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专题制作 > 学习实践 > 正文
 
     

    新闻专题制作

    文化自信是中华文明 守正创新的精神基石
    卜莲玉
    更新时间:2025/3/5 10:14:08    来源:焦作日报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2025年的央视春节晚会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传承与创新中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时代精神,让海内外中华儿女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强大生命力。

      整台晚会充分展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如在戏曲节目《声动梨园》中,名家与新秀齐聚一堂,共同展现戏曲艺术的永恒魅力,婉转动听的唱腔和精湛的身段无不彰显中国戏曲文化的深厚底蕴;创意舞蹈《秧 BOT》独具匠心,机器人跳起了秧歌,巧妙结合了非遗文化和科技,令人耳目一新;建筑创演秀《栋梁》以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为灵感,生动再现了中国古建筑的千年神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令观众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智慧赞叹不已。2月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1号大厅举办的《我们的春节》晚会,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向世界宣告:春节,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正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也是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精神基石。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正是源于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念与传承创新。从甲骨文到青铜器,从《诗经》到《史记》,从都江堰到万里长城,这些文化瑰宝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文化自信,让我们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充满敬意和自豪,并坚定地传承和弘扬。守正创新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和创新性的内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展示着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积淀着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包含着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中华民族正以革故鼎新的进取姿态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

      在全球化浪潮中,文化自信已成为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精神基石,指引着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它让我们既能铭记历史、传承文明,又能放眼未来、开拓进取。正是这种自信,使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为基石,推动中华文明的守正创新,从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其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文化自信是中华文明 守正创新的精神基石
    卜莲玉
    2025/3/5 10:14:08    来源:焦作日报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2025年的央视春节晚会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传承与创新中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时代精神,让海内外中华儿女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强大生命力。

      整台晚会充分展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如在戏曲节目《声动梨园》中,名家与新秀齐聚一堂,共同展现戏曲艺术的永恒魅力,婉转动听的唱腔和精湛的身段无不彰显中国戏曲文化的深厚底蕴;创意舞蹈《秧 BOT》独具匠心,机器人跳起了秧歌,巧妙结合了非遗文化和科技,令人耳目一新;建筑创演秀《栋梁》以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为灵感,生动再现了中国古建筑的千年神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令观众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智慧赞叹不已。2月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1号大厅举办的《我们的春节》晚会,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向世界宣告:春节,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正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也是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精神基石。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正是源于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念与传承创新。从甲骨文到青铜器,从《诗经》到《史记》,从都江堰到万里长城,这些文化瑰宝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文化自信,让我们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充满敬意和自豪,并坚定地传承和弘扬。守正创新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和创新性的内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展示着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积淀着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包含着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中华民族正以革故鼎新的进取姿态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

      在全球化浪潮中,文化自信已成为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精神基石,指引着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它让我们既能铭记历史、传承文明,又能放眼未来、开拓进取。正是这种自信,使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为基石,推动中华文明的守正创新,从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其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