青龙峡景区)大果榉。(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一

  后河村口的白皮松,主干高4米,树身高30米,胸围3.3米,树龄近千年。目前这棵白皮松,成为净影风景区的一大景观。巨大的根盘犹如龙爪,笔直的枝干昭示着松树风骨。这里原本有两棵白皮松,相距仅1米,形成连理松这一罕见的景观。令人可惜的是,其中一棵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被伐掉。

  皂角树,昔日深受农家妇女喜欢。把干皂角捶成碎末,便可以洗衣服,省钱环保还不伤皮肤。谁家孩子娶媳妇,找来一对用红绒绳绑在一起,放在洞房里,寓意吉祥。目前,东交口、六股涧、黑岩还生长着大皂角树。六股涧村的皂角树主干高2米,胸围3.4米,它应该是西村乡皂角树的冠军。

  西村的西南角有一棵栓皮栎,树龄700年。主干高3米,胸围3.5米,儿时记忆里树冠巨大,枝叶茂盛,犹如悬在空中的小树林。树上是鸟类天堂,树下是儿童乐园。过去这里曾经是西村公社的大会场,也是西村中学师生课外活动场所。也许是到了暮年,近年来渐渐枯干,树冠变小。它的照片,被载入1986版《修武县志》。

  西村乡,也有一些树中奇葩。东交口村,一棵国槐和一棵榆树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好似同根生的。槐抱榆,怀抱玉,寓意深长。人类社会有剥削者,植物世界也有“吸血鬼”——寄生树。昔日东小庄的古黄连木树主干分成三股,中间的深坑里,数百年间积累的树皮、树叶和尘土滋养的一棵苦楝树,笔直的树干高五六米,树身比檩条都粗。

  二

  最温馨、最富有人情味的要属国槐了,因为它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被敬称为老槐爷。国槐,相对洋槐而言,乡下人俗称黑槐,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它的身影。无论是浅山的小南坡、大南坡、西大掌,还是深山的平顶窑、桃园、金岭坡,至今一棵棵古槐仍旧与人为伴。多数古槐下昔日就是饭场,老人们端着旱烟袋扯三国道水浒,孩子们追逐打闹玩游戏。槐花盛开时节,吸引来一群群蜜蜂嗡嗡地忙碌,老树显出勃勃生机。国槐浑身是宝,每逢饥荒年代或者粮食不足的时候,槐叶可以充饥,槐米、槐豆则是上好的中药材。

  平顶窑村上庄的国槐,树干4.9米高,胸围4.6米,树高18.8米。身材魁梧,犹如树中美男子。上世纪80年代,新乡地区的林业专家测定树龄有1500多年,不愧是国槐中的老爷爷。大家敬畏这棵神树,将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定为槐树节,迁居山下的乡亲们都要归来敬香,期盼它护佑平安。千年古槐下,忆往事,谈未来,欢声笑语,乡情满满。

  相比之下,金岭坡的国槐最受宠爱,500年来生长于山野寂寞无人知。几年前,它被设计成品牌民宿云上院子的标志,一跃成为网红树。

  小南坡村有两棵国槐,一棵2.4米,树龄500年。另一棵胸围4.8米,树龄800年,树身早已成空心状,底部有一洞口,儿童钻上钻下玩耍,如今照样生机勃勃。旁边的阁门外观古朴,上刻有一副对联:敬古槐千年赐福,建阁门世代平安。由此可以看出,古槐在人们心目之中的地位。

  大南坡的东小庄(原名卧牛村)、西小庄(原名小北坡),各有一株国槐。南坡赵氏宗祠碑刻记载,它们是明洪武4年,赵五佬偕侄子赵玘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这里之后,叔侄二人分别所植,胸围都是4米多,距今已经650多年。东小庄国槐的树根地下延伸6米之后又生出的一株国槐,树龄已有百年,胸围1.8米,形成罕见的子母槐。母子相依,意味深长,林业专家说,这是焦作地区独一无二的景观。前几年,老槐树一度出现了衰老之状,在古槐周围住户的精心呵护下,近几年又焕发了生机。曾有行人从树下走过,树上飞出的锦鸡让她又惊又喜。赵秀梅老师讲的故事更有趣:那年夏季,她亲眼目睹十几只松鼠从小槐树上先后下到地面,然后不约而同地爬上老槐树,在一股横向的树干上等距离排列,并且头部一致朝相同的方向,似乎遵循着教练的口令,看来小精灵们也是挺守规矩的。未能拍下这个瞬间,成为赵老师心中的一桩憾事。

  大南坡的两棵古槐,都饱含着红色基因。1938年夏季成立的大南坡党组织,在地方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老槐爷见证了民族危亡当头之际,富有血性的赵氏子孙是如何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独立而英勇斗争的。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明代朝廷迁民,一批又一批山西百姓被迫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含泪告别洪洞县的大槐树,迁移至中原。出于对故土的无限眷恋,纷纷在新的居所植下槐树寄托乡愁,留下插枝为槐的传说。因此,人们对国槐情有独钟。

  三

  最有故事、最抒情的当属陪嫁妆村的大果榉了。果榉,又叫榔榆,俗称黄榆。在海拔千米的山岭上,面积一亩多大的地方,竟然生长了数十棵榔榆,其中大树20多棵,最老的一棵经专家测定树龄1300多年、胸围4米多。这片国内罕见的树林造型奇特,都是东倒西歪,像是怀川的先哲们席地而坐在谈诗论道,又像是太极高手在练拳习武,更像是竹林七贤豪饮酩酊大醉后的姿态。没法想象1000多年前的情景,竹林七贤,从新乡到济源的南太行都留下了足迹,他们来过这里吹箫弹琴、舞剑饮酒了吗?北方山水画派开山鼻祖、济源人荆浩到净影寺一带作画,在此临摹写生了吗?诗人王维曾经在净影寺居住,他是从那里去茱萸峰写下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吗?途中是否曾经在这片树林歇过脚呢?

  在榔榆林下方的半山腰,便是青龙洞。封建时代每逢大旱之年,武陟县万花庄人都会到此祈雨,据说颇为灵验。万花庄高小姐与青龙喜结连理并陪嫁一个村庄的故事百里闻名,妇孺皆知,耳熟能详。这片山林里,应该演绎过青龙与高小姐的缠绵。2001年,升格为省级名胜的青龙峡风景区正式开景,这片榔榆林便成为吸引眼球的景观,引来了天南海北的游客,更引来了热恋中的少男少女们到这里许愿祈福。

  四

  近几十年来,因为自然或者人为的原因,有些古树消失了。

  葡萄峪村的祖师顶,也叫小北顶、喜尖顶,耸立于群山之中。山顶原有一座祖师庙,庙旁生长着一株青杠树,粗如房梁,在西村看树冠只是一个小黑点。树上曾经挂有一口大钟,传说钟声可以传到黄河南岸。山峰上根本没有土壤,况且还要遭受风霜雷电的袭击。100多年来,青杠树扎根岩缝中,挺立在孤零零的山峰上。1988年深秋时节,我第一次临近拍照时仍然枝叶茂盛。这么多年过去,树木渐渐走向衰老。这棵青杠树,称得上是最倔强的古树。

  黄连木树,过去曾经为山里人提供油料,算是最有滋味的树,也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树种。在大南坡村东小庄,曾经生长着一棵黄连木树,据说胸围“九搂一镰把”。上世纪50年代末期,这棵黄连木树被卖掉,用三盘大锯从不同的方向下锯才伐倒。树桩直径有多大呢?一个好奇的成年男子躺在上面还绰绰有余。这棵古黄连木,堪称树中巨无霸。

  花开花落,四季更替,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古树犹如历史老人,经历了封建王朝的更迭与兴衰。古树也像植物中的活化石,在密密的年轮里,一定蕴含着许多自然信息;粗糙的树皮里,不知隐藏着多少历史故事。古树更是大自然的娇子,历尽世间沧桑和战火洗礼,与黎民百姓守望相伴,从黑暗、漫长的封建社会迎来了新中国,走进国泰民安的新时代,确实是极大的幸运。

  昔日人们将古树看为神灵的化身,自然心怀敬畏之心。树根处多放置香炉,每逢农历初一或者十五,青烟袅袅,香气氤氲。几十年来乡村巨变,许多山村旧貌变新颜,远方归来的游子们目睹它的身影勾起缕缕乡愁。

  古树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观赏价值,也具有科研价值。保护古树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传承历史文化。回首过去,古树寄托了游子浓浓的乡愁;展望未来,也应该成为乡村旅游的新看点。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西村乡古树趣谈
    □郑乃谦
    2024-1-19 10:45:50    来源:焦作晚报

      修武县西村乡前部浅山丘陵,后部深山大川,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为各种古树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古树不仅树龄长,种类还多。这些古树和生活在它周围的人们,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南坡村子母槐。

      陪嫁妆村(现青龙峡景区)大果榉。(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一

      后河村口的白皮松,主干高4米,树身高30米,胸围3.3米,树龄近千年。目前这棵白皮松,成为净影风景区的一大景观。巨大的根盘犹如龙爪,笔直的枝干昭示着松树风骨。这里原本有两棵白皮松,相距仅1米,形成连理松这一罕见的景观。令人可惜的是,其中一棵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被伐掉。

      皂角树,昔日深受农家妇女喜欢。把干皂角捶成碎末,便可以洗衣服,省钱环保还不伤皮肤。谁家孩子娶媳妇,找来一对用红绒绳绑在一起,放在洞房里,寓意吉祥。目前,东交口、六股涧、黑岩还生长着大皂角树。六股涧村的皂角树主干高2米,胸围3.4米,它应该是西村乡皂角树的冠军。

      西村的西南角有一棵栓皮栎,树龄700年。主干高3米,胸围3.5米,儿时记忆里树冠巨大,枝叶茂盛,犹如悬在空中的小树林。树上是鸟类天堂,树下是儿童乐园。过去这里曾经是西村公社的大会场,也是西村中学师生课外活动场所。也许是到了暮年,近年来渐渐枯干,树冠变小。它的照片,被载入1986版《修武县志》。

      西村乡,也有一些树中奇葩。东交口村,一棵国槐和一棵榆树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好似同根生的。槐抱榆,怀抱玉,寓意深长。人类社会有剥削者,植物世界也有“吸血鬼”——寄生树。昔日东小庄的古黄连木树主干分成三股,中间的深坑里,数百年间积累的树皮、树叶和尘土滋养的一棵苦楝树,笔直的树干高五六米,树身比檩条都粗。

      二

      最温馨、最富有人情味的要属国槐了,因为它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被敬称为老槐爷。国槐,相对洋槐而言,乡下人俗称黑槐,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它的身影。无论是浅山的小南坡、大南坡、西大掌,还是深山的平顶窑、桃园、金岭坡,至今一棵棵古槐仍旧与人为伴。多数古槐下昔日就是饭场,老人们端着旱烟袋扯三国道水浒,孩子们追逐打闹玩游戏。槐花盛开时节,吸引来一群群蜜蜂嗡嗡地忙碌,老树显出勃勃生机。国槐浑身是宝,每逢饥荒年代或者粮食不足的时候,槐叶可以充饥,槐米、槐豆则是上好的中药材。

      平顶窑村上庄的国槐,树干4.9米高,胸围4.6米,树高18.8米。身材魁梧,犹如树中美男子。上世纪80年代,新乡地区的林业专家测定树龄有1500多年,不愧是国槐中的老爷爷。大家敬畏这棵神树,将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定为槐树节,迁居山下的乡亲们都要归来敬香,期盼它护佑平安。千年古槐下,忆往事,谈未来,欢声笑语,乡情满满。

      相比之下,金岭坡的国槐最受宠爱,500年来生长于山野寂寞无人知。几年前,它被设计成品牌民宿云上院子的标志,一跃成为网红树。

      小南坡村有两棵国槐,一棵2.4米,树龄500年。另一棵胸围4.8米,树龄800年,树身早已成空心状,底部有一洞口,儿童钻上钻下玩耍,如今照样生机勃勃。旁边的阁门外观古朴,上刻有一副对联:敬古槐千年赐福,建阁门世代平安。由此可以看出,古槐在人们心目之中的地位。

      大南坡的东小庄(原名卧牛村)、西小庄(原名小北坡),各有一株国槐。南坡赵氏宗祠碑刻记载,它们是明洪武4年,赵五佬偕侄子赵玘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这里之后,叔侄二人分别所植,胸围都是4米多,距今已经650多年。东小庄国槐的树根地下延伸6米之后又生出的一株国槐,树龄已有百年,胸围1.8米,形成罕见的子母槐。母子相依,意味深长,林业专家说,这是焦作地区独一无二的景观。前几年,老槐树一度出现了衰老之状,在古槐周围住户的精心呵护下,近几年又焕发了生机。曾有行人从树下走过,树上飞出的锦鸡让她又惊又喜。赵秀梅老师讲的故事更有趣:那年夏季,她亲眼目睹十几只松鼠从小槐树上先后下到地面,然后不约而同地爬上老槐树,在一股横向的树干上等距离排列,并且头部一致朝相同的方向,似乎遵循着教练的口令,看来小精灵们也是挺守规矩的。未能拍下这个瞬间,成为赵老师心中的一桩憾事。

      大南坡的两棵古槐,都饱含着红色基因。1938年夏季成立的大南坡党组织,在地方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老槐爷见证了民族危亡当头之际,富有血性的赵氏子孙是如何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独立而英勇斗争的。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明代朝廷迁民,一批又一批山西百姓被迫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含泪告别洪洞县的大槐树,迁移至中原。出于对故土的无限眷恋,纷纷在新的居所植下槐树寄托乡愁,留下插枝为槐的传说。因此,人们对国槐情有独钟。

      三

      最有故事、最抒情的当属陪嫁妆村的大果榉了。果榉,又叫榔榆,俗称黄榆。在海拔千米的山岭上,面积一亩多大的地方,竟然生长了数十棵榔榆,其中大树20多棵,最老的一棵经专家测定树龄1300多年、胸围4米多。这片国内罕见的树林造型奇特,都是东倒西歪,像是怀川的先哲们席地而坐在谈诗论道,又像是太极高手在练拳习武,更像是竹林七贤豪饮酩酊大醉后的姿态。没法想象1000多年前的情景,竹林七贤,从新乡到济源的南太行都留下了足迹,他们来过这里吹箫弹琴、舞剑饮酒了吗?北方山水画派开山鼻祖、济源人荆浩到净影寺一带作画,在此临摹写生了吗?诗人王维曾经在净影寺居住,他是从那里去茱萸峰写下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吗?途中是否曾经在这片树林歇过脚呢?

      在榔榆林下方的半山腰,便是青龙洞。封建时代每逢大旱之年,武陟县万花庄人都会到此祈雨,据说颇为灵验。万花庄高小姐与青龙喜结连理并陪嫁一个村庄的故事百里闻名,妇孺皆知,耳熟能详。这片山林里,应该演绎过青龙与高小姐的缠绵。2001年,升格为省级名胜的青龙峡风景区正式开景,这片榔榆林便成为吸引眼球的景观,引来了天南海北的游客,更引来了热恋中的少男少女们到这里许愿祈福。

      四

      近几十年来,因为自然或者人为的原因,有些古树消失了。

      葡萄峪村的祖师顶,也叫小北顶、喜尖顶,耸立于群山之中。山顶原有一座祖师庙,庙旁生长着一株青杠树,粗如房梁,在西村看树冠只是一个小黑点。树上曾经挂有一口大钟,传说钟声可以传到黄河南岸。山峰上根本没有土壤,况且还要遭受风霜雷电的袭击。100多年来,青杠树扎根岩缝中,挺立在孤零零的山峰上。1988年深秋时节,我第一次临近拍照时仍然枝叶茂盛。这么多年过去,树木渐渐走向衰老。这棵青杠树,称得上是最倔强的古树。

      黄连木树,过去曾经为山里人提供油料,算是最有滋味的树,也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树种。在大南坡村东小庄,曾经生长着一棵黄连木树,据说胸围“九搂一镰把”。上世纪50年代末期,这棵黄连木树被卖掉,用三盘大锯从不同的方向下锯才伐倒。树桩直径有多大呢?一个好奇的成年男子躺在上面还绰绰有余。这棵古黄连木,堪称树中巨无霸。

      花开花落,四季更替,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古树犹如历史老人,经历了封建王朝的更迭与兴衰。古树也像植物中的活化石,在密密的年轮里,一定蕴含着许多自然信息;粗糙的树皮里,不知隐藏着多少历史故事。古树更是大自然的娇子,历尽世间沧桑和战火洗礼,与黎民百姓守望相伴,从黑暗、漫长的封建社会迎来了新中国,走进国泰民安的新时代,确实是极大的幸运。

      昔日人们将古树看为神灵的化身,自然心怀敬畏之心。树根处多放置香炉,每逢农历初一或者十五,青烟袅袅,香气氤氲。几十年来乡村巨变,许多山村旧貌变新颜,远方归来的游子们目睹它的身影勾起缕缕乡愁。

      古树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观赏价值,也具有科研价值。保护古树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传承历史文化。回首过去,古树寄托了游子浓浓的乡愁;展望未来,也应该成为乡村旅游的新看点。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