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20日17时1分春分:春色正中分,人间恰良辰
    更新时间:2025/3/19 8:10:23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天津3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如果惊蛰是一首唐诗,那么春分便是一阕宋词。北京时间3月20日17时1分将迎来春分节气,它是春天的中点。此时节,北方初暖,江南未热,似乎进入了一个刚刚好的天气状态。

      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色从此分,春意从此浓。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二十四节气首先有二分:春分和秋分。概括了一年四季以及立春等八个重要节气的“四时八节”说法,与二分直接相关,而春分又是二分之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春分时节,我国多地气温已经回升到10摄氏度左右。这时节,风轻草软,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吐蕊绽放。

      春分到,元鸟至。元鸟就是燕子,亦称玄鸟,其轻盈的姿态、勤劳的习性以及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常常引得无数诗人竞相吟咏。陶潜说:“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元稹云:“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杜甫道:“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分时节,燕子们在屋檐和梁间环绕呢喃,在斜风细雨里翻飞穿梭,它们既是遍撒春天信息的快乐使者,也是动态春景中尽显活力的一大亮点。”王来华说。

      民间流传有“惊蛰到春分,下种莫放松”“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等谚语。古人认为,春分时节,“地气已贯通”,是适合播种的时节。“‘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清代诗人宋琬针对春分的描写,描绘出农家的忙碌与希望,透着乡土气息和人情意味。”王来华说。

      春色正中分,人间恰良辰。在这个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大好时节,沐浴着春分的阳光,愿每一个人都能心怀明媚,步履不停,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成就更好的自己。

    新闻编辑:杨铭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20日17时1分春分:春色正中分,人间恰良辰
    2025/3/19 8:10:23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天津3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如果惊蛰是一首唐诗,那么春分便是一阕宋词。北京时间3月20日17时1分将迎来春分节气,它是春天的中点。此时节,北方初暖,江南未热,似乎进入了一个刚刚好的天气状态。

      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色从此分,春意从此浓。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二十四节气首先有二分:春分和秋分。概括了一年四季以及立春等八个重要节气的“四时八节”说法,与二分直接相关,而春分又是二分之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春分时节,我国多地气温已经回升到10摄氏度左右。这时节,风轻草软,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吐蕊绽放。

      春分到,元鸟至。元鸟就是燕子,亦称玄鸟,其轻盈的姿态、勤劳的习性以及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常常引得无数诗人竞相吟咏。陶潜说:“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元稹云:“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杜甫道:“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分时节,燕子们在屋檐和梁间环绕呢喃,在斜风细雨里翻飞穿梭,它们既是遍撒春天信息的快乐使者,也是动态春景中尽显活力的一大亮点。”王来华说。

      民间流传有“惊蛰到春分,下种莫放松”“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等谚语。古人认为,春分时节,“地气已贯通”,是适合播种的时节。“‘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清代诗人宋琬针对春分的描写,描绘出农家的忙碌与希望,透着乡土气息和人情意味。”王来华说。

      春色正中分,人间恰良辰。在这个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大好时节,沐浴着春分的阳光,愿每一个人都能心怀明媚,步履不停,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成就更好的自己。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