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专题制作 > 学习实践 > 正文

新闻专题制作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刘新伟
更新时间:2024/8/8 10:50:20    来源:焦作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这一论断强调了国家安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地位,深刻揭示了国家安全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基础性保障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需要通过安全与稳定保障其全方位发力。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稳固地支撑着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政治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政治安全是最高的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生命线,在国家安全中居于统领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政治安全意味着国家政治体系的稳定和政权的稳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安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等方面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确保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经济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积极防范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意味着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维护粮食、能源、资源、金融安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才能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安全发展屏障。

文化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安全关乎国家的精神传承和民族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文化安全主要指一个国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和危险的状态,以及保持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我们只有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才能有助于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独特的文化身份,抵御外来文化的不良影响,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牢固精神纽带。

社会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社会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是社会安定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风险挑战,越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实现发展与稳定的平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生态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总之,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始终牢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全面系统的思维来维护国家安全,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定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在安全稳定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刘新伟
    2024/8/8 10:50:20    来源:焦作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这一论断强调了国家安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地位,深刻揭示了国家安全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基础性保障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需要通过安全与稳定保障其全方位发力。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稳固地支撑着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政治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政治安全是最高的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生命线,在国家安全中居于统领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政治安全意味着国家政治体系的稳定和政权的稳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安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等方面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确保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经济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积极防范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意味着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维护粮食、能源、资源、金融安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才能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安全发展屏障。

    文化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安全关乎国家的精神传承和民族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文化安全主要指一个国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和危险的状态,以及保持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我们只有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才能有助于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独特的文化身份,抵御外来文化的不良影响,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牢固精神纽带。

    社会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社会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是社会安定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风险挑战,越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实现发展与稳定的平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生态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总之,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始终牢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全面系统的思维来维护国家安全,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定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在安全稳定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