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永玲
新闻专题制作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矛盾纠纷问题日益复杂多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严防发生极端案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街道、社区要充分发挥网格员、志愿者的作用,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难题,结合相关工作部门共同伸出援手,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扶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当事人的压力,减少因生活困境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线索,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精准有效为群众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源头治理是最有效的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围绕婚姻家庭、邻里之间、征地拆迁、资源权属、房产物业、劳动社保、医疗卫生、涉众型经济领域进行全覆盖排查,并针对涉房、农民工讨薪等重大涉稳问题成立工作专班坚持滚动摸排、提前介入,进行风险研判,建立重大风险“一事一报、双线下发、督导化解”闭环处置体系,有效处置各类预警信息,解决潜在矛盾纠纷,防止升级为违法犯罪的过激行为。
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要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实体和程序公正,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从重从严惩治重大恶性犯罪、极端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法院在审理涉及婚姻家庭、劳资纠纷、医患纠纷、小额借贷、交通肇事等民生案件时,要设身处地考虑当事人实际释法说理,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并接受法院的判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加强社会心理健康建设。社会心理健康是和谐社会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此,要把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作为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形式、多路径不断缓和、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畅通民意民情表达渠道。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精神科治疗等衔接递进、密切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体系,及时实施针对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生活事件和群体危机事件的社会心理服务,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是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坚持统筹推进、分类指导、创新载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公众的法治观念。同时,以律师、法律明白人、社区民警和网格员为核心团队,将法律服务送到社区群众身边,开展精准普法,及时满足群众所需,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是各级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矛盾纠纷问题,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与教育、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以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共同创造一个充满关爱、理解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让和谐稳定成为新时代的主题。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矛盾纠纷问题日益复杂多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严防发生极端案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街道、社区要充分发挥网格员、志愿者的作用,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难题,结合相关工作部门共同伸出援手,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扶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当事人的压力,减少因生活困境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线索,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精准有效为群众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源头治理是最有效的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围绕婚姻家庭、邻里之间、征地拆迁、资源权属、房产物业、劳动社保、医疗卫生、涉众型经济领域进行全覆盖排查,并针对涉房、农民工讨薪等重大涉稳问题成立工作专班坚持滚动摸排、提前介入,进行风险研判,建立重大风险“一事一报、双线下发、督导化解”闭环处置体系,有效处置各类预警信息,解决潜在矛盾纠纷,防止升级为违法犯罪的过激行为。
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要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实体和程序公正,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从重从严惩治重大恶性犯罪、极端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法院在审理涉及婚姻家庭、劳资纠纷、医患纠纷、小额借贷、交通肇事等民生案件时,要设身处地考虑当事人实际释法说理,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并接受法院的判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加强社会心理健康建设。社会心理健康是和谐社会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此,要把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作为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形式、多路径不断缓和、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畅通民意民情表达渠道。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精神科治疗等衔接递进、密切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体系,及时实施针对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生活事件和群体危机事件的社会心理服务,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是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坚持统筹推进、分类指导、创新载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公众的法治观念。同时,以律师、法律明白人、社区民警和网格员为核心团队,将法律服务送到社区群众身边,开展精准普法,及时满足群众所需,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是各级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矛盾纠纷问题,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与教育、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以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共同创造一个充满关爱、理解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让和谐稳定成为新时代的主题。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