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河南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银发族的消费观和年轻人“双向奔赴”
更新时间:2024/12/6 15:25:25    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高鹏

  “爱美是天性,该花的就花,和年龄无关。”如今,银发族成为重要消费群体,在他们看来,只要消费的方式、购买的产品对自己有利,就应该“买买买”。

  他们注重健康、时尚,积极拥抱科技,倾向年轻态体验,展现出“老年轻了”“老有意思”的生活姿态。

  银发族消费市场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9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1%。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银发族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为银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大约为7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6%。到2025年,这一规模预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为10%。银发族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不仅反映了银发族消费实力的增强,也体现了他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像平时工作日的时候,很多老人报团出来徒步。”郑州本地一家户外俱乐部的领队介绍,相比周末,老人更愿意在省内错峰徒步,“他们的时间更容易调配,而且老人徒步时的体力和耐力甚至比平时不太锻炼的年轻人还要好。”

  在服装类型及颜色偏好上,银发族和年轻人一样热衷于运动服、卫衣、冲锋衣等宽松舒适的服饰,和过去大家认为老人喜欢艳丽颜色有所不同,高级灰色系、米色系、焦糖色、咖啡色等色系更受老人们喜爱。

  银发族和年轻人在护肤习惯上也趋于一致——注重基础护肤、重视深度清洁。他们还关注AI产品、智能手表、折叠屏手机等科技新潮产品。

  银发族和年轻人在精神世界方面也愈发重合。在阅读喜好上,旅游类书籍、热门小说、心理学书籍、文学著作等成为两者共同的偏好。

  网购熟练、注重自我投资

  “我爸喜欢追剧,我妈喜欢刷直播、网购,玩手机比我玩得还溜。”一说起玩手机、上网,小宋颇有感触,他说,父母退休后成了“资深网民”。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动,银发族积极跨越数字鸿沟,变身“冲浪潮人”活跃在互联网上。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60岁及以上网民规模达到3.71亿人,占网民整体比例达15.6%,互联网普及率为57.5%。银发族上网时长不断增加,与年轻人一样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我只要出门必须化妆,谁不爱美呀?”刘雯今年68岁,日常生活中她喜欢琢磨穿搭、美妆,在她看来,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和年龄无关。

  银发族在消费上越来越注重自我投资,追求时尚与健康。他们购买保健产品、注重运动提升身体素质,同时也在服饰、美妆护肤等方面投入更多。银发族的消费观念从过去的勤俭节约转变为现在的积极享受生活,展现出“老年轻了”的生活姿态。

  “明天一早去绿城广场跳舞,大家别忘了时间,准时集合。”杨女士是一名新疆舞的爱好者,和老伴坚持跳舞已经8年多,每天她都会在微信群里和大家分享跳舞的心得、经验,看到合适的舞蹈服,她会第一时间推给大家,群里气氛热烈。

  杨女士这样的银发族在社交上展现出了新的活力。他们通过日常结伴聊天、参加各类兴趣培训活动或旅游等方式,不断丰富晚年生活并满足社交需求。银发族的社交半径不断扩大,与年轻人一样追求稳定的社交关系。

  老年人、青年人消费观念等愈发重合

  “老年人与青年人的需求边界正在变得模糊,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等方面愈发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受访时分享了当下新的消费趋势。

  随着消费新模式的加速演进,老年人更加倾向“年轻态体验”,网络购物、直播带货、银发网红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年轻人也在关注和参与银发经济,老年食堂、老年旅行团中也经常闪现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银发经济的体验者和消费者。

  京东2024年银发族消费报告显示,银发族的主动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他们在营养保健、传统滋补、运动健身等市场上消费活跃。

  在体育消费领域,数据显示,我国46岁至59岁人群运动健身比例最高,达到了17.05%,紧随其后的是60岁以上人群。这部分人群需要更加专业、适老的体育运动用品,也需要更多趣味性、轻量化的体育赛事。这就要求供给侧深入研究需求,提供相应产品服务。

  再如,老年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低价游、观光游,而是更重视旅游品质和体验,这也推动康养旅居产品加速发展。文旅行业应做好旅游产品适老化改造,用科技力量为老年人出游保驾护航,更好释放银发群体的消费潜力。

新闻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银发族的消费观和年轻人“双向奔赴”
2024/12/6 15:25:25    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高鹏

  “爱美是天性,该花的就花,和年龄无关。”如今,银发族成为重要消费群体,在他们看来,只要消费的方式、购买的产品对自己有利,就应该“买买买”。

  他们注重健康、时尚,积极拥抱科技,倾向年轻态体验,展现出“老年轻了”“老有意思”的生活姿态。

  银发族消费市场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9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1%。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银发族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为银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大约为7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6%。到2025年,这一规模预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为10%。银发族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不仅反映了银发族消费实力的增强,也体现了他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像平时工作日的时候,很多老人报团出来徒步。”郑州本地一家户外俱乐部的领队介绍,相比周末,老人更愿意在省内错峰徒步,“他们的时间更容易调配,而且老人徒步时的体力和耐力甚至比平时不太锻炼的年轻人还要好。”

  在服装类型及颜色偏好上,银发族和年轻人一样热衷于运动服、卫衣、冲锋衣等宽松舒适的服饰,和过去大家认为老人喜欢艳丽颜色有所不同,高级灰色系、米色系、焦糖色、咖啡色等色系更受老人们喜爱。

  银发族和年轻人在护肤习惯上也趋于一致——注重基础护肤、重视深度清洁。他们还关注AI产品、智能手表、折叠屏手机等科技新潮产品。

  银发族和年轻人在精神世界方面也愈发重合。在阅读喜好上,旅游类书籍、热门小说、心理学书籍、文学著作等成为两者共同的偏好。

  网购熟练、注重自我投资

  “我爸喜欢追剧,我妈喜欢刷直播、网购,玩手机比我玩得还溜。”一说起玩手机、上网,小宋颇有感触,他说,父母退休后成了“资深网民”。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动,银发族积极跨越数字鸿沟,变身“冲浪潮人”活跃在互联网上。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60岁及以上网民规模达到3.71亿人,占网民整体比例达15.6%,互联网普及率为57.5%。银发族上网时长不断增加,与年轻人一样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我只要出门必须化妆,谁不爱美呀?”刘雯今年68岁,日常生活中她喜欢琢磨穿搭、美妆,在她看来,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和年龄无关。

  银发族在消费上越来越注重自我投资,追求时尚与健康。他们购买保健产品、注重运动提升身体素质,同时也在服饰、美妆护肤等方面投入更多。银发族的消费观念从过去的勤俭节约转变为现在的积极享受生活,展现出“老年轻了”的生活姿态。

  “明天一早去绿城广场跳舞,大家别忘了时间,准时集合。”杨女士是一名新疆舞的爱好者,和老伴坚持跳舞已经8年多,每天她都会在微信群里和大家分享跳舞的心得、经验,看到合适的舞蹈服,她会第一时间推给大家,群里气氛热烈。

  杨女士这样的银发族在社交上展现出了新的活力。他们通过日常结伴聊天、参加各类兴趣培训活动或旅游等方式,不断丰富晚年生活并满足社交需求。银发族的社交半径不断扩大,与年轻人一样追求稳定的社交关系。

  老年人、青年人消费观念等愈发重合

  “老年人与青年人的需求边界正在变得模糊,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等方面愈发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受访时分享了当下新的消费趋势。

  随着消费新模式的加速演进,老年人更加倾向“年轻态体验”,网络购物、直播带货、银发网红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年轻人也在关注和参与银发经济,老年食堂、老年旅行团中也经常闪现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银发经济的体验者和消费者。

  京东2024年银发族消费报告显示,银发族的主动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他们在营养保健、传统滋补、运动健身等市场上消费活跃。

  在体育消费领域,数据显示,我国46岁至59岁人群运动健身比例最高,达到了17.05%,紧随其后的是60岁以上人群。这部分人群需要更加专业、适老的体育运动用品,也需要更多趣味性、轻量化的体育赛事。这就要求供给侧深入研究需求,提供相应产品服务。

  再如,老年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低价游、观光游,而是更重视旅游品质和体验,这也推动康养旅居产品加速发展。文旅行业应做好旅游产品适老化改造,用科技力量为老年人出游保驾护航,更好释放银发群体的消费潜力。

新闻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