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怀川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万株连翘随春栽 美丽乡村入画来
    □识途马
    更新时间:2025/3/18 10:23:54    来源:焦作晚报

      3月12日,地处我市北部山区、以乡村民宿闻名的小山村——解放区上白作街道洪河村猫岔自然村迎来植绿大军,一株株吐出新芽、含苞待放的连翘,在该村周围的山坡上落地生根。

      (据焦作日报公众号)

      春风拂过太行山麓,猫岔村的沟沟坎坎间,连翘新苗正舒展枝条。这漫山遍野的金色希望,不仅承载着生态修复的使命,也悄然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义务植树邂逅乡土经济,生态建设融入民生发展,种树这件事如今有了更深层的时代意蕴。

      “数字游戏”式的植树指标让位于“成活率考核”,“拍照打卡”的形式主义转化为“三年管护”的长效机制,“包种包活,一包三年”的硬核承诺,打破了“春种秋黄”的形式主义魔咒。据报道,从挖坑培土的种植标准到持续三年的养护追责,从林业部门专业验收再到未达标单位的整改惩戒,这套闭环管理机制让每株连翘都系上了“责任绳”。在太行山石多土薄的生态背景下,这种“既当接生婆又当保育员”的务实作风,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亟需的工匠精神。

      相关资料显示,选择连翘绝非偶然。这种兼具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的“黄金灌木”,每亩年收益可达3000元,既能在贫瘠山地存活,又能形成金色花海的视觉奇观。在猫岔村的梯田坡地上,生态修复与产业培育找到了绝佳契合点,荒山秃岭正蜕变为“绿色银行”。当连翘花开遇见乡村旅游,产生的化学反应令人期待。未来漫山遍野的金色浪潮,将打破“千村一面”的旅游开发现状,塑造独具辨识度的乡村IP。农家乐的炊烟将与连翘花香交织,土特产的包装将烙上山花印记,生态价值就会转化为真金白银。

      其实,这种探索揭示了一个深层逻辑,生态建设不是孤立的环保行动,而是乡村振兴的系统工程。当植树造林与农民增收形成利益联结,生态改善与产业培育产生协同效应,绿水青山自然成为永不枯竭的财富源泉。如今,这种“生态+”模式正在怀川大地书写着新传奇。南太行旅游廊道因生态修复而重生,云台山周边乡村借民宿经济腾飞,如今猫岔村的连翘花海又将续写新篇。

      实践终将证明,找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就能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随着更多地方学会用生态画笔勾勒发展蓝图,“美丽乡村入画来”就不再是诗人的浪漫想象,而是可感可触的生动现实。

     

    总值班:

    统 筹:

    责 编:

    审 核:

    编 辑:

    校 对: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万株连翘随春栽 美丽乡村入画来
    □识途马
    2025/3/18 10:23:54    来源:焦作晚报

      3月12日,地处我市北部山区、以乡村民宿闻名的小山村——解放区上白作街道洪河村猫岔自然村迎来植绿大军,一株株吐出新芽、含苞待放的连翘,在该村周围的山坡上落地生根。

      (据焦作日报公众号)

      春风拂过太行山麓,猫岔村的沟沟坎坎间,连翘新苗正舒展枝条。这漫山遍野的金色希望,不仅承载着生态修复的使命,也悄然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义务植树邂逅乡土经济,生态建设融入民生发展,种树这件事如今有了更深层的时代意蕴。

      “数字游戏”式的植树指标让位于“成活率考核”,“拍照打卡”的形式主义转化为“三年管护”的长效机制,“包种包活,一包三年”的硬核承诺,打破了“春种秋黄”的形式主义魔咒。据报道,从挖坑培土的种植标准到持续三年的养护追责,从林业部门专业验收再到未达标单位的整改惩戒,这套闭环管理机制让每株连翘都系上了“责任绳”。在太行山石多土薄的生态背景下,这种“既当接生婆又当保育员”的务实作风,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亟需的工匠精神。

      相关资料显示,选择连翘绝非偶然。这种兼具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的“黄金灌木”,每亩年收益可达3000元,既能在贫瘠山地存活,又能形成金色花海的视觉奇观。在猫岔村的梯田坡地上,生态修复与产业培育找到了绝佳契合点,荒山秃岭正蜕变为“绿色银行”。当连翘花开遇见乡村旅游,产生的化学反应令人期待。未来漫山遍野的金色浪潮,将打破“千村一面”的旅游开发现状,塑造独具辨识度的乡村IP。农家乐的炊烟将与连翘花香交织,土特产的包装将烙上山花印记,生态价值就会转化为真金白银。

      其实,这种探索揭示了一个深层逻辑,生态建设不是孤立的环保行动,而是乡村振兴的系统工程。当植树造林与农民增收形成利益联结,生态改善与产业培育产生协同效应,绿水青山自然成为永不枯竭的财富源泉。如今,这种“生态+”模式正在怀川大地书写着新传奇。南太行旅游廊道因生态修复而重生,云台山周边乡村借民宿经济腾飞,如今猫岔村的连翘花海又将续写新篇。

      实践终将证明,找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就能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随着更多地方学会用生态画笔勾勒发展蓝图,“美丽乡村入画来”就不再是诗人的浪漫想象,而是可感可触的生动现实。

     

    总值班:

    统 筹:

    责 编:

    审 核:

    编 辑:

    校 对: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